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

存台灣高息股不如存美國投資級債,穩定收息投資法


skylarkchang wrote:
1.06的12次方=2.01,表示12年後就是0成本~只要公司不倒後面都是多的~所以之前有前輩提到要持有到maturity的想法~...(恕刪)


我的想法跟你的想法不一樣,收息理財主要是為了穩定配息可以花掉。
所以配息是不再放入沒有產生複利效果,當然本金的起起伏伏會影響心情,不要太大且不倒就好。
這樣就沒有0成本的觀念,本金只是遺產。
追求穩定收益!

hodson2013 wrote:
我的想法跟你的想法...(恕刪)


因為現在小弟每月還是有薪資收入,所以動用不到ETD的息來當作生活支出,所以會啟動股息再投入,目前的想法是為了10年後的退休生活做準備,主要是希望建立退休後能夠產生足夠生活費的穩定年息組合,當然退休後沒工作所得就只能仰賴息的收入當生活費了~,所以應該是規劃的不同會有不同的選擇...
nelsondd wrote:
1.不少個股的成交量都不高,大家會避開嗎?如果會避開,都挑每天成交量多少以上的?
2.會很在意etd大部分的到期日(非首次可回購日)都非常的長,30~60年,甚至無期限嗎?
畢竟借錢收6%左右利息是不錯,但值得這個風險嗎?30~60年的可以發生太多事了..

1. 我沒有在關心成交量。我買了20檔,每檔400股,有一次快收盤了仍只有部份成交;只好改單拉高買價。
2. 所以我不敢重壓。假設買10檔,平均殖利率6%。領了10年息後爆掉1檔,總報酬剩50%,平均殖利率剩5%。(學hodson2013大的)

ggtiida wrote:
1. 我沒有在關心...(恕刪)


成交量要不要注意,要看自己的量。
我是500 1000 2000佈署,成交量低的就買500,大的就買2000。

今年爆了一隻普通股(GOV),(特別)股息去了一半。
現在乖乖地買特別股就好,雖然有幾隻要死不活的,但還好。

其實我還沒退休,還要做幾年。
所以股息都是集中起來再買,不是直接投入。
追求穩定收益!
我自己買的時侯成交量會盡量找當日20000股以上的,不然自己下個400~500股就快變主力了...

而到期日過長的問題,會換個想法,把他想成是台股個股也是沒有到期日的,
但自己就是要多留意每季的財報,看看現金流償債能力是否出現嚴重的問題。
但看到像世紀電信的CTV在金融海嘯時從25跌到4塊,還是覺得非常可怕

==>
後續有大大指出CTV 是2014才發行的,沒經過金融海嘯
查證後確實如此
我是看yahoo finance的錯誤資料說出錯誤的事.
sorry....
看來也要各產業分散持股多檔才行...
向各位前輩學習中..

ggtiida wrote:
1. 我沒有在關心...(恕刪)
昨天ENBA配利息~沒有扣稅,跟大家分享一下~

買ETD要分散產業好像有些困難..因為產業別多集中在金融,電信,運輸,公用事業...可是其它的產業別(如科技,消費,工業)就選擇少很多...像這方面是不是就只能從傳統債券市場去選....

另外,想跟先進們請教一下...是不是有類似兆豐特別股大全集的資料檔案可以從傳統債券市場慢慢看慢慢慢選...還是只能在開市時從美國券商去篩選想要的公司債...


餅乾貓大後來推"債券市場入門"相對好讀很多~ 謝謝餅乾貓大~ 也希望大家也多多分享推薦的書...知識就是力量
感謝各位大大,提供心得作法,

沒碰過這塊,

晚點來研究一下,謝謝。

餅乾貓 wrote:
我基本上已經不太關...(恕刪)


感謝分享投資策略!
Dude
本金的起起伏伏會影響心情,不要太大且不倒就好。
這樣就沒有0成本的觀念
  • 1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