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太適用於目前的部分用紅線圈起來,並加以說明。

寫這份講義時大盤約在5千點,而目前是1萬多點。視覺與心理上難免有差距。

*下午4點到7點還可以補交易* >> 現在可方便多了,下午3點可交易到隔天早上5點。
*只花掉3000元* >> 可以看到以前的手續費和稅金有多貴,現在只要約250元,只要以前的1/12。

當時因為剛開放法人可以投資期貨,所以法人在期貨的比重沒有現在那麼高。主要當作避險。
現在的現貨交易量剩以前的一半,期貨反增長為20倍。法人挟現貨操弄期貨。所以以前雖然費用3000元卻還有魚吃,現在費用250元卻連蝦米都很難吃到。

以前看盤如果不去號子,要在家裡看,那是要自己花錢的。小弟當時接的資訊比較貴一些,每月大約要花4萬多元。

當時正逆價差很大。現在受AI和法人高頻交易的影響,除了除權息的逆價差之外,想要有大幅的正逆價差的機會很少。
很多人以為現在每個月份的逆價差是常態。其實是一種被扭曲的狀態。只要經濟是正成長,基本上遠月份會大於近月份才是常態。
如果未來股市跌到6000或以下,可能看到的價差就會如講義說的一般。
當時的背景,確實我是鼓勵散戶投入期貨或是具有期貨的操作觀念。
可是時空背景已經不一樣了,現在雖然把舊的講義放上來,但是只幫新手解惑,無絲毫鼓勵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