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各基金績效,裡面有年度報酬:http://www.gogofund.com/convch/fund/fdreturnlist.asp1. 台灣的缺點是:跟國外比,手續費收太重.2. 主動型短期或許表現都差不多,但是長期時,主動型及指數型就會看出差異.不想再說 wrote:不是沒有人要回答你,而是沒有數據.基金績效都是看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十年.但你看,除了短線一個月,其它幾乎所有的時間,基金表現有決大多數都優於大盤..(恕刪) 至於綠角大大整理的資料:(2010年的股票型基金)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1/02/2010_23.html路遙知馬力,久了之後.......目前幾乎沒有幾支可以 "績效" 維持在排行前10名內,歷久不變的,那怎麼還說要定時定額去買那些主動型基金?定期定額不是要長期投資呢?今年或許第一,隔年說不定掉到100外,更別說要打敗大盤了.
其實我本身投資前五年有做過實驗,我定期定額每個月五千元買某支基金,另外,也相對累積大約相等錢去買中鋼,也幾乎當初一張二萬多,閒錢存個幾個月,夠錢就買一張。很笨的投資方式,那時股市是一直好轉。最後發生什麼事?五年後,那支基金最後結算我賠了 20%.(很好玩的是,手續費佔的比例,不算少!)(一定要自己用 excel 算進去,基金的報表會省去這筆!)中鋼賺得不多,五年才共賺了10% 左右。之後,我就知道基金是個不適合我的產品。可能支持基金的會說,那是你沒有好好研究哪個經理人、哪個績效好。是。我很笨,當初就是看那什麼基金十年績效高來選的,因為我相信任一個經理人操作都比我好,至少投到績效好的基金,都賺得比我好吧。結果,是一場學習。我要說的是,如果要不花腦筋投資,基金不是好的選項,不花腦筋投資,就是買中鋼、中華電、中油等。大膽一點就直接買美股 APPL.至少,接下來的投資多年,這不花腦筋的投資,我覺得賺得還不錯。而且,不論國內外基金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它是沒有產品,財報比股票封閉。甚至,媒體相關新聞很難有相對即時的訊息,很難去評斷它的價值。股票我還可以看到 HTC 手機,覺得宏達電可以買,看到 iPad 覺得 APPL 可以買。基金呢?金磚四國基金?新興基礎建設基金?...這是什麼碗糕啊!!我很笨,我是看產品來投資,加上殖利率等簡單方式,供供參考。我不是神人。我投資報酬率才 4% XD
那我從大盤來看11年到現在的績效11年前剛好是103934年前9859目前是8947更何況是 兩次的超過5千點的跌幅有誰可以撐過來光是這兩次跌幅 11年的時間早就陣亡了 4年的也陣亡了11年就讓你陣亡兩次所以績效是如何???這就是資訊病毒 故意取樣有利的時間基礎人家怎樣作你就怎樣想會不會太天真阿===============================假如你說你11年前開始買到現在都沒有動然後有獲利那我就無話可說你假如是這兩三年開始買有獲利的那就省起來吧
那我從大盤來看11年到現在的績效11年前剛好是103934年前9859目前是8947更何況是 兩次的超過5千點的跌幅有誰可以撐過來光是這兩次跌幅 11年的時間早就陣亡了 4年的也陣亡了11年就讓你陣亡兩次所以績效是如何???這就是資訊病毒 故意取樣有利的時間基礎人家怎樣作你就怎樣想會不會太天真阿===============================以上不知是誰寫的崩盤才是賺錢最佳時機呀沒聽過磅康賺得快嘛?而且信號明顯會認為崩盤就會陣亡真的花錢去請人幫你操作比較好
TaiwanHeyGo wrote:那我從大盤來看11年...(恕刪) 這樣才1~2次的下跌,這樣就嚇破膽. (資產配置,難道全部財產都重押在股票?尤其只有在台灣市場.)要是在美股,沒漲跌幅限制,不曉得要怎樣?我是用 "閒錢" 買的,所以或漲或跌根本沒什麼影響,,目前平均成本在75xx附近.再明顯的下跌情況,我會進場加碼台灣某一隻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