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9

一年成交5萬口的我。與你分享選擇權的風險

前面提過 我一直不間斷 的 長期 大量 分類歸納選擇權的資訊

今天的價平約在 周一 118 多還是少

讓我們回顧 2014 吧 當時 若也是周一

價平和可能 只有 30多 對 你沒看錯 還有2天才結算 價平只有 30多

那 當時的環境 周2 不就有可能 剩不到 30 ~ 對 答對了

大盤 約在 9000多點

大家都知道 不能用絕對數字來比較 要用位階來看

37/9000=0.004
118/16000=0.007

嗯 118 的確是 這 2-3年來低位

比如 20201012 113 20201019 116
2020 0525 113 20200601 119

但 如果比對 2014 還是有肉

謝謝
我曾經提過 當掌握了選擇權的某種操作竅門

交易者 又願意 很謹慎很小心的操作

不要談大賺 因為 也不可能大賺

那績效 會是如何呢

有位我指導過的交易者



前些日子 傳給我這圖 說他自認績效 算平穩

但 不比不知道 原來 還可以

當然依市場通說 年度總合有賺 就贏 80%的人

他跟我說 好 他再努力 看可不可以 朝 5星邁進

ps 我沒開這家期貨商 他們的市占率 不是排名前幾大的期貨商

所以 全網路有在分享這資訊的交易者 不多

但 這是 目前 期貨商唯一一家提供客戶 交易績效驗證評比的期貨商

值得鼓勵

謝謝
有一個名詞 稱為流量變現

現在早就已經是 自品牌 的時代

任何一個 正常人 投入自媒體 或是 常發文章分享 ~ 最終進入 流量變現

早就是個 正常不過的商業行為

這就又導出 一個名詞 什麼是割韭菜

原則上 如果是將隨意爬文 GOOGLE 的常識 裝成知識 來販售 ~ 基本上就可以稱為割韭菜

割韭菜的主力 絕對不會是 不知名的一般人

因為 一般人的流量有限 也沒什麼韭菜可割 ?

因此 會割韭菜的 絕大部分都是 大家通認的 專家 ? KOL ? 市場贏家 ?


各行各業 都可以如此操作

只有一個行業 用流量變現 會變的很詭異


這個行業 就是 交易人 ~這個職業


這是個能從市場直接獲取金錢的行業

其他行業 就算是最夯的牙醫 也必須是 張開別人的嘴巴(自己的不行) ..... 這算是間接獲取利益

那麼 一個市場交易贏家 賺起周邊財 ~ 就變的很奇妙了

任何人 對於一位交易者 賺周邊財 起了酸言酸語 我認為都是很正常的事

越是 賺很大的贏家 越容易讓人難以理解

不必理解 因為 你猜的也許都對 他也無義務解釋你的疑惑 (你也未必信)

更進一步說 如果他是市場贏家 他會去理酸民嗎

是你 你會理嗎 ~

所以 輕鬆點 平常心吧

謝謝
依據市場通說

對交易越有幫助的操作竅門 應該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愈多人知道 越容易失效


如果上述說法成立

那就會形成一個 邏輯相反的現象

越知名贏家開的課 日積月累 吸引個 幾千人 根本不是難事

不知名贏家開的課 吸引不了多少人

依據人性
大部人的人 都會認為
不知名贏家開的課 應該是常識 隨手可得

越知名贏家開的課 應該是知識 這秘密很少人知道
( 錢少就收 來者不拒 幾百幾千的學生 你跟我說 是祕密 很少人會知道? 都說錢來就教 哪來的過濾 ?
用錄影方式授課 來一個賺一個 都是賺的 是你 你會過濾客戶嗎
有聽過 哪個 賣影音課程 或是開訂閱的 先跟妳本人 一對一聊個幾小時 才決定要不要賣你課程 ~ 當然沒有啊 )




但 回頭看看 我寫的前言 夜深人靜 想想哪裡不對勁吧

不用在版面回應 我不喜與他人爭辯 這種主觀的對錯

在交易路上 20-30年

我看過聽過 5566 7788的事 不會比別人少太多 (應該是 了解超過 絕大多數交易者才對)

PS 重溫一下 上層樓 割韭菜的定義吧

謝謝
那些月賺 幾十 上百萬的贏家 (當然不是我 我沒有就是沒有)

學費應該收多少才合理

不要做個貪小便宜的人

免費的最貴

你想要得到的是知識 還是常識

如果答案是 前者 ~ 並且智力正常

那答案 當然是 這種能夠月賺 幾十 上百萬的人 學費應該很貴 才對

當然 也有許多市場贏家 收費很便宜 並且講明 他的課程內容 只適用於新手 完全不懂的人 ~

那麼 問題就來了

這就是交易學習的路上 困難的地方

你不可能 永遠都在上 幼幼班的課程 ~ 自己故意都站不起來 這樣很棒 ?

