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料是不是有一段上漲的路可以走~
《美股》民主黨有望掌參院!道瓊歷史高、尖牙股腳軟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4568d4ef-cf58-4457-8e66-a13c24c872a9&c=MB010000
民主黨在喬治亞州參議員補選有望大獲全勝、讓市場期待政府將推出更多財政刺激方案與基礎建設計畫,促使資金湧進金融與工業類股,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甩脫國會大廈遭支持川普(Donald Trump)的抗議人士入侵陰霾,雙雙收高。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1月6日上漲1.44%(437.8點)、收30,829.40點,創歷史收盤新高。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61%(78.17點)、收12,740.7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57%(21.28點)、收3,748.14點。費城導體指數下跌0.32%(9.21點)、收2,827.96點。
民主黨在喬治亞州參議員補選中贏得了一個席次,另一個席次的計票結果也取得領先,即將在這個先前主要支持共和黨的州取得意外的勝利,可望達成完全執政。最終選舉結果要等到6日稍晚才會出爐。
《油價》庫存創9個月新低 NYMEX原油創10個月新高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3d18d278-6d6f-4450-8887-fd5f43b49942&c=MB010000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2月原油期貨1月6日收盤上漲0.7美元或1.4%成為每桶50.63美元,創去年2月以來新高,因上週美國原油庫存大減並創9個月新低的影響,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上漲0.7美元或1.3%成為每桶54.30美元。
OPEC+的最新決定以沙國大幅減產以及俄羅斯將會增產告終,看似OPEC+的意見不一;但沙國願意一力承擔減產份額,未強迫俄羅斯等國跟隨,也是在石油市場高度不確性之下的各自妥協。俄羅斯等國的意見是英美疫苗開始接種,疫情將很快受控,需求也將回升;但沙國則認為第二波疫情在歐洲嚴重肆虐,並且疫苗接種速度緩慢,石油需求前景難以迅速改善。
路透社1月5日報導,在美國嚴厲制裁的壓力下,委內瑞拉2020年的原油出口量年減37.5%至626,534桶/日,創下77年以來的新低。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則是表示,該國能源企業已經達成協議,將投資約12億美元以令該國原油產量倍增。
《金屬》LME期銅站上每噸八千美元創下近8年來新高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93e1d0bc-5b33-445b-b3e1-59d9018834f3&c=MB010000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1月6日漲跌互見,銅價創2013年2月以來的近8年新高,因期待更多刺激措施提振經濟的影響。期銅上漲0.5%,報每噸8,039.50美元。期鋁下跌0.3%,報每噸2,034美元。期鉛下跌1.4%,報每噸2,051美元。期鋅上漲1.8%,報每噸2,862.50美元。期錫下跌0.8%,報每噸21,015美元。期鎳上漲0.6%,報每噸17,785美元。
全球黃豆需求持續增長 美國黃豆生產成本優於巴西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353463e4-df2f-4695-a993-6fe014661054&c=MB010000
《Agriculture.com》1月5日報導,地緣政治分析師扎伊漢(Peter Zeihan)表示,全球黃豆需求預期將持續上漲,因對於全世界供不起動物性蛋白質的貧窮人口來說,黃豆是唯一能夠大量生產的解決方案。他也看好美國黃豆的前景,稱巴西黃豆的生產成本較高,長期來說不會是美國黃豆的對手,且巴西黃豆也經常遭遇供應鏈的問題。
受到南美天氣乾旱不利作物以及供應擔憂的影響,芝加哥黃豆、小麥、玉米等三大農產品期貨都創下2014年以來的新高。
美國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0月,美國對中國的黃豆出口金額達到史上次高的35億美元,僅略遜於2013年11月的35.1億美元,並佔到美國黃豆出口的73%比重,因大陸竭力達成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採購金額,以及南美的巴西與阿根廷遭遇乾旱天氣,供應前景受挫的影響。巴西馬托格羅索州農業經濟研究所(IMEA)報告表示,該州至少有2.5%的黃豆需要重新播種,並預期今年的黃豆單產將年減3%,主要因為天氣乾旱影響,黃豆產量則預估將持平於3,540萬噸。
原物料啟動超級循環?高盛:減碳、向貧窮宣戰成利多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554a9ff2-3794-430a-92bf-298da21f83f3&c=MB010000
沉寂數年之久的原物料,有望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啟動為期十年的超級循環?高盛認為確實有可能。
路透社專欄作家Andy Home 5日撰文指出,過去10年以來,標準普爾高盛商品指數(Goldman Sachs Commodity Index,GSCI)重挫60%之多,將先前30年的漲幅全部吐回。2020年底許多原物料價格反彈,高盛2020年11月18日就預告,這僅僅是「原物料長期結構性多頭的開端」。
所謂超級循環,定義是需求有了結構性改變,使得「大範圍的基礎原物料價格,出現長達數十年、優於趨勢的動能」。高盛直指,展望2020~2029年,類似2000-2009年推動原物料多頭的力量,有望再次出現。
為何會做出這麼大膽的預測?高盛認為,全球政府同步減碳所創造的資本支出循環,有機會追上2000-2009年由新興市場帶頭的支出狂潮,這不但會直接撼動銅等金屬的需求,對就業市場、原物料出口國也將帶來乘數效應。
高盛看多2021年的原物料市場,直指美元走貶、通膨加溫,將推升能源及貴金屬報價。
高盛推薦持有白銀、銅、黃金、美國天然氣、布蘭特原油的多方部位。
世銀:疫情引爆第4波債務潮 全球經濟恐陷"失落十年"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ac91c82d-be00-4d8f-b267-58467a4ad815&c=MB010000
世界銀行(World Bank)警告,疫情讓全球成長趨勢更為惡化,未來更可能落入「失落十年」(lost decade)。世銀呼籲要迅速果斷採取行動,避免新的債務危機。
華爾街日報、衛報報導,世銀5日公布半年度的「全球經濟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報告,指出疫情的不確定性削弱貿易和投資,教育受阻則損害勞動生產力成長,宣布調降2020~2029年的成長展望。世銀的Ayhan Kose表示:「以史為鑑,除非有重大改革,不然全球經濟將有令人失望的十年成長結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