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Apple本來就不算是只賣手機的廠商,嚴格來說他也不製造任何東西。不過可以從Apple的發表會看出,未來的趨勢,是誰掌握了服務內容,誰才能從消費者手中賺到錢。這或許是台灣廠商最應該擔心的事情,因為硬體如果不再能賺大錢,台灣的企業該怎麼辦?Apple要賣手機,台灣目前的企業有許多機會賺到錢。如果Apple要拍電視劇、拍電影、賣音樂,台灣有沒有機會參予? 大家有沒有發現,未來你可能不需要第四台,或者說電視台的內容越來越不吸引人,到時候,人們會在網路上找什麼內容? 我想這是台灣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現在生活 智慧型手機已經是必需品就算飽和 時間到了還是會換機幾十年來玩電腦 都玩到不想玩了看一堆人去買高價手機 平板 就感覺很無奈以前都說小孩子不要沉迷電腦 現在換一堆說的人自己也沉迷手機還不自知但這是趨勢 因為以前桌上型電腦不普及 也不方便攜帶而現在上萬元的手機功能 雖說還不足以媲美電腦的操作但便利性完勝 也在節省電力的使用 和網路WIFI上 拉走電視群我認為智慧型手機從出世之後 外型功能就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都是只有軟體研發的功能在進步 而硬體只有些微提升在速度方面朝向螢幕和鏡頭 的生活化取向發展 但是已經是在顛峰 難以成長VR AR走向是未來5G的發展方向 勢必以軟體先行而軟體恰恰滿足於AI發展的先天條件
ts0921 wrote:我使用了蘋果幾年,已經換到安卓系統半年多了,我還在使用Apple音樂,150元繼續用你知道全球有多少人每個月在付出這150元嗎........(恕刪) 你蘋果前用戶才會用,原來就用 android 的,有多少人會改用蘋果服務?這只是沒丟失老客戶,哪來的開拓市場?
蘋果的硬體在每個世代幾乎都沒有領先過其他對手.....當年智能手機的興起,不就是ios+app +整個生態圈+使用體驗把iphone帶起來嗎?期待蘋果能拿出硬件產品來衝出已飽和的巿場.....其實不太實際.....安卓家的硬體夠硬了吧?但不見得就能免卻手機巿場飽和的困擾.....
只要有人提供免費的服務,收費的馬上死.大部份收費的網路資源都死光光了,紐約時報, 華爾街日報想搞收費網上新聞, 推不下去,花花公子想搞收費網上雜誌, 搞到收攤,今天刷Apple卡要被抽成, 但其他不抽(微信, UU卡等), 店家會選誰? 消費者會選誰?Apple什麼服務都想收費, 下場可知.
dz6810 wrote:只要有人提供免費的...(恕刪) 這個不見得吧,怎不見netflix 跟spotify apple music 死了?使用者付費並提供相當服務質素的資源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吧?免費的東西就是一直灌內容農場跟一堆催情新聞或廣告給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