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shick wrote:
這就是所謂的口嫌體正直?嘴巴說美股沒有想像好,身體倒是挺誠實的常常不睡眠也要看盤下單~
呵.呵.呵..。
開個玩笑,如果把 ”美盤” 改成 ”婚姻” 呢?
當初我也是一般的想法進入婚姻的,後來才發覺有以上的問題。不過也脫不了身了。常常睡眠不足。不知道這麼說會不會較引起共鳴。
將80%的資金移往美股這麼多年,合算了一下總收益比。說實在的,其實比台股還差。
有看線圖操作的人應該會發覺美盤的線圖超扭曲的。理論上那麼大的交易量,線圖應該比台灣還圓滑,結果卻相反。所以美股的難度是甚於台股的。
會外移是因為當時台指期每天的成交量只有3000口左右。而我個人就超過1%。不減量的話,有一天會死的很難看。加上美股的難度更激發了挑戰心,所以就難回頭了。
對於正在考慮部份轉移到美股的人,我倒是還有一點提醒。因為不是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文化,所以如果想依基本面操作的話,資訊取得上勢必有難度。所以,長線投資的重心還是放台灣好,短線投機的就無妨酌量去試試。
Locke - sky wrote:
很多人 應該都是跟我...(恕刪)
不叫洗腦吧
ETF廣泛持有上千支股票
風險跟單一支股票完全不是同一等級
而綠角是提出很多證據
說明高費用率對於績效的危害
基金之神伯格:
別小看1%的威力,足以讓獲利腰斬
7%的複利,滾存50年,1元可以變成30元
1*(1+7%)^50=29.457~30
但若被基金管理業者抽走2.5%的利益
1*(1+4.5%)^50=9.033
兩者差距超過3倍
文中寫2倍,應為筆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