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投資基金與投資中鋼

這是我在priusclub及FB寫的投資日誌的一篇對基金投資看法. 與大家分享看法. 有興趣可至

http://priusclub.tw/viewthread.php?tid=7893&extra=page%3D1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created&&note_id=195833310435550

看其餘篇.
=======================================================================

今日股市不開盤, 沒有大盤可分析. 就來對2個一般投資大眾最常進行的投資行為提出我的看法:
1.買基金, 或定期定額買基金;
2.買殖利率高的穩定配息概念股:中鋼, 獲取比定存高的報酬.
今天先提出基金投資我見, 明天再談投資中鋼或中華電.

基金投資有以下幾項問題:
1.各種費用. 有通路費:銷售的銀行收取,有的高達7%. 一般最少也有3-5%.
手續費.
基金管理費: 2-5%.
保管費………
績效獎金: 績效超過一定比率之基金經理人獎金. 如私募基金一般管理費2%. 績效超過4%. 績效獎金為超過4%的20-25%.

這些制度費用最不合理的是如果基金操作績效如巴菲特(30-40年, 年度複合績效20+%)或索羅斯(量子基金績效30+%)當然沒話說.
但絕大多數基金經理人把你的基金操作的績效不彰, 甚或比大盤指數還差還要收取這麼多費用, 合理嗎? 有時操作平平或還好如一般每年15%已經很了不起了, 但扣除以上費用則所剩不多.

在我周邊朋友買基金慘不忍賭, 最後乾脆不看對帳單或賠光的比率非常多. 很少有獲大利者. 反之那些基金機構及基金經理人則吃香喝辣. 收入高的不得了,年薪上百萬美金的比比皆是.
有一度民議代表流行成立基金找公營銀行認購20億以上. 隨便找個基金經理操作, 一年就可坐收4000萬以上管理費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至於定期定額就更慘. 由於是定期定額必定金額不大. 如果每期5000元, 如手續費200元, 就先損失4%.

2.國外基金有匯率差: 如投資匯率貶值國家,如某投顧公司自2006年就大力鼓吹的越南. 不提越南大盤指數由1100+跌至300+. 以越幣計算只剩28%. 越幣對台幣也貶值20-30%以上. 再加上基金以上提到的各項管理費. 剩下的應該不到10%.
即使基金操作績效不錯. 譬如有人前幾年買歐幣計價的基金. 也許操作獲利40-50%, 相當優益. 由於歐元對台幣貶值頗大, 績效可能只剩不到20%. 瞻望未來台幣可能仍然走多. 投資對台幣弱勢的基金要謹慎. 反之投資中國基金則可賺匯率升值利益.

3.有些基金如國內基金有最低持股比率限制. 所以只能追高殺低. 股市好高檔時, 較多人投入買基金. 基金獲得資金有最低持股比率. 即使明知是高檔也要悶頭高價買進. 下跌時明知已是低點不該再賣由於被贖回不得不賣. 也有像2008年在7000點時厲害的經理人明知股票還會大跌深不見底, 由於有最低持股比率限制也不能夠賣光出場觀望. 只能每日坐視損失.

4.國外基金甚至國內基金由於操作無法監督. 經理人買的標準或標的無法監督. 許多同公司基金彼此相互掩護, 高價還在買同一支股票,甚至與公司派勾結買爛標的也有案例.

國內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德盛綠能基金. 幾年前太陽能最熱時募集. 許多上班族翹班搶購. 額度不夠又超額開放還不夠. 應投資人要求又出一檔連動債也被搶購一空. 投資者到今天還虧損累累. 我周邊就許多朋友買這檔基金被害慘.


所以我的結論是絕對不建議買基金. 除非是想要投資國外某地區如印度. 或者要投資國內沒有的資源如水或農糧或金礦.

2011-03-05 21:02 發佈
你是對的.........可以出一本"黑心基金公司的告白"....



