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

最近在考慮這檔基金,我想追求穩定報酬,選擇該基金原因如下:

1. 穩定配息,年息約9%。
2. 美元看多,不至於匯損。
3. 平衡型基金,股債通吃。
4. 第三季美國升息,全球經濟步入穩定,有機會再持續一兩年。

因為考慮投入較大金額,懇請板上高手給點意見,好壞都好,只要不謾罵都可以,讓我有更多思考空間,謝謝各位。
2015-04-25 10:57 發佈
有人投資這檔嗎?

看來大家都在關心台股上萬點的事!

一起期待站穩萬點!!!
以前都以月配息高收益債券基金跟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為主
現在把目標轉到這支 分批加碼中
月配息基金個人的操作方式---只進不出 讓配息越來越多
買到計畫單位數就把配息再滾到下一支
持續下去基金數/單位數/配息金額會越滾越多.....
Konbini 711 wrote:以前都以月配息高收益債券基金跟新興市場債...(恕刪)


其實比較擔心是景氣問題,是否會如我意料再穩定一兩年。
年息9%,
加上基金公司的管理費2-3%
要提供11-12%的報酬率
投資標的信評大約是CC吧
(投資級要BBB以上,BB以下就是垃圾級)
要我放大部位資金
我不敢買
hcs002 wrote:年息9%, 加上基金公司的管理費2-3%...(恕刪)


這支基金吸引我的地方在於美股也投資了1/3,高收益債也只有1/3,且八成在ccc級以上。
如果美股長期穩定,配個9%不意外。

擔憂的是,另1/3投資在可轉債,且可轉債有近1/2是未評級,為什麼投資這麼多未評級可轉債? 令人猜不透。
可轉債本來就比較少有評級
因為多數企業不太會送可轉債去評等
主要是考量行情好時,可轉債會被轉換成股票
多一個評等的動作,其實是要多花成本的
就跟1年以下的短期債券多半沒有評級是同樣道理

然後這檔有明確說債券是以高收益債佔1/3
另外也有可轉債,股票,選擇權
比純高收益債還能夠分散風險
操作上也比較有彈性 算是近期我也蠻看好的基金
如果年配息有9%,而且沒有本金虧損的話,那真的可以去貸款買這檔股債平衡型基金了。

樓主只是因為她的年化配息率有9%,就認為她的年報酬率也有9%嗎???樓主沒有注意到她的淨值是愈來愈低嗎?有沒有可能哪一天淨值會低到你不願意去贖回或轉換,因為本金可能是所剩無多了。

以不配息的<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AT累積類股(美元)>為例,2014年的報酬率是5.16%(2013/12/31淨值是13.18,2014/12/31淨值是13.86)。2015年至4/28的報酬率是2.52%,今晚歐洲大跌,明天的淨值又會下跌了,除非淨值是晚一天反應。

不過,她也可以算是還OK的基金吧。
這一檔的報酬率能夠超越高收債基金,主要原因就在於投資美股的部分,美股近幾年因為QE造成的強勢,讓投資美股的人都賺錢,不過股票之所以異於債券,就是波動率的不同,這一種平衡基金要的就是平衡,你剛好看到股市好的時候的表現,而忽略了當股市不好的時候會怎樣,反之亦然。

世事無常,不管標的再好,都不要單壓一檔,既然投資金額大,讓你會擔心,何不就分散在數檔上呢?金額大追求穩定,靠的不是單一標的的穩定,你這樣不是把生死都交給某個基金經理人了,分散市場、分散投資標的、分散基金公司才是長期穩定的保障。
hcs002 wrote:
(投資級要BBB以上,BB以下就是垃圾級)

S&P 與Fitch的評級中,投資級最低是BBB-,而不是BBB

而BBB-之下的第一級是BB+,其次才是BB

bonnenuit wrote:
3. 平衡型基金,股債通吃。

以前說股債平衡,是因為股與債在多數時候是相斥的,才有平衡效果.
股市好,資金由債市流向股市. 反之亦然.

在2007年股市最高點時,美國10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企穩在4%以上,多數時候在4.5%

而今美股再三創新高,10年期的指標公債殖利率卻頻頻創新低,
多數時候在2%以下,這兩天才勉強回升到2%以上

觀察歐洲股市與歐洲強國的10年期公債也一樣,股市與債市同創新高,
10年期以下的歐洲強國公債幾乎全是負利率.

日本與英國也一樣.

現今的新常態,股市與債市同創新高,都存在泡沫的可能性,
我是看不出來它們如何 "平衡"彼此.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