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希望大家不要勸人不要玩期貨........

slot777 wrote:
市場上有很多人很低調...(恕刪)
期貨我不懂所以還是買股票吧
大概只有我會勸人玩期貨。
玩一下,體驗一下,不適合就不要用,但至少也知道期貨是什麼東西。
工具越多越好,善用就變好工具。
我確實會勸任何人不要操作 (用玩的心態看待必死, 不是全心全意投入當本身事業看待也必死, 全心全意投入黃毅雄先生也說 99% 都是賠錢), 做了十年期貨 經歷了人性的所有情緒 人生的絕大空頭 如果能夠重新選擇道路 我會選擇平常均衡一點的路行, 想必黃毅雄先生也是如此勸世...
通常多數人是這樣:

長期下來有賺的人,就會跟人說,值得試試。因為,連我都做得到了,別人肯定做得到。
長期下來沒賺的人,就會跟人說,穩輸錢的。因為,連我都做不到了,別人肯定做不到。

有時少數人是這樣:

明明賺很多,還是叫人不要摸,因為他看多了,別人會輸。
明明賠不少,總是叫人不要摸,自己卻忍不住,一摸再摸。

所以,結論是:
大多數聽到的言論都是叫人不要搞這玩意。而真正想投入,想找有用資訊的人,只會被這類文章淹沒,幾乎找不到什麼有用的資訊。
myballsonfire wrote:
通常多數人是這樣:長(恕刪)


我可以從黃毅雄前輩的文章, 專訪, 雜誌中讀出他已掌握到的精隨他也並不願意輕易分享給他人, 最早網路的專訪那篇他的 "操作心法" 他也講得很明白, 不看好他人來做期貨, 也說要具備基本的操作功力至少也要全心全意投入 "五年" 以上, 另最後一期雜誌專訪他有提到: 期貨交易要成功等同需懂建造一架飛機起來的所有知識, 這些就代表任何人得自己去經歷體會並掌握到其精隨所在, 王醫師演講也有說過, 有的人練成了武功也是根本不願意外傳的, 今天我可以說我也是如此, 掌握到了精隨我也不願意分享外傳, 因為畢竟這些都是靠自己長期經歷心血路程所換得來的體悟與結果.

黃毅雄先生有做到抱著瓦斯桶想要一了了之的時候 (我相信市場上也有許多前輩也歷經過這樣的時期), 而我本身雖沒到這種地步, 但也經歷了人生最難受階段 (如同地獄般的遭遇, 噩耗, 身心理與精神上的種種煎熬), 這些或許也不是不願外傳他人, 應該說是沒經歷過這些過程 你很難產生出黃大師所說的: 百折不撓去找出真正的操作精隨在哪裡, 也確實如他說: 交易能成功是需要經歷過無數次的賺賠才能深刻體會到的 (因為人一旦賺了錢就會掉入了誤以為某種方式可以戰無不勝的思維中, 殊不知那只是一種妄念罷了).


我相信黃毅雄先生是你所說的: 賺了很多錢, 但也看多經歷的多, 不建議他人入市的人. 同時我也絕對相信他說的: 期貨市場中 99% 都在賠, 一萬人中只有兩個人能做到致富, 期待所有還在金融市場中奮鬥的人一起共勉加油.
palshop wrote:
我可以從黃毅雄前輩的(恕刪)


武功, 心法... 真的我的天啊....! 個人淺見, 就是常有人把期貨交易, 要講得好像什麼曠世絕學或是禪學一樣, 非有大慧根或大運氣才能使用, 搞得很神奇似的, 但其實根本沒這回事.

期貨交易, 其實是很簡單的東西. 就一口單來說, 不論做多做空, 都非常單純. 做多就是買了後, 有漲可見利, 有趺會見損, 做空反之.

股市期貨, 商品期貨, 匯率或債券期貨, 特性截然不同的. 我只做股市期貨, 所以我只討論股市期貨.

股市期貨, 光是它內建的風險分散特性, 對不喜歡集中持股的人, 就是神物. 對討厭追蹤類似指數的基金型產品被收取高額費用的人, 就是神物. 對不想付太多配息產生所得稅的人, 就是神物. 只是, 用這種角度看股市期貨的人, 應該算少數.

