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2/6 選擇權受災戶 活該??


dancingra wrote:
選擇權買方... 沒有槓桿吧? 除非跟人借錢來買的...... ...(恕刪)


槓桿的意思是以小搏大, 本來標的合約漲跌1%應該賺賠1%, 但藉由槓桿, 使得賺賠倍數極度放大, 所以買方的槓桿其實更大, 並不是只有借錢才是槓桿, 借錢只是槓桿的一種方式, 像期權賣方也沒有借錢, 但槓桿也很大。
0206 爭議點,在負責造市的人或機構(掛出CALL的賣方)讓人成交的工作 .....若沒有善盡時(當快市,有意無意,臨時收手)
是該罰款:例:30-50萬
或是有刑責:例: 關1-3 年
或是要賠償崩市所有的連帶責任,例:要賠13億


這點才是最該釐清的,或許過去沒有訂定罰則,但未來應立法
未來所有投資者進場前,都應簽名此公告文件,才不會有爭議!
還有一點,政府應立法提高賣方的保證金
現在合約 10000點X50=50萬
應立法賣出一口單,保證金應收到50萬!
這樣即使快市,保證金也不會低於25%被砍,可以安然度過那5分鐘!


什麼?會造成沒人想玩...............那不是快市安全 所應考慮的!下課
pineman wrote:
槓桿的意思是以小搏大, 本來標的合約漲跌1%應該賺賠1%, 但藉由槓桿, 使得賺賠倍數極度放大, 所以買方的槓桿其實更大, 並不是只有借錢才是槓桿, 借錢只是槓桿的一種方式, 像期權賣方也沒有借錢, 但槓桿也很大。

利用槓桿以小搏大並不是這麼解釋...

op 買方也可以不借錢, 用自有資金出 2000 元買 1 口現價 100 點 的 op,
但能不能買到? 答案是買不到, 因為制度上要求是收足價款, 才能獲得這個
"權" 利.

但若是買期貨, 是不是可以 "不借錢", 用自有資金 10 萬元買 1 口價值 200
萬的期貨契約, 答案是可以, 因為制度上這是保證金(押金)交易.

買 op 不是保證金(押金)交易的概念, 所以沒有槓桿. 而買進 op 後, 也沒什
麼維持率問題, 跟 100% 自有資金買現股同一道理. 有沒有使用槓桿, 看持倉
的人在該部位發生 overloss 的機率是不是 0 就知道了.
dancingra wrote:
op 買方也可以不借錢, 用自有資金出 2000 元買 1 口現價 100 點 的 op,
但能不能買到? 答案是買不到, 因為制度上要求是收足價款, 才能獲得這個
"權" 利....(恕刪)


  我們一般講的槓桿,還是要成交才能計算,你這個例子是自己沒有出足夠成交的錢,無法成交,這種情況下討論槓桿就不太有意義。

  選擇權買方的槓桿會隨著點位變動,進入價平價內後,指數每漲1%,邊際獲利可能增加100倍(10000%,例如1萬點,1%是100點,而原先買權是1點成本),每漲跌,週選就有可能在週三見到當天原本的歸零膏(成本不到50),換回數倍至數十倍的金額。

  槓桿倍數就是投入本金邊際獲利率和標的物邊際漲跌幅度的比值。如果大盤漲1%,某甲卻能賺2%,那他就是用了槓桿倍數2的工具,例如:T50正2(買T50正2反而可能沒有融資全買現股,但槓桿就是2倍,這ETF本身就叫槓桿型ETF),或期貨用(指數*200/2)的金額做保證金。

  選擇權買方投入的權利金也是他的本金,有些人一買進選擇權就壓幾十萬(本站有位「千金散去回不來大大」就是),他如果獲利時幾乎都是好幾倍在賺,相較於大盤同時期的跌幅(遠小於100%)大很多,對他來說,這就是選擇權幫他放大的槓桿倍數。
cdykimo wrote:
還有一點,政府應立法提高賣方的保證金
現在合約 10000點X50=50萬
應立法賣出一口單,保證金應收到50萬!

sell put 或許可以, 例如締約時, 大盤在 10000 點, 而三個月後, 大盤跌到剩
1 點, 那就差不多賠 10000 點 (50 萬) 給對方. 這是由結算觀點看的保證金
估計. 而 sell call 在有漲跌幅市場還可以談, 但在沒有漲跌幅市場, 那這種
算法行不通, 因為有可能漲到外太空去, 會到哪都不知道...

我們開一台車到某一目的地去, 若希望快些到達, 可以油門踩深點(槓桿大或口數多),
那車子移動快更快些, 通常也意指可以早些到目的地.

而開太快(槓桿太大), 過彎翻車(爆倉超額損失), 那是駕駛的問題.

但若低於速限開(提交足額, 甚至超額保證金), 右彎來了(大跌來了), 方向盤也向
右打了(空單部位在倉), 但車子卻左轉翻到山谷下(空單軋爆).

