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美國國債 沒告訴你的真相

股海蜉蝣 wrote:
美債真的是個是個局 ...(恕刪)

投資美債賠錢就怪美國的陰謀 自己難道沒有判斷力?幾歲的人了?
股海蜉蝣
股海蜉蝣 樓主

我看妳哪天橫空出事

2025-06-27 6:47
股海蜉蝣 wrote:
個人持又有創新高? 台灣是全世界最捧場美債大戶 去看國內美債etf總量增還是減 沒知識又不知收常識 總持有又創新高? 四月是總賣364億 怎創新高? 程度真夠差了美債像你講這麼好世界搶買 怎麼跌到吃屎

我說「外國人」包括法人,留言後面也提了「包括銀行」
100字的字數限制,沒辦法。

361億也沒多少,才佔外債九兆的0.4%,
所有國債的千分之一,連小波動都算不上,
大概只能算微波動罷?

去年十二月少一千一百億,十月少758億,
整個Q4比Q3 少了1568億。
361億就算乘以三,也還離去年第四季減少的1568億很遠。
有沒有人喊去美元化?你這樓喊了一年了吧?
結果呢?還不是繼續買。說好的去美元化呢?

你可以再等幾個月,看五月六月數據出來,
看會不會再創新高?



股海蜉蝣 wrote:
美債真的是個局 美國台灣金融黑勢力 聯手設下 坑殺台灣民眾 的世紀金融騙局

分析師說: 美債從歷史每次降息循環 平均31%的報酬率
這麼好的送分題 你不來真是傻了
分析師請問有這麼好嗎 要不要去查歷史 確認一下
分析師;沒那個美國時間 到降息那天再不買
咻一下 噴出去跟火箭一樣 就來不急了
結果買下去還是沒噴 為什麼
分析師: 已經預期反應了
X的預期反應了 你他X的什麼是預期反應了
我不買時你保證送分 平均31%的報酬率
我買下去 買了就變送死 你現在跟我事後豬哥

一樣的新聞,一樣的投資題材,一樣的等降息,
我去買了金融股:
$13元的凱基金,賣在$18.1,
$21 元的LNC(現在$34)。
就不說5%的殖利率了,光價差就夠了

人跟人的差別,套句網路用語,
「有時候比人和狗的差別更大」
你為什麼要相信去美元化,不去看原始數據呢?
說到底也還是認知問題。
你再怪別人一百遍,對你也沒幫助,別人又不會少一塊肉。
你再不檢討自己,再繼續相信你的陰謀論,
你的錢卻一定會愈來愈少。
我希望是能言盡於此。
我就是愛拍照

我說你只會看中文三手資料。等於我鄙視中文?你邏輯真的天下無敵。

2025-07-23 15:05
股海蜉蝣
股海蜉蝣 樓主

你看得的滿手一手假新聞 沒什麼好得意的 再經過你的孔固力腦袋 產出的就是胡言亂語

2025-08-16 22:25
韓國日本被課關稅25% 股價依然堅挺
台灣如果被課關稅25% 會崩盤嗎

川普每次當選面臨 改朝換代
川普投顧一定會做一次 血腥清洗

川普投顧在解放日 利用關稅幌子
第一次 狼來了殘酷清洗籌碼
忍辱負重 罵聲一片
籌碼到手後 美股全面收復失土

讓那些槓桿開太大的被迫出場
元氣大傷 已經回不來的
而民主黨反對派摸不清楚川普算盤的
也只能摸鼻子灰溜溜出場
不出場可能還有更低價在等

達到目的的川普投顧
從此接手全盤控制大盤

所以關稅課這麼高
應該不會影響多頭的趨勢
要看籌碼有沒有要需要再次清洗

第二次狼來了 台灣如果被課關稅25%
參照韓國日本 跌10%應該就算太弱勢

而課25%雖然是前菜
真心認為川普只是虛張聲勢

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
確是先亮出王牌 但是底牌其實很弱

關稅太高兩敗俱傷
一定無以為繼
川普只是利用關稅之名
行恐嚇的之實手段

真正的想要的是用關稅談判豁免交換其他
1.提振MADE IN USA出口
2.逼迫高科技赴美投資
3.猜測可能有對加持有美债的協商
4.逼迫貿易對手匯率升值 但撐不了多久