想買基金的人不妨先去了解市面上總共有多少支基金.....然後多少支基金是賺錢.....多少支是賠錢....再來決定要不要買基金!!!根據2010國內基金績效........賺錢超過大盤的約33%.......剩下操盤的基金經理人應該都在睡覺閉著眼睛領薪水..........
我基金股票都有投資,在我認為基金也是有其好處的~

1.適合忙碌於工作而沒辦法盯盤的上班族,我認為讓比自己更專業且資源較豐富的團隊去操作,比起半桶水的自己挑股票好。 (事實上我的基金報酬率比我股票好的多...OTZ)

2.輕鬆省事,投資者只要挑好標的,接下來就是依照定期不定額方式按時扣款,就當作存錢,不用花費太多心力在操作上。(每週~甚至每月稍微看一下淨值即可。)

3.投資(題材)範圍廣且方便,包羅萬象。包括債券,貨幣,全球各國股市(單一國家/區域/新興市場..等),精品,農糧,水資源,天然資源,貴金屬,礦產,房地產...等。 有很多的題材是台股關聯較少或找不到的。 如果你想投資海外市場,又不方便出國去開戶,例如我看好石油會漲,我就可以投資俄羅斯基金(全球第二大產油國),此時基金是個好選擇。

4.門檻低,最低3000元即可投資,適合理財初學者(境外基金最低5000元)。

5.海外基金獲利100萬元/年以內免所得稅,此外除息也免扣2%健保稅,可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6.分散風險,一檔基金投資了數檔至數十檔的股票,波動比起單一個股小的多。(當然賺的也飆股少,不過前提是要選的到飆股)

7.攤平成本,在淨值低時提高扣款金額,淨值高時降低扣款金額,停利不停損有效降低成本,就能提高獲利機會及報酬率。


接下來談到費用

1.申購手續費較高,一般我所看到的大約都1.5%~3%/年左右(當然有可能更高的),但是投信通常都會打5~6折,而且常常會辦促銷活動,有的甚至可以0%手續費,可以多留意相關訊息。

2.經理費每年大約2%~3%/年不一定(每家基金不一定相同,更高也有可能),這個費用就真的躲不掉,不過投信公司是營利事業單位,本來就是要賺錢的,他幫我們操作股票這麼辛苦總是要給他們報酬(績效好的話,心甘情願)。(同題材其他家基金績效都好,就他這支績效最差的話,就內心問候他XX...)

3.保管費,這也躲不掉,不過比例不高約0.26%~??? (請自己去查)

以上2&3可作為挑選基金的參考。

再來是風險

1.基金經理人操作績效太爛,同類型中剛好挑到績效最爛的那一支基金(我就剛好有挑到過...某農糧概念...),不過題材挑對了,就是少賺一些(目前2年多下來報酬率約20%,如果挑對了應該有40%...)還不致於虧錢(按照紀律長期投資的話,基金的獲利率是很高的)。

2.突如其來的巨大股災,像之前的金融海嘯或網路泡沫化,基金掛點,股市一定也重傷。不過對依照定時不定額的投資人而言,是加碼的好機會。

3.匯率風險,有可能匯率損失發生,當然也有可能有匯率收益,一體兩面。

4.投資心態風險,就看各人的心態夠不夠堅定了....。




我基金股票都有投資,在我認為基金也是有其好處的~

其實我感覺不出來

1.適合忙碌於工作而沒辦法盯盤的上班族,我認為讓比自己更專業且資源較豐富的團隊去操作,比起半桶水的自己挑股票好。 (事實上我的基金報酬率比我股票好的多...OTZ)

1.一個月買一次定存股也適用"忙碌於工作而沒辦法盯盤的上班族",你也要挑基金,我不知這跟挑股票有啥差別。

2.輕鬆省事,投資者只要挑好標的,接下來就是依照定期不定額方式按時扣款,就當作存錢,不用花費太多心力在操作上。(每週~甚至每月稍微看一下淨值即可。)

2.就說自已也要挑基金,挑到地雷基金就跟挑到地雷股票一樣,定存股同樣可以"依照定期不定額方式按時扣款,就當作存錢,不用花費太多心力在操作上。(每週~甚至每月稍微看一下股價即可。)"

