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賣,這是正常的!基金,一定要長期持有,如果短期(假設五年內)那報酬肯定不佳,可能連保值都有問題!有看過金魚的廣告嗎?我忘了那是哪家的,不過這個比喻正確。你不斷的購買,他跌越嚴重你越買,基金是波動的,等他哪天反彈上來,你就賺了!這才是基金的獲利方式,而不是單純的等它上漲。例如現在-10%、-20%你購入了,那等漲成+10%、+20%的時後,你是不是等於就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購入了呢?基金的觀念就是要你長期持有,穩健的成長。倘若你很保守,我會建議你買鎖高不鎖低的基金,這樣就保證獲利。現在你是正在賺以後的錢,放心的繼續你目前的投資吧!
我想...您的觀念是錯誤的...因為投資型保單的優點是..定期定額..分散投資..長期持有..但您是用單筆的方式去做投資..而且選的基金的績效也不好..我想整個投資基的觀念需要好好加強..雖然整個環境不好啦..所以更需要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來增加獲利的機會..至於要不要賣掉..完全是您自己的觀念所決定的..^.^..
ctai wrote:我想...您的觀念...(恕刪) 我覺得他對自己的錢很敏感,有這樣的觀念就好。至於該如何放心的購買基金,就是他理專的責任,您說是吧!至於績效,又是另間銀行的事了...樓主,建議你去找你的理專問清楚,他有義務告知與解說,使你放心。
理專如果建議你買哪一檔,,買哪一檔,,那也超出理專的權限了理專應該提供的是商品資訊,投資組合資訊,風險評估等...而不是建議你買進或是賣出(當然很多都會建議買哪一檔賣哪一檔,,不過準確度很低)再來全球股市大跌,,跌25%算少的了投資型保單都可以做增額購買或是免費贖回如果你覺得有錢,且願意逢低承接,那可以定成定時定額再增額加碼..發揮基金的功效如果你覺的風險還很高,可以贖回一些部位,或是轉換一個部位到風險較低的全球債等
其實,我自己也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我沒有去關心...已為放著就好...我自己是覺得...我真的不應該使用單筆買基金...因為單筆看的是進場時機,而定期定額則還好....還有,我的是投資型保單,所以沒有理專(似乎是跟銀行買才有此稱呼),只有保險業務員....回想起當時的簽約,她急著要我簽的嘴臉仍歷歷在目...不過,還是怪我自己...呼 ! 我現在只想停損....而我真的想贖回不玩...因為:1. "單筆的" 跌了 25%,而且還是坦伯頓成長基金...依現在的情況...我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到原買點 2. 期間還要繳保費15600...否則會從買基金的錢中扣....重點是: 保險的範圍:一般身故/意外身故/癌症身故 都是500,000) 與我自己其他的保險(壽險,醫療險)有重疊....這也是我想退的原因....各位有更好的建議嗎 ?我是應該轉換成其他基金,繼續繳保費 or 完全退出不玩 比較停損 ???? 先謝了 ...
銀行理專很多程度比保險業務員差的多,,喝喝!題外話基本上你買的商品是很好的商品,只是買的時間點不好如果你跟銀行買,也是賠25%+手續費..等不過我有個很大的疑惑保險的範圍:一般身故/意外身故/癌症身故 都是500,000)一年你要繳15600是誇張了點....如果你買我的投資型保單,,最高可以買一般身故/意外身故/癌症身故 都是3,750,000)假設你丟入15萬都不管他,,那麼獲利8%這一張保單可以保30年以上每年-8%都可以用11年如果你每年還放15600..8%到80歲時可以到近千萬的保障如果每年-8%..也可以保個375萬約25年(連續-8%,25年也很難)你把你的保險公司,商品名給我,,我幫你看看怎樣比較好因為保障50萬每年還要付15600可以直接買一張繳費20年的終身50萬壽險(全都賠),或是帳戶型日額500元(50萬使用上限,沒用完變成壽險金)終身醫療或是癌症終身150萬理賠..等
liaoo wrote:我買的是富蘭克林坦伯...(恕刪) 慘~我也是買投資型保單,目前兩檔投資報酬率都是負的...保誠印度基金: -17.26%保誠質量精選組合基金: -4.02%保險業務是有建議我把印度基金轉走...還在考慮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