效法索羅斯狙擊一次各國匯率
先掩護前期33塊台幣美元 買進各國資產
然後 27塊台幣美元出脫 獲利了結撤退
這只是要收割一次各國資產的手段

然後再回到正常30~31 台幣美元
但也不會回到33美元
否則MADE IN USA出口就會形同嘴砲 淪為虛無幻影
且就算MADE IN USA出口增加
美國仍無法翻轉美國 入超大國
以及世界通用債幣發行人的本質
無法弱勢美元太久

川普利用美元霸權擁有印鈔的話語權
各國為了賺它的無本應鈔機印出來的美國信用紙
使之對各國予取予求 這就是美元霸權的優勢

川普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或搞爛這種地位

所以美債投資者想要大魚大肉之前
他會想方設法讓美債投資人各種利空 成天惶恐
痛不欲生 尤其是買在低值利率 2% 3%的投資人
在高殖利率階段實現它外債轉內債的乾坤大挪移
可以肥水不落外人田
讓意志不堅本想大魚大肉變成清粥小菜
另一批持有成本太高美債投資人 想清粥小菜直接變韭菜

等到殖利率降下來後在用各種利多 如未來會一直持續低利環境 或再來個風暴利率降到0等話術
引誘美債投資人再次買在低值利率 3% 2%
倒過來將內債轉化外債
新冠肺炎以來
美聯儲為何會讓通膨如過山車 從0飆上10幾%又回到目前
沒必要超發的美債 遲緩的利率對應 是否故意而為
讓利率以異常超出範圍的波動 利於上沖下洗

這種大週期的玩法 讓美債如同大型韭菜收割機
不斷循環10年收割一次

至於他和鮑魚 兩個是不是在演雙簧
在等待時機成熟
為何被川普罵到狗血淋頭
鮑魚地位穩如泰山

根本沒有的或莫須有的衝突
被精心鋪陳為
世界第一狂人對撞華爾街勢力戲碼
外債轉內債的終極大戲
無利多拉漲
先視為TLT回補周一缺口的反彈
靜待今晚請領失業金數據公布

關稅是否造成通膨 見仁見智
提供一個思考方向
如果不會通膨 川普力壓油價的用意為何
為何原油利益集團 川油友 被川普晾在一旁
通膨和川油友的利益 川普已經取捨

如果關稅從10%再提高到25%
川普勢必要再壓低油價
那若要進一步打壓低到腰斬的油商可承受?

所以川普的關稅大棒揮舞
是宣示意味 棒子抵在頭上
是逼各國來談判 趕快朝貢輸誠的不二法門
25%是給個開價 非不二價
各國擺出籌碼再去討價還價
推測大部分國家 最後都會黯然妥協
雙方都會有所自制 各自退讓
化干戈為玉帛 誰退多誰退少
開放保護產業 匯損失血為代價
必要讓利當給足川普面子

川普並非真心想要課關稅 或只一小部分是
商人總統 要面子 表面佔點便宜 當落實政見政績宣傳
所以10%基礎配額關稅應該踩死逃不了
其實一來二去 美國也真沒好處
維持初判關稅課好課滿 並不明智
是最後不得已作法
也不符合美國利益最佳化考量

當他搞定了這些小弟
再來全力對付大魔王中國
雖然美國拚上通漲也想和中國打幾回合
中國沒這麼容易
光斷美國稀土 美國就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美國對中國商品的30%關稅和中國對美國商品的10%關稅仍然有效但都將在2025年8月11日到期,除非雙方達成新的協議
我認為在這基礎上 雙方都沒太大動作
應該就此打住定此基調 延續下去 當然偶而小打小鬧還是難免
剛剛看到樓主提到美國國債內債化的問題,這是從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的長期趨勢,原因是美國從那時開始就大幅舉債,使得海外需求跟不上供給,從外國人持有美債超過50%開始下降至今的30%左右。

至今年第一季,美國公債成長趨勢,中長債佔大部分比例:



如果只看外國持有部位,趨勢也是成長:



但外國政府持有美債總量已經停滯,成長多由私人部門拉動:



但如果只看絕對數字,其實沒有意義,看比例就能看出美債內債化的現象:



外國人持有美債的比例是逐年降低,去美元化今年喊得最大聲,也是美債是否還得起的質疑所引起,加上關稅及大而美法案的赤字擴大疑慮,接下來幾年外國人持有美債比例確實值得觀察。