3.投資(題材)範圍廣且方便,包羅萬象。包括債券,貨幣,全球各國股市(單一國家/區域/新興市場..等),精品,農糧,水資源,天然資源,貴金屬,礦產,房地產...等。 有很多的題材是台股關聯較少或找不到的。 如果你想投資海外市場,又不方便出國去開戶,例如我看好石油會漲,我就可以投資俄羅斯基金(全球第二大產油國),此時基金是個好選擇。

3.巴非特說雞蛋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因為你為何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然後全部都顧不得,不如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好好看好那一個籃子。

4.門檻低,最低3000元即可投資,適合理財初學者(境外基金最低5000元)。

4.定存股也可每個月3000買零股,你要買幾百元也可,適合理財初學者。

5.海外基金獲利100萬元/年以內免所得稅,此外除息也免扣2%健保稅,可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5.定存股可扣掋稅率高的還可退稅。


6.分散風險,一檔基金投資了數檔至數十檔的股票,波動比起單一個股小的多。(當然賺的也飆股少,不過前提是要選的到飆股)

6.這點參考第三點。

7.攤平成本,在淨值低時提高扣款金額,淨值高時降低扣款金額,停利不停損有效降低成本,就能提高獲利機會及報酬率。

7.定存股也一樣,假如定期定額買3000元零股,股價高你零股就買的少,股價低你零股就買的多


接下來談到費用

1.申購手續費較高,一般我所看到的大約都1.5%~3%/年左右(當然有可能更高的),但是投信通常都會打5~6折,而且常常會辦促銷活動,有的甚至可以0%手續費,可以多留意相關訊息。

2.經理費每年大約2%~3%/年不一定(每家基金不一定相同,更高也有可能),這個費用就真的躲不掉,不過投信公司是營利事業單位,本來就是要賺錢的,他幫我們操作股票這麼辛苦總是要給他們報酬(績效好的話,心甘情願)。(同題材其他家基金績效都好,就他這支績效最差的話,就內心問候他XX...)

3.保管費,這也躲不掉,不過比例不高約0.26%~??? (請自己去查)

以上2&3可作為挑選基金的參考。

以上費用全都不用,申購只要0.1425%,有賣才需要另外的費用,也是用千分來算

再來是風險

1.基金經理人操作績效太爛,同類型中剛好挑到績效最爛的那一支基金(我就剛好有挑到過...某農糧概念...),不過題材挑對了,就是少賺一些(目前2年多下來報酬率約20%,如果挑對了應該有40%...)還不致於虧錢(按照紀律長期投資的話,基金的獲利率是很高的)。

2.突如其來的巨大股災,像之前的金融海嘯或網路泡沫化,基金掛點,股市一定也重傷。不過對依照定時不定額的投資人而言,是加碼的好機會。

3.匯率風險,有可能匯率損失發生,當然也有可能有匯率收益,一體兩面。

4.投資心態風險,就看各人的心態夠不夠堅定了....。
yanjhang wrote:
我基金股票都有投資,...(恕刪)


以上,買賣股票和基金最難的地方在於何時要買?何時要賣? 經理人把最難的地方交給你自已來決定!!

抱歉,不是有意筆戰,只是觀點不同,也給大大思考一下,沒誰對誰錯
感謝回覆~


如大大所言,買賣點很重要~  (買股票的話更是要注意買賣點,別說每天價格的變動,有時盤中幾分鐘的波動也非常大,更難去掌握?)

何時要買?何時要賣?

每個人有自己的操作方式(不論基金股票),我提供我的方式讓您參考..

到達停利點賣(自己設),定時(不)定額買。 (例如每個月發薪水隔天就固定扣款3000,淨值或報酬率低時加碼至5000。)

市面上應該沒有提供準確告知投資人買賣點的金融商品...

大概只有加入股友社跟投顧老師的會員...

1.投資任何金融商品,不論基金或股票,都是投資人得自己挑,哪怕是定存,每家銀行利率也都還不一樣。

2.投資高扣抵稅率高殖利率的定存股也是我愛用的方式,如台灣大/中華電...。

3.高扣抵稅率定存股雖好,但若配息所得會讓在所得稅率達到下一個門檻的話(ex.5%->12%),我很樂意利用那海外所得的100萬的免稅額度。 所以我認為,可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供您參考。

4.我不是說投資基金比股票好。不論股票 基金 ETF ...都是很不錯的方式,每個人只要找到自己的勝利方程式即可。





請大家告訴大家,我們不要投資基金!!

