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

存台灣高息股不如存美國投資級債,穩定收息投資法


dirtypoint wrote:
沒想到這裡只有我在玩退稅...(恕刪)


d大的退稅實戰經驗,對所有投資美股的人都很有參考價值,尤其d大對MLP的理解,已經遠超過絕大部分的人,令人佩服。有新發現記得分享啊! :)
moniwang wrote:
Nuke大能夠在這...(恕刪)


哪有米國時間去研究這些,那是某位網友貼出來我將其收藏的!
再看C-N的Prospectus及網友收到配息確認是沒扣30%的。
所以樓主的ENBA扣稅的說法我也有舉手提出疑問


Nuke大沒有米國時間,倒是有很多米金。

Nuke worker wrote:
哪有米國時間去研究這...(恕刪)
有關REITS,我有GOV股票,與其ETD, GOVNI ,後者當然不用扣30%。
GOV就會扣,但是今年大概四月時就主動把去年扣的30%退回14.98%。我是用大樹複委託,理專也沒說清楚為什麼。

jasonhellow810 wrote:
NLY 要扣30 %...(恕刪)
hodson2013 wrote:
Nuke大沒有米國...(恕刪)


米金都進入投資部位,現在靠領配息過日子了,不知道風暴來臨時會不會有高評等的發行公司對其發行的較低評等的債券違約?

記得Katong大有交代過,債券價格會被市場交易成那個價位不是沒有原因的

Issuer Rating vs Issue Rating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124000252-260202

Nuke worker wrote:
哪有米國時間去研究...(恕刪)


其實Nuke大貼出的文件已顯示Citigroup法律顧問提供的意見是:從聯邦稅法的角度,C-N的性質是債券(他們還有說明雖然可能有爭議),所以付出的是利息(interest),這樣一切就說得通了。

hodson2013 wrote:
我是用大樹複委託,理專也沒說清楚為什麼。...(恕刪)


我想在這個主題討論的網友,絕大部分都比您的理專更了解您的美國投資。 :)

我的理解是REITS年度收入中有一部分性質屬於Return of Capital(ROC), 這對我們外國人來講應是免稅的。不是所有的券商會主動退稅,所以您的券商會依比例退稅也算是有良心的。
大家真專業,連美國的稅法都研究到這麼深入。
我記得我剛來美國時傻傻的,錢存銀行,還一直去填W-8BEN,至於有沒被扣30%也忘了。
還好那時候錢很少,Internet也還不發達,要研究到這麼多,還得去圖書館找書來看。
恐怕花掉的時間比能拿回來的稅更值錢很多。

不過後來Capital Gain愈來愈多,又很想回去當非住民,可是早已來不及了。
主體評等與債務評等的關係,我也有注意到。
我有一隻美股,CTL,與其ETD,CTDD。當去年CTL被降評,其下的特別股與ETD全從溢價殺到22-23間。
這是主體評等影響債務評等的例子,米國的法人大概是都看評等買賣。
不過最近CTL業績穩定,CTDD就往上到24,大概是有法人或是自然人聞到味道先行佈局吧。

我本來只買CTL,配息高加上可來回操作。
但一直不敢再買其特別股與ETD,這是CTL一直被詬病之處,債務過高。(後來果然被降評)
但是後來決定買其特別股與ETD,我就選擇票面利率較低且未到可贖回日的CTDD,6.75%,其他好幾隻都是7%以上。
最近CTL call 了四隻回去都是7%以上,我想以公司的觀點,當然回收利息高得留下利息低的。

回到你的議題,主體評等與債務評等。我是膽小的人,我會選擇票面利率較低的。
畢竟同一家公司出來的債務,會有不同的票面利率,其條件一定會寫在其prospectus中。
我也是沒有米國時間跟能力去搞懂那些法律財務會計名詞,所以選擇以簡單的票面利率做為取捨依據。
這樣或許可以避開好公司爛債券,苟延殘喘度過未來發生的金融風暴。



Nuke worker wrote:
米金都進入投資部位...(恕刪)
追求穩定收益!
Nuke worker wrote:
不知道風暴來臨時會不會有高評等的發行公司對其發行的較低評等的債券違約?...(恕刪)


Nuke大擔心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高評等公司不會任意讓它的低評等債券違約,因為一旦違約,等於引爆火藥庫,高評等公司再也不可能成為高評等公司了。

我的理解是若公司付不出債券利息即被視為技術違約(technical default),此時視prospectus的規定,會有一段緩衝期,如果在這段緩衝期間之內沒有解決,就變成真正違約。公司的債務一部份違約,視為全部債務違約,因此公司若有一隻債券違約,其他未到期債券也同時被視為違約,未到期債券的持有人一樣可以要求公司清償債務。因為公司已付不出利息,更不可能付出本金,因此如果和債權人的債務協商破局,或者公司無法順利申請重整,接下來就可能會進入清算程序,各種債務的清償順位,此時就變得非常重要。譬如說未到期有擔保的優先債,清償順位就會在已到期無擔保的次順位債前面。

過去這幾年只要持有過一些垃圾債券(非債券基金)的網友,多少會了解一些低評等公司(例如前兩年的能源公司)在艱困的環境中如何避免違約求生存。
  • 1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