股市期貨, 最不好克服的部份在於判斷未來極短期, 短期, 中期或長期的行情. 能不能克服這一步就是一個人做不做得下去的主要關鍵.

要用什麼資訊來判斷, 這是多數人不願意分享的部份, 因為多人用, 它就不再好用, 或是不再可用. 至於要怎麼建立判斷未來行情的方法, 這要自己想辨法, 有人用技術分析, 有人用基本面或其他更複雜的方法. 反正, 絕大多數人"找到"用來判斷的方法, 不管公不公開, 反正都離不開, 有時靈, 有時不靈的問題.

然後, 就有人開始把機率納進怎麼做的考量. 根據自己想出來的方法, 一出手後, 約幾成勝算, 勝算過半的話, 一般採用停損停利, 長期下來就贏了. 勝算一半以下的人, 一般配合本多終勝的觀念, 長期下來, 做多的話也一樣賺了, 做空的話就不一定能本多終勝, 這些都只是很基本的數學觀念而以.

接下來就配合槓桿的使用. 有些人骨子裡認為期貨一定要含槓桿使用, 不然買股票就好. 有些人則認為一定不要用槓桿. 反正這沒對或錯, 自己爽就好. 不用槓桿, 一切按自有資金規劃, 就不會爆倉, 但賺得又少又慢. 用上槓桿, 賺得又快又多, 但有爆倉風險. 這一樣是簡單的數學觀念.

以台股 17000 點為例, 一點 200 元,如果自有資金 17000 * 200 = 340 萬 , 只做多一口, 就是真正的無槓桿,跟拿現金去買追大盤的基金或 ETF 效果幾乎類似, 但多了費用低, 交易時間長, 流動性高的優點, 少了射後不理的方便性, 因為合約到期前會需要換約, 稱之轉倉. 拿 170 萬做一口已經是用了兩倍槓桿, 坊間流行的三口做一口, 四口做一口, 就是拿了最低的保證金的三倍或四倍做一口, 也都還有十幾倍的槓桿效果. 要不要用槓桿, 完全端看個人需求.

因為期貨要使用槓桿非常方便, 造成有些不適合用大槓桿的人, 沒紀律的就上了. 事後出現鉅額虧損, 也許造成憾事. 但追究事情的原因, 最終還是脫不開, 一個不該用槓桿的人, 死命的誤用. 不過, 有趣的是, 一個開大槓桿炒房的投資客, 如果寬限期過了, 繳不出房貸, 被迫停損出場, 一般人的觀感是, 三好加一好! 但一個人開大槓桿交易期貨爆倉虧損了, 觀感變, 一切都是邪惡期貨惹得禍!?

並不是只有能開大槓桿, 又只賺不賠, 才能被稱做成功的交易者. 有這種成績很令人稱羨不錯, 但這不是唯一能靠期貨賺錢的方式. 如果願意接受, 只把期貨當成賺點小錢的工具, 它依然好用, 而且有著許多其他工具所沒有的好處. 當然, 前題是可以利用到這些好處的話.
期貨根本好賺 那些勸大家不要玩的都是壞人 想自己賺
技術不難 (也可以說根本就沒技術 (絕對的)), 心性 (心魔與相信) 最難, 因為它違反人性. 或許可帶著賠光就算了的心態試試看, 但就是這個心態一般人都沒有而又誤以為賺到錢的方式一定可行可套用之後的交易, 一種希望的存在感, 接著就是融資等等進入無限的錯誤循環中, 有的人撐不住, 有的人撐住了, 跳脫了, 重新來過. 套前面一位大大說的很有道理: 要一個人不要去接觸是不可能的 (畢竟是錢與人性的事), 不彷試試也好, 試了走不掉, 反正心態在這行了, 也是都得經歷過, 加油!
benny3579 wrote:
期貨根本好賺 那些勸大家不要玩的都是壞人 想自己賺



好賺你去銀行借個幾千萬來套利不是更好嗎?

說好賺是沒有風險概念的人才會說的出來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不要錢的最貴~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