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分享自Finguider https://finguidercc.pse.is/42ndu2
很多新手想買美股,卻不知道該選擇台灣券商還是海外券商,
哪個才是合適的選項呢?這邊幫大家分析優缺點與特色!
台灣券商複委託下單
早期台灣要買美股門檻較高,許多人選擇台灣本土券商用複委託的方式,也就是委託「具有海外證券複委託資格的國內券商」代為下單,通過二次委託,投資人可以在原本就熟悉的環境,使用類似台股的模式來進行買賣,若尚未申請過台股的開戶,也可以備妥身分證件與第二證件,跟國內券商直接申請,並同步與券商合作的銀行開立交割的帳戶。
需要注意的是美股與台股的交易手續費不同,國內券商多落在成交金額的0.15~1%,部分設有低消門檻,一般在USD 15~50元不等,依據每家券商的政策,以及是否與業務員議價等因素,有不同收費標準,建議可與熟悉的券商洽詢。
目前有國內證券推出下單美股ETF每筆交易手續費享3美元優惠且無低消,預期未來台灣也會有越來越多券商推出優惠活動。除了單筆交易外,許多券商也有推出定期定額買入美股的服務,換算下來手續費並不貴(平均以成交金額0.15%-0.3%計算),相當適合想長期投資但每月資金比較有限的小資族固定投入。
海外券商開戶下單
隨著時代的演進,海外券商為拓展華人市場,紛紛強化了中文介面,常見的包含Firstrade、TD ameritrade、IB盈透證券、eToro......等,投資人想要開設海外券商的帳號,只需要上網填寫資料就可以完成,且交易時通常海外券商能有相較台灣複委託更快速準確的報價,遇到問題也可以透過中文客服詢問。
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大多海外券商都推出交易免手續費,也能買到比複委託更多元化的商品,須注意的是每家海外券商能交易的商品種類略有差異(例如是否可購買期貨、債券、美國以外的市場等),可以自行比較。此外還可以使用更進階的融資、融券、放空等操作,以及股息再投入(DRIP)的功能,也就是將公司配發的股息自動再投入購買小單位的股票,自動享受複利的效果。
若選擇海外券商,投資人須事先將資金匯款至海外券商指定的銀行帳戶,並負擔銀行跨國電匯的手續費(普遍約新台幣500-1200左右,包含出帳行、中間行、收款行可能皆會收取費用),申請出金時也會有手續費USD 5-35不等,基於成本考量,海外券商適合初始本金規模較大的投資人。
個別的風險
有些人擔心海外券商是否有倒閉風險,只要留意券商是否為有加入SIPC(美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以及FINRA(美國金融業監管局) 的成員,在投資時就多了一份保障。不過若帳戶持有人不幸身故,家人又不清楚於海外券商的庫存情形下,取回財產相對麻煩,且須繳納高達18~55%不等的遺產稅(累進稅制),相對使用複委託,繼承人僅需負擔台灣的遺產稅即可移交外國資產,不須再隔海與美國政府、海外券商打交道。
台灣券商另一個好處是受到台灣政府的監督,對投資人的資產有多一分保障,且在處理個人稅務問題時也較便利,例如投資美國股票時若獲得現金股利,會被預扣30%的股利所得稅,而大多台灣券商會代為協助處理退稅(是否可退稅以及退稅比例會視券商政策與商品標的類型有所不同)。
👉總體來說,兩者沒有絕對的好壞,複委託因為單筆交易的手續費成本較高,適合買入後長期持有,或是小資族定期定額,而海外券商適合短期會頻繁買賣多支股票操作者,至於其他像系統即時性、財產移交的方便性、股息再投入,都是每個人可以考量與比較的優點,可依自己的需求選擇喔,更別忘了買入美股後要隨持查看標的的成長變化,可以搭配FinGuider網站分析來使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