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小夥伴,這是我的第二篇標的推薦文。
對帳單/庫存單....我就不貼了。竟然會有記者在未經我同意的情況之下就把這些東西當成新聞報導的內容,
我實在很不爽。反正我推薦的絕對會是正派經營的好公司,而且成交量和市值都有一定規模,不是幾個大戶就可以坑殺慘戶的。
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美股標的,代號EPD,全名是 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 L.P.
這家公司位居石油/天然氣產業的中游,和大家比較熟悉的XOM/RDS.B...等石油巨頭不一樣。
「等等,石油/天然氣產業都要死透了,能買嗎?」
你心中一定有這樣的疑惑,以下試著幫你解答。
首先,能源產業的中游,是個在台灣不存在的產業,所以大家比較陌生。那它到底是做啥的?
簡單說,上游的石油/天然氣公司,在開採出石油/天然氣以後,總得把這些原物料運輸到其他地方,
才能夠進行加工/使用/出口...,這些原物料的運輸就由EPD這樣的中游公司來負責。
「中游公司不負責探勘/開採,而負責運輸。」這是EPD最基本的商業模式。
看到這樣的商業模式,聰明人立刻就會聯想到一個問題:「只做運輸的話,不就和原物料的價格無關了嗎?」
賓果!!!
如果你立刻聯想到這一點,以下文章其實也不用再看了,閉著眼睛買進EPD就對了!
你可以想像,EPD擁有一條高速公路,而所有車輛經過它時都要收費。不管車上載的東西價值是多少,
反正一律要付固定的費用給EPD。因此相較之下,EPD的營運受到石油/天然氣價格的影響較小。
EPD是美國最大的獨立油氣管線營運商,擁有龐大的石油/天然氣運輸管線,總長度超過4萬公里。
這個長度有多誇張呢?台灣環島海岸線全長是1200公里,EPD在美國所建立的油氣管線可以繞台灣33圈以上,而這就是EPD強大的護城河!
因為環保意識的抬頭,在美國要建立新的油氣管線其實越來越難,而EPD的營運骨幹卻早已建立完成。
當然它還是在繼續找機會擴展油氣管線,但現有的管線就已經讓它「收錢收到笑呵呵~」
來看看EPD在2019/2020的營運表現
2019/2020 Q1的稅後淨利:12.6/13.5億美金。
2019/2020 Q2的稅後淨利:12.1/10.3億美金。
2020 Q1賺得比2019 Q1還多,而Q2也僅僅衰退了14.8% YoY。
耶鄉親,2020 Q2被視為「石油產業最黑暗的時刻之一」,可是EPD竟然還是賺了10億美金以上!
我們來對比一下幾個石油天王的營運績效
XOM 2020 Q1/Q2的稅後淨利:-6/-10.8億美金。
RDS.B 2020 Q1/Q2的稅後淨利:-0.24/-181億美金。
TOT 2020 Q1/Q2的稅後淨利:0.34/-83.6億美金。
BP 2020 Q1/Q2的稅後淨利:-43/-168億美金。
CVX 2020 Q1/Q2的稅後淨利:36/-82億美金。
可以看到那績效真是慘不忍睹,尤其Q2都是幾十億幾百億美金在虧的!
一樣是傳統能源產業,EPD為何可以在最黑暗的時刻穩定獲利呢?
這就是上述提到的「它的商業模式受原物料價格影響較小」。
(當然啦,你也可以說日後油價如果暴漲,那EPD的獲利也不會爆衝。的確是這樣~)
你還是會問:「可是現在疫情影響之下原油需求這麼薄弱,沒人要運輸原油啊?」
這部分用幾點說明:
1. 已生產的原油如果因為需求不振而需要放置庫存,這之間還是必須經過油管運輸至庫存地。
2. EPD本身也有提供原油庫存的服務。
3. 最重要的一點,原油運輸其實只佔EPD營運約1/3,它真正的營運主軸是天然氣運輸,佔比是50%以上!
(EPD的天然氣管線超過3萬公里,原油管線只有9000公里,也印證了其營運更著重在天然氣)
咦?眼尖的夥伴們,看到「天然氣」這三個字,有沒有立刻聯想到什麼事情?
賓果!!!波克夏在七月初大手筆花費近百億美金收購了D公司的天然氣資產!
這筆投資非常有意義啊鄉親,這是波克夏四年以來最大手筆的投資!
它不買FAANG+M;它不買特斯拉;它不買可再生能源;
它買什麼呢?大買天然氣資產!
不要問我為什麼,波克夏那群人在想什麼,哪是我們能夠瞭解的。
我只告訴你一個事實:天然氣的價格在打了一個大底之後,最近悄悄的爬升到關鍵價位2塊錢以上了!
