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conduty wrote:
這年頭最叫人受不了...(恕刪)
嗯,你查了第一篇,結果內容仔細看了嗎
,wiki上提道"由於補償股票分割和其它的調整的效果,它當前只是加權平均數"你不會就以為加權方式都一樣吧
道瓊調整是看發行基期調整,台股市看發行量,都是加權,差很多阿.先加減後乘除跟先乘除後加減的算法怎麼會一樣?光台積電在兩者比重就完全不一樣仔細想一下,雙方在配息配股的差異性.指數編法相近的是sp500

書比網路優秀的地方在於了解的全面性,才不會落入有心人的陷阱
,懶人包大行其道不就是只會Google?光是配息要扣股價當參考價就一堆人不能接受,這一票人股齡20~30年以上不在少數,難道google沒說?問題這可是投資學課本的內容啊
玩股票跟講解理論從來是兩回事,寫出選擇權定價公式的人最後公司破產.教投資學的教授有幾個能從股票賺大錢入你我耳目?
然後,不好意思.我針對的是文章.寫出這種文章的人我不知道為什麼可以當財經記者.文是你貼的,當然引你的言.我也不瞭解你為啥要感同深受,引用錯誤的數據被人調侃就這麼嚴重?拿錯誤數據導出錯誤結論就這麼不能接受?每個人環境不同,我不會要網友多讀書,但寫文章賺錢的總該唸吧
美股是有在做,大概10年前感覺台股獲利不如美股穩就移一部分資金去了,說真的網路興起後美股下單比台灣方便多了.現在主要參考sp500,道瓊我拿來當公司前景預測,被踢出去的公司直接從觀察名單刪除,還蠻好用的.推薦新手入門也是從道瓊成分開始比較容易,在懶一點直接推薦sp500 ETF,這標的我只能說我還沒見過這麼懶人的標的物,台灣50相比可以去玩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