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期貨四十萬賺四十萬要多久呢?

ken5850 wrote:
最簡單的方法40萬約...(恕刪)

我記得我在商學院上課時,有提到當手中有股票的時候,可以透過期貨去進行避險,當時我覺得這個方式不錯,後來我實際操作股票時,也利用過期貨去進行股票的避險,也有不錯的獲利。
雖然有不錯的獲利,但當我更深入的去體會避險這件事情時發現,避險或許在少部分狀況是值得去做的,但大部分的的時候就像是你在做多兩口期貨的同時間去做空一口期貨那樣,多出來的一口做空及做多其實是不需要的,這樣的同時做空及做多只是讓自己多餘的資金卡在永遠無法獲利的地方,且又多付了交易費(稅)給卷商,可惜很多人無法了解這個道理,才會有用期貨避險股票及用選擇權避險期貨的這種事情發生。


NEI0527 wrote:
又像棒球(股票)和籃球(期權)
棒球節奏緩多了,每個進攻或出局數間都能好好推敲
籃球規劃個進攻戰術,球一發出來結果對方陣型跟你預設不同...(恕刪)


你的意思是籃球瞬間變化比棒球大

我認為動作上是這樣

但是勝負差距上不是這樣,
戰術上籃球比棒球變化大,我想很多人也不會同意!


棒球的""福禍相依""程度
遠高過籃球

例如一人出局時滿壘,打擊出去

不是雙殺,就是兩分安打

得分與失分是一體兩面
這比較像賭博

這對我來說是比較精彩

這也比較像股市
投入的籌碼多,獲利越多,風險也越多!
Adfn wrote:
我記得我在商學院上...(恕刪)

難得有人有同樣想法

若用期貨反向倉,那正負相抵,就是徒增交易成本
若正反倉位不對等,如1大多 + 1小空的避險,不如不要做

若用OP,除了時間價值的消耗
甚至還會同漲同跌,加倍傷害 (反之 加倍獲利? 這是賭好運 不是避險 or 控盤演算法bug)


正規的避險
是股票 + 衍伸商品的搭配 (股+期) <--- 投資+避險
而不是衍伸商品的組合 (期+權) <---- 投機再投機






寶寶我幫你貼
免勞再回文一次




原來有新話題類似的,搬張板凳佔位置,祝好運........

這真的是一種運氣成份高的遊戲........
期貨真的很可怕⋯⋯⋯⋯

Adfn wrote:
我記得我在商學院上...(恕刪)


在市場有一派是認為一定要作避險才是好的操作
另外一派是認為預先作好停損就是好的操作
避險只是增加交易費用及資金管理的難度而已

個人的操作是採用後者
停損就是最好的避險方式
spinx wrote:
期貨真的很可怕⋯⋯⋯...(恕刪)

期貨可不可怕,其實要看怎樣操作,假設我今天資產一億元,只操作一口的期貨,若操作失敗2000點,只是損失40萬而已,其實對我的資產幾乎沒任何的影響。

Adfn wrote:
期貨可不可怕,其實要...(恕刪)

從書上得知,做期貨的人,長期下來總會虧損、失敗、破產的原因在於人們內心會有一種自毀的因子,明明知道該停損該反轉操作,但都因為這個自毀的因子而不願意調整投資方式,因為人們內心存在著,希望真的有一天能失敗,並體驗及享受失敗後的那些經歷。

Adfn wrote:
期貨可不可怕,其實要看怎樣操作,假設我今天資產一億元,只操作一口的期貨,若操作失敗2000點,只是損失40萬而已,其實對我的資產幾乎沒任何的影響。


這就操作期貨的人很大的盲點

有一億元的人天天拿40萬去操作期貨的目的是什麼呢 ?

在十年前,很多公司的股利每年是 7~10% (如大台北瓦斯、中保、中華電 ....)
一億元的資金,每年什麼都不做,光股利每年就拿了 1000萬,
這些股票放到現在都漲了一倍以上了,
算起來這十年平均漲 10%

現金加股票增值,等於一年賺 2000萬
等於每天 10萬元入袋 (200工作天)

而最近開板的一些高手,拿40萬去操作,有幾個人能每天固定賺 10萬 ?
人生就該好好的玩 !
bbblee wrote:
這就操作期貨的人很大的盲點...(恕刪)


這不是操作期貨的盲點
這是操作期貨和股票很基本的資金管理觀念

能不能下重注?
當然可以
但是只有在正確的時機才下大注
問題在你必需能夠分辨何時縮手何時放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