然後摔到山谷下的駕駛被笑說 "沒那屁股不要坐這台車", 或是 "你開車要穿盔甲,
那就不會怎樣了呀"...

但我很少看到有人在檢討這台車出了什麼問題, 這種車該不該給大眾使用...

一些基本問題:
1. 權利金跟保證金關係是什麼?
2. 權利金大漲, 保證金是否就要大漲?
我想, 不少操作 op 的人可能也答不出來吧?
pineman wrote:
槓桿倍數就是投入本金邊際獲利率和標的物邊際漲跌幅度的比值...
  選擇權買方投入的權利金也是他的本金,有些人一買進選擇權...,對他來說,這就是選擇權幫他放大的槓桿倍數。

會不會你講的是 op 的 delta 效應?
http://www.theoptionsguide.com/delta.aspx
說真的我沒看過這樣子的槓桿定義. 不過沒關係, 這是談 op 買方衍生
出來的話題, 小弟我就打住不多談, 免得歪了樓了...
dancingra wrote:
但若低於速限開(提交足額, 甚至超額保證金), 右彎來了(大跌來了), 方向盤也向
右打了(空單部位在倉), 但車子卻左轉翻到山谷下(空單軋爆)..(恕刪)


風控值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15515151515151151



dancingra wrote:
然後摔到山谷下的駕駛被笑說 "沒那屁股不要坐這台車", 或是 "你開車要穿盔甲,
那就不會怎樣了呀"...
但我很少看到有人在檢討這台車出了什麼問題, 這種車該不該給大眾使用...


風控機制本來就是隨著價格變動在跑 ,難道你要風控機制自己加總到不會有風險?

這種叫做自動交易程式 ,看風控值不是看價格







cdykimo wrote:
還有一點,政府應立...(恕刪)


當買方就好啦~
當賣方一口要五十萬
很嚇人的
dancingra wrote:
(7,000,000 - 600,000) / 200 = 32,000 (點)
我很好奇你槓桿押多大,2002-2004的完整波段
全跟上大約 4700 點...(恕刪)


說來好笑 就是年輕人 不懂的風險 心臟強 才能賺那麼快
也因為不懂風險 所以賠回去很正常

我依稀記得2002年末開始操作 大盤在4500上下震盪 一開始是10萬 三個月操作到17萬
接著遇到SARS,有一天大盤跌106點,當晚美股收高,隔天開高走低,多單早盤出在4570左右,
接著大盤急殺到4000點大家都喊空,我在4170點兩天不跌 全力做多
所謂全力作多 只是金額很小17萬 但是真的是全力
權利金買滿 一大台 三小台 大盤上漲 賺的 多出的權利金 我繼續買多 一口一口多單 有錢就買 做滿做多
我當時算過 大盤只要跌125點 我的權利金就會不足 面臨斷頭 還好那時天天漲
接著親戚家人 拿了60萬 要我做 賺到450萬 連姊姊買房的頭期款500萬也開戶要我做
未滿30歲 操作的權利金+賺的達1500萬
一路做到6500點停手 淨賺700萬多 就是這樣來的
賠掉700我剩40, 認清事實 停手
台北找到工作月薪35000,到台北上班 存錢後來買房

去年2017我也有玩選擇權 也是賺 但是賺得很心虛 我知道這種風險 隨時會倒莊 只是不知道何時
我的潛意識到告訴我 寧願找機會 把錢放在別的地方 績優股 房地產 都比選擇權好

現在我不碰選擇權 很多人說 我說的跟樓主是兩種情況 兩種邏輯 不能比較
然 我認為是相同的邏輯 相同的是兩者都是 外在人為造成
319槍擊案 是因為人的因素 是政治太狂熱 不是針對股市期市
0206是 美股連二天重挫一千多點 開盤前 可能有人已經有想到 有人準備好滿手權利金準備宰你們
致命傷就是期貨契約我們都同意 保證金不足期貨商可以一鑑清倉
因為是一鑑 所以沒有put 或 call的分別

你們說我方向錯 沒錯 我是看錯 沒看到 政治狂熱 導致股市不穩
但是 0206 你們只看到多空 你們沒有看到權利金隨時可能被人一鑑清倉
所以邏輯都相同的是 我們都沒有掌握到人的因素 這是我們事前無法預料的
而且 只要我們繼續待在選擇權一天 這種風險永遠一直存在
我知道選擇權很好賺 一年賺50% 都很正常 但是好賺的背後隱含的風險 是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的

正義公理有時不一定能伸張 但是人生只要活著都有機會 你們的痛處我瞭解

我有半年的時間都是每天兩三個小時的淺眠 睡醒了 心還會痛

至於你們主張的 這是人為造成的 我當然知道背後的原因 也認同你們 但是 正義公理有時不一定能伸張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