我可能未來幾年內會分到一筆家產
我打算再10年退休
分得的家產將會是現金 我打算用於退休後養老之用
因為是退休準備金 我不想承受太大的風險
請問美股有哪些股風險較小 殖利率5%?
我是台灣人 買美股有報稅問題嗎? (台灣跟美國)
美國公債殖利率飆高到1.5%時就有很多人搶著要買公債,結果市場價格上漲,殖利率又掉下去。
海外所得在台幣100萬元以下基本上是不會扣稅的。
美股或美債配息給你前,美國政府會預扣30%的稅。譬如你透過複委託買了嬌生公司的股票,本季配給你10美金股息,實際進你銀行戶頭的錢是7美金。
用一個比較簡化的觀念去理解:買美股或美股ETF,擺放十年,主要是希望賺取這十年股價上漲的資本利得。美國政府不對外國人課資本利得稅。
cll2005 wrote:
因為是退休準備金 我不想承受太大的風險
請問美股有哪些股風險較小 殖利率5%?
我是台灣人 買美股有報稅問題嗎? (台灣跟美國)
股息還是要30%繳給美國政府,資本利得就看下面的繳給台灣政府
海外所得的申報是以「戶」為計算及申報單位:
* 申報戶全年海外所得總額<100萬元者,無需計入,不需申報。
* 申報戶全年海外所得總額≧100萬元者,海外所得將「全數計入」基本所得額。
例:海外所得總額為99萬元,則不需申報海外所得;若海外所得為100萬元,則需就100萬元之海外所得全數申報。
個人海外所得在100萬元以上者,應再加計其他應計入基本所得額之項目,包括:受益人與要保人不同之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給付、私募基金之受益憑證之交易所得、非現金捐贈金額及綜合所得稅淨額後,計算基本所得額。
基本所得額未達670萬元者,沒有繳納基本稅額之問題。
情境一
假設你2021年買了VOO ETF,依照你購買的單位數,每一季VOO會配給你100美金,但是你是外國人,所以每季配給你70美金,一年四季你有280美金所得。另有120美金的稅金是被美國政府拿走的,不會退稅。
你持有的VOO沒有賣出,一直續抱。假設匯率都是30元。對臺灣政府而言,妳在2021年有8400元台幣的海外所得,由於不到100萬台幣,因此2022年報稅時,這8400元不用列入臺灣的所得稅計算。
情境二
假設你2021年買了VOO ETF,依照你購買的單位數,每一季VOO會配給你100美金,但是你是外國人,所以每季配給你70美金,一年四季你有280美金所得。另有120美金的稅金是被美國政府拿走的,不會退稅。
妳在年底賣出全部VOO ETF,假設賺到價差500美金。假設匯率都是30元。對臺灣政府而言,妳在2021年有8400+15000元=23400元台幣的海外所得,由於不到100萬台幣,因此2022年報稅時,這23400元不用列入臺灣的所得稅計算。
建議:
不一定要直接買美股或美股ETF,你也可考慮透過銀行通路買「以海外所得為主的基金」,或是在臺灣開證券戶,買「以海外所得為主,臺灣投信發行的ETF」,譬如00740B富邦全球投資等級公司債ETF、00830國泰費城半導體指數ETF之類。
由於臺灣有100萬台幣的海外所得免稅額度(其實是670萬,但是講起來太複雜),建議你領到數千萬的財產後,可以投資部分比例到以海外所得為主的商品,為自己節稅。
誠如樓上說的,假如您投資一年可獲利超過670萬(這已經是普通上班族好幾年的薪資所得了),高資產人士繳點稅給臺灣政府也是應該的,大家一起為這個國家努力吧!
cll2005 wrote:
如果股息低於100萬台幣 會退稅嗎?
如果超過100萬 超過的部分全部扣30%的稅?
因為美股不太發股息
可以看看市政債
但是5%獲利,其實不算是保守
算是積極了
一般而言長期股票報酬7-10%
長期債券報酬3-5%
但是這些都是資本利得一起算(錢滾錢)
單純股息沒有這麼多
5%就要負擔比債券高的風險才有
美股還有匯率的風險要考慮
只能建議先把部分(50%-80%看風險承擔能力)資金買進VT+0050,利用時間(>10年)把本金變多
退休後再降低股票部位至40%
比較可能達成目標
市場先生 : 一張表看懂各種投資商品報酬率
好想放假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