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最新文章請參閱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gkl-0202/

攝影作品請參閱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simal670202

--------------------------------------------------------------------------


(上篇寫的資產配置文章被網友嫌像在寫書,這篇基金介紹文字又更多了,應該是工作上被訓練寫S.O.P的後遺症,看來又要被嫌棄了)

投資的種類很多,最基本的算是定存了,雖然我很不想承認定存是投資工具,但他畢竟是可以得到額外利益(利息)的投資方式,定存目前是最保本的投資方式,本金不會虧損,又可以獲得利息收入,只是利息實在少得可憐,如果硬要講會讓定存損失的話,那就是通貨膨脹了,通貨膨脹會造成物價上漲,雖然,銀行定存獲得的利息金額沒減少,假設銀行定存利率為1.7%,而物價上漲指數為2%,實質利率可以算為-0.3%,就是因為物價上漲使你購買的物品價格變貴,有種錢變薄了的感覺,銀行定存利率永遠趕不上物價上漲速度,所以,定存對我來說,配置比例不要占太多。

本篇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投資工具是共同基金:

簡單的說明,共同基金是集合大家的錢,由專業的經理人將這些錢分散投資於有價值的物品、證卷..等,讓大家共同分享利益及損失。

例如:我有10萬元想買5檔股票,這5檔股票分別是台積電、宏達電、大立光、王品、中華電,但光以一張宏達電來說,股價約60萬,一般人根本買不起,頂多買些零股,更不要說想買另4張股票了,而這時如果有一位專業的投資經理人,集合了100個人的錢,每個人10萬,總額就有1000萬元,這筆錢我們可以稱為共同基金,這樣就買得起這5檔股票,至於每檔股票要買幾張,則取決於專業投資經理人的比例分配,我們只負責把錢交給他,不能干涉操作,隨著股價漲跌,大家可以分享這些股票的獲利或損失,因為投資的金額平均買了5檔股票,投資風險分散了,除非5檔股票都大跌,不然不會大虧錢,假設其中有3檔大賺2檔小賠,比例加減之後可能會是賺錢的狀態,大家可以自己決定何時賣掉獲利了結。

當然啦,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專業的經理人幫你投資股票,他會隨時注意股市變化,並依照需要變更投資的股票比例、配置..等,必須花費時間及精力,所以,你必須付給他的酬勞為每次購買手續費(1-3%左右)、賣出手續費(1-3%左右)、每年管理費(0.2%左右,銀行購買需收取,基金公司購買則免費)、轉換手續費(500元左右,只能轉換同一間基金公司基金)。不管你的基金賺錢或賠錢,你都必須支付這些費用。

那什麼人適合買基金捏:1.沒時間研究股票的人2.閒錢太多的人3.風險承受偏中度的人(也有高風險性基金)4.還沒想到.....

我當初會買基金則是因為我對股票不熟,交給專業的經理人操作,我覺得是不錯的方式,不過現在開始慢慢了解股票之後,基金的配置會比較低一點,以股票為主,不過還是非常推薦共同基金的投資方式。

再來就為大家介紹基金的一些資訊:(若有不足,請大家建議、補充)

基金網站有很多,我自己比較常上的基金網站為鉅亨網: http://fund.cnyes.com/

裡面有很多相關基金資訊,幾乎所有國內外基金這邊都查的到。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如何挑選基金:

1.基金類型:股票型、債卷型、固定收益型、能源型、貨幣型....等(細節不介紹,若有興趣請提問),我主要是購買股票型基金,因為獲利比較快,當然,損失也快,趁年輕還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所以進行一些風險高獲利高的基金我覺得是可以的。

2.基金組別:種類非常多,例如日本股票、大中華股票、美國債卷、美元貨幣....等,我是選擇投資台灣中小型股票,因為台灣的股票漲跌比較熟悉,國外的就沒那麼懂,以後應該會新增新興亞洲股票基金吧。

3.投資區域:全球型、區域型、單一國家型,很多選項,單一國家風險最高,全球型風險較低。

4.基金公司:基本上我會選擇比較知名的基金公司,這沒有一定原則,只是單純覺得有名的比較有保障。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決定好要買的基金類型後,再來就是從眾多基金中挑選出比較好的基金來投資,一般常用的挑選基金方式為4433法則。(如果你完全不懂基金,建議這樣挑選)

