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求教選擇權高手

我一直都認為, 獲利來自於承受風險, 才是實在的獲利.
多數人操作選擇權, 獲利必需來自於不跌穿履約價,
但我覺得, 被call/put本身是中性的,
只要做好風險控管, 當下也許不是好事, 但日後來看未必是壞事,
(這也許跟以現金結算的規則有所關連, 容易讓人當下有一種實現虧損的感覺,
我過去玩美股選擇權, 以股票結算, 比較沒有這種感覺)
如果價格的波動的風險是控制內的, 那麼剩餘的時間價值, 永遠是對賣方有利的,
這是我想追求的可持續的獲利策略
MyH0ME wrote:
我一直都認為, 獲利來自於承受風險, 才是實在的獲利.


只要建了倉,就已經開始曝險了。
MyH0ME wrote:
最近我想嘗試的策略, 是小口數, 同時做裸買+裸賣,
配合隨時可調用的現金+股票現貨(例如與大盤相當接近的0050)作cover.
如果價位漲破或跌破, 但距離不大, 轉倉往往可以用時間價值彌補, 或等待乖離收斂,
但如果距離太遠, 表示短期急漲/急跌, 就買入/買出股票對沖, 由股票賺取乖離過大帶來的價差

為什麼要用現貨,而不是小台?
小台一口價值75萬,進出成本如果超過100元,價格談不下來就換一家!
75萬的0050進出成本,算你手續費買進+賣出總共0.1%好了
也要1500元,相當於選擇權30點
做價差單一回可以賺幾點?!

而且用現貨還要準備兩套資金
用小台只要同一套資金就夠了!
ramon555 wrote:
為什麼要用現貨,而不(恕刪)


如果從短線考量, 是應該買期指, 因為假設不長期留倉, 交易會比較頻繁,
但我是假設現貨不隨短線的快速波動洗進洗出, 留倉時間較久(例如半年甚至一兩年)
如果從長線考量, 轉倉需要耗費精神與成本,
而且現貨與期指之間的正逆價差波動本身就是個很大的變因,
另外台股本身算是股利率較高的市場,每年會流失好幾%, 期指在這部分完全是損耗,賺不到任何東西
我承認我找不到一個真正可以代表的現貨, 因為0050和006208也不過50檔成分股,
之所以看起來價格趨勢同步, 是因為加權指數和這些ETF裡面, 2330都佔了大半,
如果是美股, SPY搭配Micro E-mini S&P500就是一個好配對了, 又或者直接做SPY的股票選擇權.
但台股的股票選擇權交易量少得可憐, 沒有可操作價值
MyH0ME wrote:
如果是美股, SPY搭配Micro E-mini S&P500就是一個好配對了,
又或者直接做SPY的股票選擇權.
但台股的股票選擇權交易量少得可憐, 沒有可操作價值


你應該差不多要發現你的結論了吧。

就算是操作工具最多,操作成本最低的美股,
都沒有你用市場上這些工具想一想,組一組,
就可以持續產生沒有風險或是幾乎不會出事,
買下去放著它去跑就會生錢的固定套利空間。
(專業券商機器除外)
更別想要在台股作這個。

金融機構銷售每一種工具,都是要從中賺錢。
你每買一層工具,就多被賺一次錢,
你沒事架越多層,被削去的成本越多。
然後你靠非本業的個人去想想想上網問,
這種的錯誤問題與管理問題就更大了。
chiyenms wrote:
你應該差不多要發現你(恕刪)


你說的就某些層面來說是對的, 同樣的風險程度, 美股/美指的權利金比台指多得多.
但每個人有不同的現實面要考量, 對我來說, 把所有資產放海外做美股也不是辦法,
所以有一大部分, 雖然手續費較貴, 但我還是用複委託, 最近又開了可交易美指選擇權的期貨帳戶.
但畢竟全部壓美元/美股也是過度集中風險, 所以我只是想針對台幣資產, 聊勝於無做些操作罷了
話說回來, 台灣有什麼管道可以做美股選擇權嗎? 我估計即使有, 手續費大概也超高, 應該不能指望
我是今年二月才開始做選擇權,樓主的問題,我也有同感,我一開始是做covered call put,主要目標是要買0050的,穿倉就買賣0050,選擇權的權利金是兼著收,因為1個價格只做一口,覺得權利金太少了。因為做價外4%(600-700點)的位置,經統計周選發生機率也只有5%,平均穿倉的點數約200點,依機率是收20點20次賠1次200點,並做現股的買賣,現金流還算可以,風險趨避中,若投資風險涉及「獲利」時,人們會傾向趨避風險;但是當風險涉及「損失」時,人們反而會尋求風險,所以當面臨穿倉時,又很容易移倉,加大口數,成倍數增長,風險極大。所以目前爲賣出勒式交易策略,一直做點數動態的平衡,哪怕是大跌下,損失的點數也會變的非常少,在結算前移到相對安全的位置,整體勝率就很高,但是還是無法避免結算當日或前一日大跌(5/12大跌)。除非是做價差單避險(但是移倉時又很討厭)。
tomsom1009 wrote:
我是今年二月才開始做選擇權,樓主的問題,我也有同感,我一開始是做covered call put,主要目標是要買0050的,穿倉就買賣0050,選擇權的權利金是兼著收


我是建議不用穿價就立刻買賣, 先轉倉到外面一點的價位,
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已經追不上行情, 變較深度的價內再買賣, 也可以避免反覆波動造成交易費用的增加,
而且利用時間價值換來的價差也可以降低成本或增加獲利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