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中國一直重視在AI領域的基礎技術和重要應用等方向進行系統性投資佈局,目前已投資了數十家領軍企業。觸寶是紅杉中國在AI應用方向的投資之一,同時是紅杉中國投資的重要“出海”企業。
2014年,紅杉中國領投了觸寶,並於2017年進行了跟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孫謙表示,在這兩輪投資背後,是看重觸寶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創造出的用戶價值,觸寶通過AI和大數據技術,持續創新,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輸入法服務與持續優化創新的內容產品。
目前,觸寶擁有超過 170項專利申請及授權,集成人工智能聊天助手 Talia,基於深度學習構建的輸入法引擎,和麵部識別技術的 AR Emoji。觸寶在全球範圍內已經覆蓋了超11億用戶,海量用戶的高頻次使用會沉澱大量的數據,通過對數據進行深度的分析學習,在個性化的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下,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讓每個人的表達無拘無束,讓感興趣的內容撲面而來”是觸寶的核心願景,在這一願景之下,憑藉觸寶輸入法的超級流量入口,和以技術創新帶來的用戶體驗,觸寶輸入法已經覆蓋全球超過240多個國家與地區,支持超過110種語言,全球DAU(日活躍用戶)超過1.2億。如此龐大的日活用戶規模,讓觸寶具備了成長為平台型公司的潛力和基礎。
如今,中國有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在創立之初,就把全球化佈局當作自身戰略的一部分,以期獲得更廣闊的市場和更長足的發展,觸寶在“如何快速成長為一家全球化企業”方面能夠起到示範性作用。作為中國企業“出海”的創新代表,觸寶主攻海外市場,是一家自創立就擁有全球化基因的公司,所有產品的全球DAU超過1.8億。2008年,前瞻性地看到了移動互聯網市場的興起,觸寶創始人團隊推出了第一款產品觸寶輸入法(TouchPal)。他們很快將產品定位在海外市場,並且在國際市場上一直堅持本地化運營策略,打破技術、數據、知識產權和文化的壁壘,積極佈局內容,服務生態平台。這兩年,觸寶拓展了多款成功出海的內容型產品,通過佈局豐富的多元化產品矩陣,打造全球內容生態體系,滿足不同國家用戶的需求。現在,海外產品系列月活躍用戶超過 2200 萬。
當然,觸寶選擇此時上市的一個核心驅動力來自於觸寶貨幣化能力的提升,從招股書上看,觸寶淨收入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增長至2018年同期同比增長451.7%,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有這樣的增速,成長實力和運營效率得到了市場的驗證。
此次觸寶的成功上市,在全球彰顯出中國技術創新的實力,尤其是在AI技術落地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多年發展沉澱下來的全球海量用戶數據和長期堅持的多元化、差異化產品佈局會幫助觸寶進一步夯實技術基礎,完善服務閉環,升級品牌形象,不斷為用戶創造更高價值。
中概股又一檔
這項激進而又成本高昂的擴張,可能對7-Eleven等便利連鎖店,Subway、Panera Bread等三明治快餐店,以及街邊比薩店和墨西哥卷餅小吃快餐車構成威脅。
亞馬遜執行長Jeff Bezos認為,在節奏繁忙的城市消除用餐時段的擁擠問題,是亞馬遜重塑實體店購物體驗的最佳方式。實體店仍是大部分支出所在。
不怕虧,只怕你吃不夠!大肉盤套餐$999起!
Sponsored
燒肉同話
但據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Jeff Bezos仍在摸索最佳形式:是像7-Eleven那樣銷售新鮮預製食品及有限日用百貨的便利店,還是像英國Pret A Manger那樣為趕時間的人提供快餐的地方。
對於上述消息,亞馬遜發言人不予置評。
亞馬遜公司於2016年在西雅圖總部附近推出旗下第一家無人收銀店,此後又宣布在西雅圖再建兩家,在芝加哥開設一家。其中兩家新店僅提供品種有限的沙拉,三明治和小吃,貼近於快餐店方案。包括第一家AmazonGo在內的另兩家店還有少量百貨出售,更像是便利店風格。
上述計畫面臨的挑戰在於開店成本高昂。一位知情人士稱,位於西雅圖市中心的第一家AmazonGo單單硬體就耗資100多萬美元。若是把重心縮小到預製食品,就可以減少對相機和傳感器的需求,進而降低每家店的前期成本。預製食品獲利潤率高於百貨,有助於更快實現盈利。
亞馬遜將再創新高?
natasha0919 wrote:
Government Properties Income Trust (GOV)
NasdaqGS - NasdaqGS Real Time Price. Currency in USD
In watchlist
9.90-0.86 (-7.99%)
As of 1:16PM EDT. Market open.
GOV 持續暴跌........
GOV 跟SIR的問題,這篇應該講得很清楚: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209074-select-income-reit-management-never-bought-9_5-percent-yielder?page=7
併股以後只能配0.5-0.6,股價準備向 $6 元邁進。
natasha0919 wrote:
GOV 股價向 6邁進??
該文是這麼說的,至於是不是真的會這樣,我也不確定。
natasha0919 wrote:
對於,現況 買高收債 新興債!
不知 拍照大 或其他大大有何見解?謝謝 !
升息循環,我會避免買進任何固定利率的產品或資產。
不過我也有不少NLY,這也算固定利率的股票,
但是因為它的歷史記錄還可以,至少通過08年的考驗,
加上目前公司也在慢慢的降低槓桿,所以我買了一些(37410股 @ 10.23),
目前加上配息後,帳上也還是虧損 (約2000美元)。
還好當初有賣些買權,算起來小賺幾千元吧。
這NLY的帳有點亂,因為配息分兩次給,第二次的0.078今天還沒下來
我之前賣的一月份$10元的買權(收權利金0.5),居然也有人在9/4執行了1400股,
害我的記錄和券商那邊的數字有點對不起來。
這個人執行買權而不是把買權在市場上賣掉,應該是為了領配息(0.3)。
可能當天的選擇權價位不好,不然應該不會這樣執行才對。
我當初買1400股花了14473.95,收權利金$689.67,以10元賣出1400股,收13994.86
搞了整整50天的,賺$210.58元,利息1.45%,換算成年利率約11.12%。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