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國泰證券複委託買ETF的手續費大降價耶

看新聞報導寫優惠到2022年底為止
雖然有跳槽的衝動,但如果是期間限定就算了
宮保GG

真的算了 ! 只是要騙人跳槽而已!

2022-03-04 10:57
HeartStar

不論哪一家證券優惠都會寫期限,說不定國泰2023年還是會延續該活動。

2022-03-06 12:41
期間限定
若太晚賣出不就gg了
換不換是個人選擇,我也不是巴菲特買進就不賣的
反正今年有優惠就今年交易
明年有延長就繼續用
沒有再換一家也不難啊
opqissmart2310 wrote:
看新聞報導寫優惠到2022年底為止
雖然有跳槽的衝動,但如果是期間限定就算了


其實到年底還有快九個月的歡樂期。先換先爽,大不了年底後,如果沒續優惠,最差就不要再用,或換回原來的用。

如果有個人,共投入 10 萬美元,每個月來回兩趟,原複委託 0.12%,低銷18。

不換的話,100000美元 * 4次/月 * 0.12% * 9個月 = 4320 美元手續費

換的話, 4次/月 * 3元 * 9個月 = 108 美元手續費

就算只用暫時的,到年底就省下約四千美元,何樂不為。更何況,有一定的機率,2022 年底,它就說再爽一年。手續費就跟毒品一樣,爽過後,幾乎沒有回頭的。

即使 2022 年後,優惠沒了,賣掉的時後需要用完全沒優惠的價格,加總的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很划算。這種優惠,對想要進出頻繁的人來說很好用。

我的複委託營業員,先前一直很自豪她們的手續費是業界極優,現在已經快要被這個 3 元的打趴了,我猜應該是交易量已經崩趺。
買ETF還沖進沖出的,真會試算
myballsonfire

ETF 只是一種可以用來交易指數的工具。很多人不短進短出,就是因為交易成本高。如果成本很低的時後,短進短出的人絕對爆增。3元,只考慮交易成本的話,有機會比用期貨都划算。不過還有稅務考量後就不一定。

2022-03-05 12:37
24樓是對的,我已經在國泰連續四天各交易一筆了(共四筆),四筆交易的手續費加起來,比我原本複委託券商的一筆手續費還低,那我當然繼續在國泰買進賣出ETF囉~

如果國泰證券願意讓美股個股買賣也有極優惠(譬如一筆1元)的手續費,那我就要捨棄原本的複委託券商了.....




myballsonfire wrote:
其實到年底還有快九個月的歡樂期。先換先爽,大不了年底後,如果沒續優惠,最差就不要再用,或換回原來的用。

如果有個人,共投入 10 萬美元,每個月來回兩趟,原複委託 0.12%,低銷18。

不換的話,100000美元 * 4次/月 * 0.12% * 9個月 = 4320 美元手續費

換的話, 4次/月 * 3元 * 9個月 = 108 美元手續費

就算只用暫時的,到年底就省下約四千美元,何樂不為。更何況,有一定的機率,2022 年底,它就說再爽一年。手續費就跟毒品一樣,爽過後,幾乎沒有回頭的。

即使 2022 年後,優惠沒了,賣掉的時後需要用完全沒優惠的價格,加總的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很划算。這種優惠,對想要進出頻繁的人來說很好用。

我的複委託營業員,先前一直很自豪她們的手續費是業界極優,現在已經快要被這個 3 元的打趴了,我猜應該是交易量已經崩趺。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折扣
這是不變的鐵律
本來手癢想跳,但是…
長期投,以賣出時會超過2022年底來看,
假設逾期恢復原價(照官網牌價0.35%,低消USD 29元)
以舉一例0.2%,低消20usd比較,
投金額usd10000進出1次的手續費=20*2=40usd,vs. 國泰=3+35=38usd,
似乎差不了很多。
當然最大的誘因是3usd可使小資慢慢攤平(不是躺平),避免一次太多錢,這就看自我衡量了。
我想不用擔心2022年後國泰會漲價。
券商一旦降價後,幾乎不可能會調整上來。且未來只會越來越便宜...
3美元多買幾股就划算了
而且國泰定期定股也無低消了
競爭激烈對股民來說是好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