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基金錢是放保管銀行的,銀行負責交割還要看他操作的商品,證券、衍生性商品,可以判斷他給的報酬率是否合理他給17%,那業務也要賺、公司也要賺他報酬率至少要3成以上呢,如何做到的思考一下,中華民國18%都被領到受不了
很多阿,新聞上個月才報過金額高達5、6億元臉書團購社團傳詐騙 網友瘋傳幫高調臉書團購剛開始以低於市價價格幫你買東西,等到三個月、半年後建立起知名度了,就捲款走人.....網路上很多遊戲點數代儲、低價 Gash 卡等等都是啊,建立起知名度,捲款走人,如果有這麼高報酬的投資,銀行就不會用著麼低的利息給你了。
投資風險本來就要自行評估!私募基金,看是屬於何種屬性?私募的特點,是採絕對報酬制,在一些銀行也有這種商品,甚至有些公司辦私募,來準備上市的或是併購不良公司的也有…所以看是採證券型私募,或是股權型私募!此篇經爬文後發現,大多數人不了解私募基金,這種絕對報酬制的商品的確存在,但一般人較少接觸到,因為和法規有關,也無法像公募基金一樣有文宣、廣告、DM,或是公開說明會等等的宣傳活動,所以以訛傳訛的妖魔私募基金,要再好好做足功課!可參考以下網站來了解私募基金…兆豐投信私募基金http://www.megafunds.com.tw/iitweb/Fund/Fund04.aspx?DUMMY=1新光投信私募基金http://www.skit.com.tw/002_fund/003_private/03private_01.asp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http://www.mapect.com/knowledge_faq.php補充:台灣有些法人/保險業/證券業/投信/金控公司…,亦是私募基金的股東,投資金額和獲利性,都是由各公司依合約內容明訂,所以還是以合約內容為主,在網路上討論,實屬不妥,況且私募基金,本來就不會在網站上討論詳細合約內容,會觸犯法規,並且易引起誤解!
這不是私幕基金,倒是像1981年以投資公司名義的鴻源機構,實為老鼠會,藉由提供誘人的高利率,非法吸集民間游資近台幣1000億元;結果鴻源機構在1990年突然倒閉,留下債權人16萬人與負債新台幣900餘億元的殘局,一時間造成台灣金融體系動盪不安,後來鴻源機構迅速解體其負責人受審入獄...。前車之鑑,小心血本無歸。
不知道版主後來有沒有去投?最近有朋友介紹我這類的私募基金,便上來這爬文。業務說由於私募的金額需要非常大,因而他們公司作為一個平台與多家投信公司配合,而他們以集各方的小資金加總作為一個單位去投私募基金。一樣是最低30萬,每次合約半年年利息14%左右我朋友已經投資4年多了一開始放大概100萬 至今放了將近千萬進去也如實每半年就發還本金及14~20%的利息(每半年都有可能會重新調整利息)後來我跟業務見面談,他說如果投資金額超過300萬可以簽合約,存放一塊與你投資金額等值的翡翠 級翡翠保證書在你那作為保障,合約到後再將翡翠交回。(意思就是如果他們有狀況不給你錢, 至少你還有等值的翡翠在手上)他們拿了很多法條,看起來像是正規的公司不知道大大們怎麼看?值得嘗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