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商服務手續費跟看盤軟體...三個加起來比較起來.哪個期貨開戶最好?
不要來打廣告ZZ
其實每個人看的點都不一樣吧,所以每個人的最好定義也不一樣
其實期貨商的服務,公司那一端就是看
1功能性 2報價穩定性 3下單效率
其實功能性來說每一家都差不多了,
越大的期貨公司,越專業肯花錢投資的,一些特殊功能會比較早推出,
像群益是第一家有閃電下單/智慧下單等等功能的,
後來寶來/元大這兩家也是期貨裡比較大的,或是資源比較豐富肯投資的,
也沒多久就推出類似的功能
而中間的,像KGI/永豐/康和這些,就比較後來
末端的小公司,像大昌這一類的,最近也有了
所以功能性其實遲早會有,據李大的講法,
其實台灣的期貨公司都很小,
除了群益/元大寶來有自己的資訊團隊寫自己的系統外,
大多數的期貨公司都是依靠系統商,
像是艾揚跟凱衛這些,所以系統架構都差不多,
只是功能跟頻寬的差異
越肯花錢的公司,就要花錢請系統商寫特殊功能,
所以會先有特殊功能,一開始要花比較多的成本,
但是其他小公司為了省錢,會等這些功能被開發出來以後才去跟系統商買,
所以越晚取得這些功能成本會較低,或是當別人都有了之後,
若是沒有會很難競爭,所以才跟著付錢買那些功能
其實功能花錢買就有,最難的是誰願意先投入成本開發,
這一點來看,群益跟元寶這兩家是真的肯花錢投資新功能,
持續的開發新功能,所以他們的手續費也相對比較硬
另外,報價的穩定性也是重點,
不要說快市了,多的是天天慢價的期貨公司,
某些小公司只是用較低的成本維護,用較低的價格搶市場,
但是最基本的報價穩定性都有問題,
這個看久了就知道,只是做期貨的人自己的操作模式能不能忍受,
如果是做長線是沒差,但是當沖或是玩短線的,
報價天天慢,忽快忽慢跟本就是沒法用!
當初大昌剛出來時價格有夠殺,
不過一開始OK,後來就很.....
所以又回李大那邊,而且後來各家都願意拿大昌的價格來比照,
說時在的價格已不是問題時,就還是選擇其他因素吧
第3點下單效率的問題,這一點真的是親身經驗,
以前在康和那邊下,真的是慢,雖然跟李大也算朋友了,
但是下單慢就是慢,沒有什麼好說的
直到前年,康和換後台系統,不管是帳務查詢跟下單效率都很快,
使用起來下單效率不會比寶來跟群益差,
加上又跟李大弄來大戶系統,連報價的問題都搞定了,
雖然某些功能性沒有別家的大戶系統功能多,
但是在我個人的使用上都夠了,也滿順手的,
而且長久搭配也值得信任,
前年起就沒怎麼動過
其實服務上,除了系統上,重點就是營業員,
但是要怎樣的服務,還是要看做期貨的人自己的需求,
像我個人很重視誠信跟態度,公司的系統只要我能接受,
我挑的就是人,不管是跟他溝通的感覺,或是他給我的服務態度
像專業這種東西,我剛做期貨的第一年,營業員的專業我覺得很重要,
所以那時候覺得李大很不錯,專業又熱忱,但是後來我做得順,
其實營業員所謂的專業對我來說只是很基本的協助,
問問題有人快速回答,需要服務有人快速解決就好了,
因為以交易本身來看,營業員專不專業也跟我無關,
所以後來我有換別家交易,並不是李大的問題,
而是當時他們康和的系統當時不符合我的需求,
而且別家的業務也提供優秀的價位
那段時間開了元大/寶來/群益/KGI/統一,
比較穩定的這幾家都開都用過,但是還是跟李大保持聯絡,
只是主要的單還是以系統穩定效率高的期貨公司為主,
前年康和換後台系統,李大就叫我回去,
所以就又轉回康和去做
之前大昌剛出來時,因為價格的因素去開下來做看看,
後來也是因為效率問題離開,李大那裡價格也降下來,
其實後續幾乎各家都降下來,也沒有必要在其他地方下,
最後始終覺得,還是誠信好搭配比較重要,
因為在殺也沒多少,穩定與誠信才是重點
前一年看到太平洋打的低價,不過也不是期貨公司,
據風評似乎也沒有一般期貨公司好,尤其是常常看到那些假冒客戶的天天亂貼,
據李大說他還被那些人整,對那些人映像真的不好,
好像前些時候太平洋是被賣掉了的樣子,
似乎那些人就跟著被賣到永豐,也是一樣天天上網寫金控怎樣怎樣,
到處的寫價格,但是已經沒有以前太平洋那時低了,
現在似乎各家最低價就是大昌公訂價
反正價格都差不多,個人覺得不要太誇張離譜就OK,
要是做的短做的口數多,價格一定要低是基本的,
但是系統的效率跟穩定性就是重點了,
我現在盤中都是一台開群益/一台開寶來,
然後實際下單那台是開康和用他們的大戶系統,
價格也沒多低,就大昌的價格罷了,
為了幾塊錢再去講價這種事我做不出來
沒有所謂的最好,重點是自己怎麼運用,
如果真的要最低價才覺得是最好,
聽說有很少數的公司還是可以拿到比大昌更低,
尤其是那些快要被賣被併的,
如果最好的定義就是最低價格的話
alexluvwinnie wrote:給妳一個讚!