除非基金發行公司願意修改收費制度,在基金虧損的情形下,就免收當期管理費

金管會縱容這些法人吸金,投資人真可憐…
竟然容許一堆不保證獲利的金融商品上市,
操作績效差,虧損還敢收管理費,厚顏無恥!

不要再被媒體、投資理財雜誌、銀行理專的行銷話術給洗腦了,
這樣只會讓這些法人永無止境地把善良投資人當作提款機!

請大家告訴大家,我們不要投資基金!!
操作績效差,虧損還敢收費用(經理費).. 確實讓人火大。 +1 (管理費不是投信收的,而是保管銀行收的)

不過這世上沒有保證獲利的金融商品(就連定存利率都可能趕不上通膨速率)。 

之前鬧的沸沸揚揚的連動債不是也號稱保本? 結果....

投資人能做的是控制自己的風險,穩定中求獲利。
今天來談一下我對許多人把中鋼當做定存長期投資. 或把退休金投入中鋼做為養老金的做法.

首先中鋼是相當好的公司. 趙耀東先生建立良好制度留傳至今. 中鋼在國內位居鋼鐵業上游競爭力高. 配息穩定股價也穩定.

不過中鋼也有以下問題:
1. 官方企業及國內環保氣氛. 擴充性,成長性有限淪為景氣循環股. 有時政策考慮某些決策無法以企業利益優先.
2.自王鍾渝,郭炎土後董事長多為政治任命無專業能力.
3.中國鋼鐵業崛起. 中鋼定價能力喪失. 與原料商議價能力亦轉趨不利.
4.台塑集團進入鋼鐵業. 越南建廠中長期威脅中鋼地位.

要長期投資除穩定配息外. 應該投資中長期績優成長股. 除配息外隨公司成長獲得配股填權並股價的利得.

這種股票如20年前的鴻海, 5-6年前的統一超. 或10年前的巨大. 甚或幾年前的永大, 麗嬰房等股票. 這些股票有其市場地位與競爭力. 地位穩固處於成長期. 投資這種股票除穩定配息外. 有可參與公司成長的豐厚利潤.

我在8-9年前投資1227佳格. 其時該股長期處於11-12元. 每年約配息0.9-1元. 殖利率相當高. 後來隨重視養生以及中國市場竟漲至99元. 現在仍有72元. 可惜我在約30元就賣出.
另外一支9939宏全. 隨中國市場成功EPS逐年成長, 2007(1.5), 2008(3.87), 2009(4.53). 2010年EPS估5.3, 2011可望大於6元. 過去4年每年我都在冬季淡季買進, 夏季旺季賣出賺不少錢.

這類股票只要去找, 所在多有. 每個年代均有一些股票浮現. 今年以後仍以ECFA及中概可找到此類成長股. 值得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pl2457 wrote:
今天來談一下我對許多...(恕刪)


pl2457大的分析很棒,很值得參考!!!

沒有絕對的萬年定存股...中鋼、中華電這類的定存股票,它們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只是他們的周期比一般股長
pl2457 wrote:
今天來談一下我對許多...(恕刪)

您對於中鋼內在的劣勢與外部的威脅分析的不錯
但對於1227佳格,我去年底有拿大統益來跟他做對照分析
若是要以投資的角度來看,大統益的獲利是比較穩定的,都有逐年穩定成長的趨勢

佳格雖然毛利率高,但營收波動幅度大,不利長期投資
也許是因為該公司的經營者過於執著於大陸的市場,投入了大筆的資金,造成營收不穩定
有時甚至侵蝕到母公司的獲利
雖然我無法確定他將來是否會有爆發性的成長
但在穩定的前提之下,我不認為這會是投資者想要的

另外就股東權益報酬率來看,這兩間公司相比之下,大統益是相當有優勢的
公司營收穩定,有助對未來營收的預估,風險也比較低,也就是所謂的資優生理論

以上只是我一點小小的看法,僅供參考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