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觸即發!晶片業7年前這件慘事恐重演

09:46 2022/02/22 中時新聞網 郭宜欣
俄烏局勢升溫,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俄軍進入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維持和平,同時普丁也承認烏克蘭東部2個分離共和國是獨立實體,衝突一觸即發。有專家認為,若俄羅斯最終決定入侵烏克蘭,勢必干擾氖(Neon)氣供應鏈,進而衝擊半導體供需平衡,如同2015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時,氖氣價格曾飆升10倍以上。

BusinessKorea報導,南韓金融集團NH Investment & Securities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烏克蘭擁有高達7成的氖生產量,因此若烏克蘭與俄羅斯爆發衝突,將導致氖、氬(argon)及氪(krypton)等惰性氣體的生產受到干擾。

該機構點出,2015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之際,氖氣價格曾飆升10倍以上,達到每立方公尺3500美元,而在半導體曝光製程中,需要透過混合氖、氟、氬等特殊氣體才能進行,且氖占比高達95%以上。

此外,2015年俄羅斯與烏克蘭因克里米亞半島發生衝突時,半導體製造所需要的準分子雷射用混合氣體,曾暴漲超過20倍,再再證明俄烏局勢將左右半導體材料供應鏈的穩定度。

報告指出,2015年氖價飆漲後,半導體業界曾設法將製程中氖的使用量降低25至50%,但氖仍在整體製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先前研調機構Techcet曾警告許多半導體製造商高度依賴俄羅斯、烏克蘭供應的原物料,例如氖、鈀等等,白宮也提醒廠商應該要分散供應鏈風險,避免俄烏危機造成斷鏈。

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222001279-260410?chdtv
2022-02-22 13:50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