內債化後被誰接走?如果不看政府相關部門,美國金融市場的各個私人部門成了需求的提供者,如MMF、ETF和代理商等。





看得出美國發新債還舊債和赤字舉新債,已經無法靠外部提供足夠的需求。穩定幣、大型銀行eSLR資本要求降低都是川普政府端出的工具,這會加速外債內債化及長債短債化的速度,川普對鮑威爾的極限施壓也是好看的重頭戲!
股海蜉蝣
股海蜉蝣 樓主

如果沒有把長短債分開來看 比較無法應證長債內化的看法 感謝HK大提供麼很多圖表 長短債很多細節 得一目了然 雖然無法應證我的看法 但過去美債歷史趨勢 我推斷 會不同於未來美債發展趨勢

2025-07-11 4:35
股海蜉蝣
股海蜉蝣 樓主

這些圖表釐清了 原先以為最近幾年 葉倫貝森特都是傾向發短債的新聞 應該是短債突飛猛進 但圖表顯示其實反而長債是增加更多

2025-07-11 5:43
美國國債時鐘 目前達到37兆

蠻厲害的~

轉貼網友看法

比較早談完關稅的國家,基本上就是高關稅限制你出口,比較後面的國家,就是要你的錢,加上 15%關稅,日本南韓加上台灣,可能要貢獻一兆美元給美國操盤,。

問題是台日韓怎麼湊出來一兆美元?楊金龍說外匯九成買美債,一旦美國要美元現鈔,就只能賣美債,日本南韓也是,於是美債崩盤,美國財政部先受害,10年期殖利率飆到 5%以上,因此比較可能的做法是拿美債給美國政府主導的基金來操盤,這樣不會傷到美債,對債券價格也不會產生崩盤。

美國政府拿到美債,債息當然是他們的,這也是今年海湖協議提到的百年美債的延伸,等於一兆美元美債由美國政府掌控,美國政府需要錢,再印美鈔,然後把美債抹消,這樣對美債價格比較好。

外國持有美債大約九兆,佔 36兆的 25%,未來川普或繼任總統都會這樣搞,你賺美國人的錢,他們就提高關稅,你要降低關稅,就把美債交給美國政府保管操盤,然後利息是他們的,最後各個國家不再拼命存錢,存太多外匯被美國盯上,也只是過路財。

台積電七成是外資股東,台灣政府把輝達蘋果股票買一成,是很好方式,成立主權基金到處買股票,也是可以。
轉貼網友說法

關於美國要求各國“強制“對美投資以換取較低關稅的一些想法
開頭先說都只是推衍而已。

目前各國答應的投資總額(日本5000E,歐盟6000E,韓國3500E)約14500E美元
按照日本代表的說法,雖然名為「投資」,但實際上股權投資僅佔 1% 至 2%,大多數將以貸款與保證形式提供。
再疊加韓國的說法,及將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用於由美國擁有、控制且由川總挑選的投資項目(還強制50趴的在地化)。

考慮到美國不缺乏資金,而是缺乏低利率資金這點來說,很難相信這筆貸款的利率能有多高...所以對於各國政府來說就是要負擔與國際行情的利率差,川總精選投資的產業標的也一定不會好賺的。

再來可以推演一下美國會想要投資的東西
小弟列出一些可能的想法。

最地獄的,這筆錢會投資美國的製造業,包含半導體,各種冶煉廠,基礎工業等等。投資週期長成本高,營運還有可能虧損,剛好適合這些撿來的低利率貸款。那為什麼說地獄呢?因為到時候生產出來的商品還可以再跟進口商品競爭。達到美國製造業回流的目的,甚至由於美國貨物出口基本上各國0關稅,搞不好還可以回賣投資母國(你敢不買嗎?)。

最惡劣的投資基礎建設(加州高鐵? 洲際公路?阿拉斯加天然氣?),回本週期更長甚至不可能回本,那這筆錢就有可能變成呆帳了。

以上推衍都只是猜測,目前相關的合約都還沒有簽訂。所以可以當個笑話看看,但搞不好也會成真也說不定ㄛ

那對於什麼人會有利多呢?可能會是美國本土的一些設備製造商,基礎建設相關的企業,重電配備商,能源供應商等等。

不看好中長債券的原因,這筆高達1.45兆的資金湧入美國實體經濟(熱錢湧入),相當於是灑錢建設,再疊加關稅(政府抽水+商品供應不足)會讓通膨卷土重來,明年可能還得升息,搞不好還有可能造成停滯性通膨。

最後強調這都是猜想,不一定會出現,歡迎理性討論~~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