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基金都是定期定額購入
但發現投報率很差
定期定額每月5000 存到六萬贖回(銀行通知建議贖回) 獲利一千出頭 結果贖回銀行要收900元手續費 等於白忙一場
現在改為單筆申購(每月挑不特定對象申購一筆至兩筆)
目前專門鎖定月配型債券基金
因為銀行還要收手續費2% 還有管理費(1.7%)
不知我單筆申購最好一筆金額多少為宜?(目前都是固定一筆兩萬台幣 還是拆成一筆一萬一次買兩筆呢)
因為是月配
所以我可以一直放著嗎(抱著像定存的方式 一直放個十幾二十年)
像這種單筆的基金 放個二十年會變成怎樣呢
還是獲利%多少我就該出場(目前只知道買 不太會拿捏賣出的點 至目前投報率只要是負值 我就寧可一直放著等它轉正)
以穩定性而言(我不太常看基金走勢 都是抱定存心態在買)
請問有推薦的基金嗎(我比較偏好月配 至少先入袋為安)
有不正確的觀念也請大家多多指正 感謝
sometime0924 wrote:
之前基金都是定期定...(恕刪)
銀行買基金,申購有個申購手續費,贖回有個信託管理費(年率0.2%,最低收x00元)
至於淨值內扣的經理費、保管費,不管從什麼管道買,都一樣。
sometime0924 wrote:
之前基金都是定期定...(恕刪)
個人操作方式供參考,請審慎評估自負盈虧.
x
投資一定有風險,不是賺就是虧,坦然接受
投資不需問別人它會漲會跌該買該賣
學者專家分析師傳媒的意見只供參考
歷史績效別人走過的痕跡也只供參考
投資不需運用技巧理論預測未來漲跌
不論你抱長或抱短,不論你單筆或分批承接
操作戒律就是(自己設定投資買賣條件)
風險是你現在買進(成本)後未來漲跌風險
合買進條件才進場買;合賣出條件才出場賣
不論持股或空手,不論賺虧,都坦然接受...
X
我自設基金買進條件
A)非此類基金前三大不買
查基本資料,得知此基金資產總值的大小
B)沒追蹤國家指數的基金不買
如高股息基金,如高成長基金,不是追蹤國家指數
C)沒追蹤產業權值指數的基金不買
如黃金GLD是黃金權值指數
如黃金礦業基金,它追蹤黃金製造廠不是追蹤GLD
D)月K棒(等2個買進時機)
基金,我只玩單筆買進,加碼減碼,每筆1萬美金
連續數月崩盤下跌後止跌+本月的月K棒是上漲月
K棒技術面:我永遠只看固定三年周期的月K棒
基金沒有三年月K棒沒有經過三年的洗鍊,不碰
買進後會賺錢嗎?
不知道,不必猜,未來的月K棒會給答案
X
我自設基金賣出條件
現在上漲月=加碼買或續抱,上漲月絕對不能賣
現在下跌月=減碼賣或續抱,下跌月絕對不能買
上漲多頭就現金換基金;下跌空頭就基金換現金
月底看月K棒來判斷此股該買該賣或續抱或空手
X

我今天查了一下手上基金現況及報酬率
單筆申購
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台幣配
3.45%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月配
2.15%
瀚亞債券精選組合B配息
2.55%
瑞銀亞洲高收益債券B月配息
1.76%
摩根亞洲總合高收益配息
0.10%
國泰亞太入息平衡基金配息
-0.70%
柏瑞亞太高收益債券B月配台(最近剛買)
基金-定期(不)定額
安聯收益成長AM穩月美元(贖回中..光手續和管理費就900 只賺100出頭.有點傻眼)
富坦頓天然資源基金美元
定期定額
-2.00%
瀚亞美國優質債券基金配
定期定額
-1.51%
瀚亞亞洲債券基金配
(定期不定額)
-1.38%
富坦新興國家固收益月配
定期定額 暫停扣款
0.86
就是發現定期定額的都負很久
好不容易轉正後
覺得獲利不夠賣出又虧手續費
所以又放著
但很容易又負數出現
後來乾脆買單筆
但單筆也不知是否可一直放著(一下正一下子負 在基金中很常見 所以也就放著)
我還是以用債券收利息為投資重點
上面這些單筆 其實我多半抱著只買一次放一輩子的心態
(原本是打算不多買就不用擔心抱多會受漲跌影響 不過今天看到要注意每月低點 以及進場時機 我會再調整這個觀念)
我現在比較頭痛的是富坦頓天然資源 他沒有月配 我是否該等他轉正就贖回呢
我的基金有無還可改進之處
感謝大大們
因為我單筆金額都不高 後來發現賺的錢如果在2% 幾乎賺的都被銀行拿走了 是某座山的銀行
至於其他買基金的管道 因為除了銀行外 都沒有接觸過 也不知道是怎麼申辦法 如果大大有建議 也歡迎不吝賜教 感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