第一個「4」:一年期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前四分之一者。

第二個「4」:從第一關(一年期績效)篩選出的基金,其兩年、三年、五年期及自今年以來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前四分之一者。

第三個「3」:六個月績效排名在同類型的前三分之一者。

第四個「3」:三個月績效排名在同類型的前三分之一者。

當然排名是以基金績效為根據,但是基金公司一定會跟你說:過往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真是不負責任的說法,但似乎也只能這樣說,沒有人可以跟你保證以前賺錢未來就會賺錢。排名只是個參考標準,短、中、長期績效都好的基金,因為經歷股市多空(好壞)磨練,還能維持好的績效,代表經理人有一定的水準,只能預估未來該基金賺錢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下圖是基金排行選單:由此挑選符合4433法則基金。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我選擇1.股票型基金 2.台灣中小型股票 3.區域、基金公司我不挑選,再來就是針對4433法則挑年度基金排行。

以我之前已經購買的基金:統一大滿貫基金為例

第一個「4」:一年期基金績效排名:13/127 。(符合)

第二個「4」:兩年排行:2/127,三年排行:1/118,五年排行:1/106。(符合)

今年以來基金績效排名:63/128。(不符合)

第三個「3」:六個月績效排名:81/128。(不符合)

第四個「3」:三個月績效排名:55/128。(不符合)

上表可以看出我買的統一大滿貫基金中長期績效都很好,但短期(近期)績效卻不好,如果依4433法則這支基金不會納入購買考量,但這基金是2011年買的,當時的4433法則是符合的,再次證明,過往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再來是基金內容介紹,以統一大滿貫基金為例。

基金基本資料:

1.投資目標:

可看出該經理人對基金操作的理念(當然很多是唬爛的,僅供參考)。此基金分散風險、追求長期投資利得及收益安定為目標,所以適合我的理念~長期投資。

2.基金成立日期:

2000/4/10,已成立超過10年,經歷過市場景氣與衰退,配合績效參考,可看出經理人操盤功力。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3.基金經理人:

太過頻繁更換經理人的基金不適合購買,最好是由績效好的經理人持續操盤。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4.損益狀況:

如圖可看出2008年(金融風暴)、2011年(歐債風暴)績效為負,2009年績效最好。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5.風險程度:

晨星評級: 該評級是依據基金報酬、風險及費用考量評出。未滿三年或該組別基金數目少於5檔不會有該項評級,1-5顆星排行,5顆星是最好的,但不保證未來一定獲利,此為同類型基金比較。例如有10檔同組別基金,每檔都虧錢,但虧錢最少的基金還是有可能會列為5顆星。

理柏評級: 根據三年的數值計算每支基金的等權平均數,將同類基金按穩定回報、保本能力、總回報和費用以百分位數排名。1-5級排行,最好的基金為5級,被授予Lipper Leaders 稱號。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標準差就是基金淨值波動的幅度,數值越大表示波動幅度越大。(如果想賺取快速獲利,則波動越大,獲利(損失)越快,適合積極型投資者)

貝塔值則代表該基金報酬率和大盤指數的波動性,貝塔值大於1,表示該基金屬於積極型基金,小於1則偏向防禦性,波動性較小。

夏普指數則為基金單位風險超額報酬率,也就是基金報酬率扣減銀行定存利率再除以標準差,夏普指數越高表示此基金在相同風險下,所創造的利潤越高,承擔風險能力較強。

標準差和貝塔值越小,夏普指數越高均表示該基金風險越小。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6.持股比重:

說明該基金持股配置,了解該基金買了哪些股票,才不會賠錢了都還不知道怎麼賠錢的,例如目前的四大慘業" DRAM、面板、LED、太陽能 ",這幾年來都處於賠錢狀態,如果你的基金配置買了這些股票,有很大的機率會虧錢,就要考慮轉換其他基金,才不會一直賠錢。

我的大滿貫持股:正新、可成、聯強、台積電、KY晨星,我只認識這幾檔股票,其他不認識,例如台積電為大型績優股,屬穩定成長性質,但也不會有暴利出現,所以,屬於只能慢慢賺類型。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7.配息:

該基金無配息,也就是說沒有固定的現金(股票)股利可分配,不僅沒配息每年還要付管理費,有種放越久虧越多的感覺,若是買股票就會有配息,所以,長期投資來說,股票投資才是我之後最主要的投資方式。