你要說這只是一個巧合嘛....或許也就這麼巧,畢竟老巴抄底航空股大失敗也是一個事實 XD
天然氣雖然不是可再生能源,卻已經是公認的「潔淨」能源,好比台灣以及許多亞洲國家,每年都從美國進口一堆天然氣用來發電。當所有人的焦點都放在可再生能源上面的時候,實際上未來世界的能源供應會是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各據山頭。
波克夏趁這時大舉買進天然氣資產,其實非常符合它一貫的價值投資哲學。
最後來談談現在買進EPD的獲利預期
這波疫情導致傳統能源股紛紛跌至難得一見的歷史低檔,EPD的獲利雖然依然穩健,但股價一樣被殺下去。
在疫情前的五年內,它的股價穩定在25~30這個範圍內移動,價差上面不會大賺也不會大賠,因為它主要是
「收息概念股」,也就是它的配息相當穩定,它已經有「連續21年增加股息」的優良記錄了!
小夥伴~在台灣,能夠連續發放21年股息的公司都不多了;EPD不但發,而且已經連續21年「越發越多」!
而且它的股息配發率大約是85%,並不像很多石油公司打腫臉充胖子,股息配發率超過100%(基本上靠舉債來配息)
這種「配息績優股」的絕佳買進時機,就是在崩盤以後!而這種時機通常要等個8~10年才有一次!
它目前價位是18,年配息是1.78,再把台灣人買美股的股利稅扣掉,我們實際上的殖利率大約是6.2%。
你可能會說「6.2%的殖利率,在台股其實也有,何必去買美股?」
1. 它股利是每季發放,不用等一整年,很適合有穩定現金流需求的人。
2. 以它的獲利情形來看,它會繼續保持「股利越發越多」的紀錄。
3. 美元現在正便宜,你現在用美元買進分到了美元股利,如果暫時用不到,可以去存高利的美元定存,等日後美元升值時再換成台幣,不就股利/匯率二頭賺!
4. 科技股的漲勢已經到了盡頭,等明年經濟復蘇的時候,領漲的將會是現在依然在谷底的傳統能源股!
它的股價只要回到正常25~30的中間值27.5就好,現在以18的價位買進,價差上有52%的獲利空間!
我保守預估,它在2-3年以內可以回到應有的價位,在等待的期間你可以獲得穩定的6.2%年配息,
整體算下來,2-3年內可預期的獲利目標是55~70%,價差/股利/匯率三頭賺!
甚至,如果把眼光放更遠,只要原油/天然氣沒有死絕,只要美國依然是能源淨出口國,那現在買進EPD,它將很有資格成為你退休後的核心持股!因為它正在一步步朝向美股配息概念股的最高榮譽邁進:
連續25年增加股利配發,就成為股息冠軍(Dividend Champion)。
美國幾千家的上市公司,目前只有不到140家公司保有Dividend Champion的頭銜。而EPD只要再拼個4年,就可以成為其中一員。現在買進並長期持有,日後你享受的殖利率可以輕鬆超過7%!
小夥伴~我覺得這是一筆相當不錯的投資!
shung06 wrote: 我也買了一些能源運輸, 不過是PAA...(恕刪)
PAA更著重在原油的運輸,它的原油管道有29000公里,比EPD的9000公里多了3倍以上。
然後PAA在2016以前每年的配息也是越發越多,但2016以後的配息開始越來越少,不過因為股價更低,所以目前換算起來的殖利率還是高於EPD許多!你以後的價差和配息二頭賺,可能比我賺更多了!
最後,PAA有個富爸爸

antiblue wrote:
可是MLP這一類 的股息稅率不是>35%? ...(恕刪)
EPD的高稅率如何解決?很簡單啊,就繳給美國政府

我在計算預期獲利的時候就已經把稅率算進去了,對台灣人來說稅後殖利率是6.2%左右。
台灣有沒有現金殖利率6.2%的公司?有。
台灣有沒有現金殖利率6.2%,而且連續21年股利越發越多的公司?從來都沒有過!
我估計EPD有機會在2020 Q1提高股利,保守一點最晚最晚在2021 Q4提高股利,因為這樣它才可以朝連續25年提高股利的「股息冠軍」名單前進。
畢竟MLP架構的初衷就是要公司發放高額股利換取公司免稅,那EPD已經證明了,在「史上極度黑暗的2020 Q2」,它依然賺進十億美金,而且年度比只衰退了14.8%。以現在的價位購入並長期持有,日後要獲得稅後殖利率7%以上的報酬,真的不算是太誇張的期待。
台灣人多數以為美股不重視股利只重視價差,其實不太對。台股根本沒有「股息冠軍」這種概念,美股卻早在幾十年以前就有了,而且還分為三層。能進入最頂層的「股息冠軍」名單對公司的經營階層是相當大的肯定,對於美股來說一家公司能維持股利穩定或增長是非常重要的經營指標,刪減股利則是「天大的壞事」,不像台灣的公司今年多發點/明年少發點/後年發多少不知道。
此外台股股利要扣2%補充保費,還要再併入所得稅再扣一次,對薪資高的人來說這個扣的就多了。EPD股利稅雖然很高,但你可是實拿「稅後6.2%」。我是覺得看稅後實拿的就夠了,管它到底稅率是多少。
A公司殖利率5%,稅率2%。
B公司殖利率10%,稅率40%。
是啊B公司的稅率是A的20倍,可是稅後實際上入袋的錢到底哪個多?是B啊寶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