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怪老子理財的網站,知道了"債券基金"這種投資工具。想知道,債券有10年20年30年等等,但如果定期定額買入,那債券到期年限要怎麼算?不同時間買進的單位,到期時間會不一樣嗎?
snorkelling wrote:
你看到的是"債劵基金...(恕刪)
其實是我高中的時候幫再做業務的表姊買的投資型保單~對於投資產品真的不太懂。我想應該是基金吧~因為每月投的錢不多想說當存錢~就放著讓他自動扣款,但是最近看參考報酬率都是負的~所以在想是不是解約比較好?
urara wrote:
其實是我高中的時候幫...(恕刪)
"投資型保單"大概是我近期的地雷,想到就有火+無奈...
我家買的是96年ULB,每家的規範都不盡相同,昂貴的手續費就不提了,每過月都要從"每隻"基金等比例扣單位數作手續費,假如選擇的基金是下跌的,那被扣的單位數會較多,等到回漲時..單位數都被扣一堆了,賺的當然有限。
我家很相信保險理專所說的一切!什麼流行的基金都買,有次我覺得奇怪那些基金都是不怎麼好的,怎麼家人還說有賺呢? 原來保險公司是以"投資金額"算報酬率而不是繳交的本金為分母。囉嗦一堆...趕緊回題
--> 投資型保單不是以存錢為目的,是投資。存錢在銀行就算0利率本金也不會消失。
--> 先整理已經購買的基金。了解"每個基金"投資的標的。這時可以問表姊或是自己決定如何去蕪存菁。是認賠殺出 (這是殺出到保單的台幣帳戶,不是銀行帳戶)。假如看好未來的就放著不要動。至於要不要加碼就看你的決定了。是可以停繳的,是否有損失要再問清楚。
--> 假如已經繳了5年,手續費都繳完了,不如利用這筆錢買基金。不然贖回再去買基金還是要再付手續費。不過保險公司提供的基金有限,不見的有想買的。
現在我就在凹基金們可以少賠一點,這8年的利息我都不敢想了。還要保持健康,萬一掛了就便宜保險公司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