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 月基金扣款人數與金額持續下滑中...

2012.07 月基金扣款人數與金額持續下滑中...

從最新公布的七月份共同基金扣款資料判斷,保守投資人仍持續減少當中
一點都沒有增加的趨勢。從去年五月的扣款人數一路下滑至今
整體扣款人數由64.86萬人 下降至 54.31萬人...
減幅高達16.3%

而扣款金額亦同步持續下滑當中。顯示基金投資人退出後仍未返回投資市場
選擇保留資金或做為其他用途。這與市場消息低迷不振當然也脫不了關係...
一般投資人都是憑消息與感覺在進行投資決策。

真能在低點堅持的贏家並不多...... 最近一個月市場略有好轉跡象
但投資人似乎並沒有同步返回市場,反而選擇一旁觀望。
資金沒有持續挹注市場交易量能自然難以起色。

到底八月的上漲是否激勵了保守投資人加碼或
維持旁觀,八月份資料就是另一個觀測重點。

2012.07 月基金扣款人數與金額持續下滑中...

股魚 - Stocksardine
2012-08-29 10:35 發佈

stocksardine wrote:
2012.07 月基...(恕刪)

基金成本費用太高,成就的多是投信公司。
投資人也越來越清楚這些事實,所以,......。
不過不用擔心,
走一批老的,後面還有新的會加入。
我也認為是大家發現基金的本質
根本是給那些銀行賺飽飽的
無論怎樣都要經理人費用保管費用一堆名堂
但是有些基金績效卻是慘字形容

liaokp wrote:
我也認為是大家發現基...(恕刪)


沒錯
現在都沒在買了
事實說出來吧
中國時報【王宗彤、洪凱音、劉宗志╱台北報導】
台股去年表現不佳,全年報酬率負二十一.一八%,一百八十四檔台股基金平均績效更只有負二十二.五八%,被大盤打敗。其中,竟有二十九檔台股基金的總費用率高達四%以上,等於一年吃掉三年定存利息,如此「豪華」的收費、績效卻不見「頂級」表現,投資人評估手上基金時可要睜大眼。
景氣太差,投資基金零零總總的費用更要斤斤計較,否則,小心高達一年四%的投資成本,不僅吃掉獲利,在市場過於震盪之際,還可能讓整體報酬率成「負數」。據統計,去年因下半年歐債襲擊,一百八十四檔台股基金中,平均績效負二十二.五八%,輸大盤的負二十一.一八%,其中只有七十八檔打敗大盤。
表現輸大盤還不打緊,細看基金收取的總費用,去年竟有二十九檔台股基金的費用率在四%以上,其中還有六檔基金費用率在五%以上,其中,又以安多利高科技基金、聯邦中國龍基金這兩檔基金費用率在六%以上最多。
其他也不乏兆豐、富邦、第一金、台新、元大寶來等投信部分基金年總費用率高達四%以上。等於投資十萬元基金、一年就要四千元以上的總費用,同樣是放十萬元進銀行定存,要存三年才有四千元利息。
觀察費用率高的基金表現,安多利高科技去年績效負三十四.五二%、聯邦中國龍基金負三十六.一%(去年績效倒數第二)、富邦科技基金負三十.四%,只有台新主流的負十八.八二的績效贏過大盤。
拉長時間來看,近五年台股指數平均績效負十八.三一%,但台股基金平均績效負三十二%,也只有三十四檔基金表現優於大盤,而近五年來,也只有五檔基金績效是正報酬。投資人面對這些績效不佳、卻仍收取偏高費用的基金,未來評估投資組合調整時,恐怕要睜大眼睛看。
瘋了才去買台灣的基金

都給他們自己在玩

投資人賺不到什麼
還好我買的基金都不用手續費,我都是遇弱則買,遇強則賣,基本上都是正績效。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基金經理人就算違法內線交易,對經理人、基金公司處罰也無關痛癢。
你還要花錢給他們買車、買房嗎?

要買台股就買台灣50之類的ETF就好了。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