債卷型基金或是固定收益型基金有些會固定配息。類似定存。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8.同類型基金比較:

讓你知道你的基金在該組別的績效如何,不同組別不能相比(不準確),如果同組別其他基金都賺錢,你的基金卻賠錢,就要好好考慮該基金是否還要續留。

淺談共同基金投資

以上是大概的基金資料查看,網站資料齊全,希望這樣的介紹對大家能有幫助。(若有錯誤歡迎指正)

對於基金我還不是研究的很深入,因為我相信專業的基金經理人,而且我只採取定時定額的方式,之前文章有介紹過定時定額的威力,若要單筆投資我會偏向投資股票(之前也曾經單筆買基金=慘賠),畢竟基金是給沒時間研究股票或是需風險分散的人去購買最適合。

現在開始慢慢在研究股票,所以會花更多時間在股票方面,基金就維持定時定額扣款,採行停利不停損原則,有專家研究過,定時定額買基金,只要持續扣款3年以上,有8成的機率會賺錢,當然啦,也要挑對市場才行,例如買到失落20年的日本市場,可能到現在都還在虧錢,國內股市,我相信還不至於這麼慘。

(下篇文章會寫我的基金投資狀況,之後就是股票投資介紹)


2012-03-24 21:1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基金投資
你說得幾乎都對。只是基金費用負擔方面少列了在淨值內扣的內扣費用。
包括基金經理費、基金保管費、基金買賣股票的手續費及交易稅、...等。
在投信投顧公會網頁都查得到。(如附圖)

以統一大滿貫為例,去年內扣費用率為 2.12%。
在台股基金172檔(不含ETF)中列第12名,算是偏低的,很好。
(最高有達 8.13% 的,不知道要怎麼賺這8.13%!)
這內扣費用都在淨值中內扣,所以基金投資人覺得不痛不癢。
其實還是投資人負擔。
再補充一個資料,同樣在投信投顧公會網頁有的。(如下圖)

統一大買貫買賣股票的手續費是 0.12%。
小散戶我是 0.0399% (= 0.1425% * 0.28)。
它比我貴 3 倍(= 0.12 / 0.0399) 。呵呵~~
券商有沒有退佣?不知道!退給誰?不知道!

說寫書的就是我
我又來了
我還真的一字一句的讀完
很佩服
光做這篇真的要好久
也要做過研究才寫的出來

對基金最大有兩個問題
1.是手續費,管理費算是都偏高了些. 我現在在研究ETF性質應該差不多
但實際的內容是否相同還在驗證中
2.是怕台股基金會不會成為大戶出貨的掩護者, 如果配合大戶因有內線
可以讓基金績效暴衝或暴跌,看了有點無力

或許你認為還有很多國外基金, 區域型, 平衡型....好多選擇
但個人不太建議
因為要投資一個標的是要用心研究
不能用感覺去做(連動債就是最好的例子)
標的在國外很難獲得資訊更遑論研究
譬如說債券型就有國債和公司債, 甚至於專門收垃圾債劵的
講得很好聽叫高收益債券
另外匯率也是很大的問題
畢竟我們是用台幣的
所以我還是建議台股基金為首選

至於怎麼選自己研究
我只想說以七千點為界
往下買
越低越加碼
往上賣
以一萬點剩10~20%的方式操作
高點往下時
每500點單比加碼10%
反正比例自己調
最重要是七千的多空分界點要抓住


當內扣超過1%的基金 打死也不會買

就算手續費免費 每年管理費免費 也不會買

何況就是內扣1% 也太高 


應該說 超過0.5%就不會買
ben356679 wrote:
當內扣超過1%的基金 打死也不會買
應該說 超過0.5%就不會買...(恕刪)

你的標準對台股基金而言太嚴苛囉!
去年內扣低於0.5%的只有0050(台灣50)及0057(FB摩台)兩檔(且都是ETF)。
去年內扣低於1%的主動式基金只有一檔,匯豐成功(0.98%),
其餘171檔內扣從1.37%~8.13%不等。(172檔平均3.23%,是偏高)
依你標準,台股基金與你無緣囉!都賺不到你的錢囉!
股哥「綠角部落格」,看完就會想開個美國券商了。
ex這一篇:我的選擇,我的背叛

把眼光放在國外,你會有更多 更好的選擇。

ayz847 wrote:
你的標準對台股基金而...(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