當你要花大錢 學習 ~ 你能保證不踩雷 ~ 十幾萬的課 你準備被騙幾次 3次 還是 5次

所以 還是 上一些幼幼班的就好 自欺? 欺人?

或是 乾脆都不上了~ 這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交易學習的路上 最困難的地方 就在此

因為 市場通說 交易學習路上 有贏家帶領你 是絕對的利多

但 你能找到誰帶呢 ~

很難 ~ 當然很難啊

謝謝
金融世界中 大家都常常聽到一個名詞 ~ 複利 ~

簡單說 就是獲利連同本金再投入

有種情況 是絕對不適合這樣操作的

在選擇權的領域中 ~ 不用懷疑 大部分 的賣方 還是使用 有大賠因子的留倉策略 ~

小資金時 怎麼回測 都是無感

但 100萬 成長到 500萬 一次回檔 20-30% 就會痛了

賣方的周選獲利%數 是被侷限的 不可能太高 可能就1-3%

如果一次就回檔 20-30% 應該就不用討論 算不算大賠了

不要跟我談什麼期望值為正就好

個人要怎麼做 都尊重

我談的 是通例 不是特例

文章是 對事 對某種現象 不要針對特定人 ~ OK

我提過 我看過聽過 很多現象

選擇權賣方 是個相對獲利較容易的操作 ~ 早就是不爭的市場通說了~

所以 要看清一件事 或一位交易者 ~ 我承認 這需要時間

我大量觀察的結果 ~ 目前 選擇權賣方 在當沖的領域 我還見過 大賠的畢業的交易者~ 連大賠都幾乎沒有

目前 選擇權賣方 在留倉的領域 ~ 不管交易者的名號多亮 只要顯露在公眾間的形象是勝率高 常常賺的~ 90%都有大賠的紀錄

走過必下痕跡 ~ 我就是有認真觀察過 我才會這麼說

我相信那些名號很亮的交易者 一定是個用功研究的人 ~ 我100%同意

但為什麼逃不了 大賠的宿命呢

難道還是那2個字 ~ 人性 ~

謝謝
LOUIS2133 wrote:
簡單說 就是獲利連同本金再投入

這也是學費之一 ...
壞消息  今天台北股市 下跌200多點

上次下跌 200多 是 20221220

中午盤中 傳來日本央行利率....

那這次呢  這幾天接到稅單  接近5月 就賴給報稅季最快

Sell in May And Go Away 

操作就是 永遠抱持樂觀

好消息  是統計近3年 約有 17 次 大跌 接近 200 或以上

約有 75%的機率  週三是漲的

謝謝
時不時都會出現 投資預謀詐欺 跑路事件

大部分 都是 基於 高回報率

所以該不該檢討受害人 ? 能不能檢討受害人 ?

裝無辜 ? 真不懂 還是假不懂 ~

有些表象 是常識 ? 還是知識 ?

舉例

1 我們這個投資公司 有接受過知名雜誌專訪 ~ 如果我們是詐騙 它們會笨到 採訪我們嗎 ?

我的人生經歷 回答 ~ 如果你信這說詞 就認為他100不是詐騙 你真傻 還是裝傻 ?

有哪個知名雜誌 會跟你說 我們採訪的對象 如果是詐騙 我們願受 連帶責任賠償

2 我們這個投資公司 有參加政府舉辦的 展會 ~ 如果我們是詐騙 政府會讓我公司參加嗎 ?

我的人生經歷 回答 ~ 如果你信這說詞 就認為他100不是詐騙 你真傻 還是裝傻 ?

展會 幾乎都是 來者不拒 有相關 就是可參展 誰在給你 政府擔保

3 我們這個投資公司 有請法律顧問 也可律師見證

我的人生經歷 回答 ~ 如果你信這說詞 就認為他100不是詐騙 你真傻 還是裝傻 ?

律師見證 他只是將來 會在法庭 當證人 人家要後面要存心詐騙 律師也是雙手一攤 難道他會賠你嗎

4 我們這個投資公司 有知名網紅 KOL 代言 推廣 ~ 如果我們是詐騙 網紅 KOL 會是笨蛋也相信我嗎 ?

我的人生經歷 回答 ~ 如果你信這說詞 就認為他100不是詐騙 你真傻 還是裝傻 ?

網紅 KOL 只是拿錢辦事 ~ 其他你在想什麼 想太多了吧

甚至 還有撇清說 我跟他只是朋友 我根本沒拿錢 幫忙推廣而已

待續
最糟糕 的說詞是

如果我要詐騙 當然是金錢越多越好 我幹嗎還花以上的錢 參展 見證 代言


結果是剛好相反

偷雞也要蝕把米

就是因為 他要幹大的 所以他才要花這些錢 樹立 好像可靠的假象

當然 並不是 符合條件都是詐騙

只是 扯了上面幾點 真的跟他是不是詐騙沒什關聯

重點還是 高回報 報酬率 的背後 風險有沒有確實了解
  • 26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