我是用過好幾家的系統,但是後來還是主要下在李大那裡,
其實每個人看的點都不一樣吧,所以每個人的最好定義也不一樣
其實期貨商的服務,公司那一端就是看
1功能性 2報價穩定性 3下單效率
其實功能性來說每一家都差不多了,
越大的期貨公司,越專業肯花錢投資的,一些特殊功能會比較早推出,
像群益是第一家有閃電下單/智慧下單等等功能的,
後來寶來/元大這兩家也是期貨裡比較大的,或是資源比較豐富肯投資的,
也沒多久就推出類似的功能
而中間的,像KGI/永豐/康和這些,就比較後來
末端的小公司,像大昌這一類的,最近也有了
所以功能性其實遲早會有,據李大的講法,
其實台灣的期貨公司都很小,
除了群益/元大寶來有自己的資訊團隊寫自己的系統外,
大多數的期貨公司都是依靠系統商,
像是艾揚跟凱衛這些,所以系統架構都差不多,
只是功能跟頻寬的差異
越肯花錢的公司,就要花錢請系統商寫特殊功能,
所以會先有特殊功能,一開始要花比較多的成本,
但是其他小公司為了省錢,會等這些功能被開發出來以後才去跟系統商買,
所以越晚取得這些功能成本會較低,或是當別人都有了之後,
若是沒有會很難競爭,所以才跟著付錢買那些功能
其實功能花錢買就有,最難的是誰願意先投入成本開發,
這一點來看,群益跟元寶這兩家是真的肯花錢投資新功能,
持續的開發新功能,所以他們的手續費也相對比較硬
另外,報價的穩定性也是重點,
不要說快市了,多的是天天慢價的期貨公司,
某些小公司只是用較低的成本維護,用較低的價格搶市場,
但是最基本的報價穩定性都有問題,
這個看久了就知道,只是做期貨的人自己的操作模式能不能忍受,
如果是做長線是沒差,但是當沖或是玩短線的,
報價天天慢,忽快忽慢跟本就是沒法用!
當初大昌剛出來時價格有夠殺,
不過一開始OK,後來就很.....
所以又回李大那邊,而且後來各家都願意拿大昌的價格來比照,
說時在的價格已不是問題時,就還是選擇其他因素吧
第3點下單效率的問題,這一點真的是親身經驗,
以前在康和那邊下,真的是慢,雖然跟李大也算朋友了,
但是下單慢就是慢,沒有什麼好說的
直到前年,康和換後台系統,不管是帳務查詢跟下單效率都很快,
使用起來下單效率不會比寶來跟群益差,
加上又跟李大弄來大戶系統,連報價的問題都搞定了,
雖然某些功能性沒有別家的大戶系統功能多,
但是在我個人的使用上都夠了,也滿順手的,
而且長久搭配也值得信任,
前年起就沒怎麼動過
其實服務上,除了系統上,重點就是營業員,
但是要怎樣的服務,還是要看做期貨的人自己的需求,
像我個人很重視誠信跟態度,公司的系統只要我能接受,
我挑的就是人,不管是跟他溝通的感覺,或是他給我的服務態度
像專業這種東西,我剛做期貨的第一年,營業員的專業我覺得很重要,
所以那時候覺得李大很不錯,專業又熱忱,但是後來我做得順,
其實營業員所謂的專業對我來說只是很基本的協助,
問問題有人快速回答,需要服務有人快速解決就好了,
因為以交易本身來看,營業員專不專業也跟我無關,
所以後來我有換別家交易,並不是李大的問題,
而是當時他們康和的系統當時不符合我的需求,
而且別家的業務也提供優秀的價位
那段時間開了元大/寶來/群益/KGI/統一,
比較穩定的這幾家都開都用過,但是還是跟李大保持聯絡,
只是主要的單還是以系統穩定效率高的期貨公司為主,
前年康和換後台系統,李大就叫我回去,
所以就又轉回康和去做
之前大昌剛出來時,因為價格的因素去開下來做看看,
後來也是因為效率問題離開,李大那裡價格也降下來,
其實後續幾乎各家都降下來,也沒有必要在其他地方下,
最後始終覺得,還是誠信好搭配比較重要,
因為在殺也沒多少,穩定與誠信才是重點
前一年看到太平洋打的低價,不過也不是期貨公司,
據風評似乎也沒有一般期貨公司好,尤其是常常看到那些假冒客戶的天天亂貼,
據李大說他還被那些人整,對那些人映像真的不好,
好像前些時候太平洋是被賣掉了的樣子,
似乎那些人就跟著被賣到永豐,也是一樣天天上網寫金控怎樣怎樣,
到處的寫價格,但是已經沒有以前太平洋那時低了,
現在似乎各家最低價就是大昌公訂價
反正價格都差不多,個人覺得不要太誇張離譜就OK,
要是做的短做的口數多,價格一定要低是基本的,
但是系統的效率跟穩定性就是重點了,
我現在盤中都是一台開群益/一台開寶來,
然後實際下單那台是開康和用他們的大戶系統,
價格也沒多低,就大昌的價格罷了,
為了幾塊錢再去講價這種事我做不出來
沒有所謂的最好,重點是自己怎麼運用,
如果真的要最低價才覺得是最好,
聽說有很少數的公司還是可以拿到比大昌更低,
尤其是那些快要被賣被併的,
如果最好的定義就是最低價格的話
...(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