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投資型保單 與 基金單筆投資 的差異


小小鐵匠 wrote:
你說的應該是所謂的甲型或是A型商品吧...
那是拿保單的帳戶價值與保險金額取大值來當你的身故保險金

如果你買的是乙型或B型,則是兩者相加為你的身故保險金.


原來有分甲乙型,受教了。
Sam-obile 懶人包 /tinyurl.com/a44xzgp
daonald wrote:
且你說保費要另外算,但為什麼我不管是對帳單或者是合約內容,都沒看到有提到要另外收保費?(是有一點點的危險費,但會再利用分紅的方式還你),...在三四年後,..我等於不需要繳任何的保費,就已經獲得一定的保障....
因為很多說不好的人,都是直接把投資型保單能提供保障的部份跳過去沒有說!
然後把那些保費與手續費混唯一談,
讓你覺得花很多錢,實際上卻未必,,...((恕刪)

●●●投資型保單 = 投資 + 保險 ,「投資與保險」兩種都要扣繳費用,都是用自己的錢來扣繳。

那一點點的危險費可能(每家公司用的名詞不一,有的用保險成本、有的用保障費用...)就是「一年期定期壽險的保險費率」(依年齡、性別、職業來分類),我猜大約是每年一、二千塊吧!
不管名目是用分紅、投資報酬、保單價值....等方式,都是您自己的錢,自己用自己的錢來付自己的保險費,

●●●保障的費用依保險費率另外再扣,您的保險額度不是保險公司免費提供的保障,換個名目還是您自己的錢。

投資風險還是要自己承擔,等投資報酬不足以扣除保險費率、行政管理費...等費用時,投資沒了保險也沒了。
五、六十歲之後的「一年期定期壽險的保險費率」不是一、二千塊可以搞定,是每年幾萬塊、幾十萬塊的費率。

方便的話,險種名稱提供一下,大家可以幫忙查一下該險種的費率與費用結構,具體個案分析會更清楚。

註:保險費率的扣繳方式,有的是直接扣現金,有的是扣保單價值,有的是扣投資單位數,總之都是扣您自己的錢。
我提供一下我自身的經驗給大家參考一下:
小弟的父親前鎮子在遠親的慫恿之下買了投資型保單,二三十萬那個號稱行政管理費用就抽了將近十萬多去了,
上面寫著第一年50%, 第二年40%, 第三年30%
我看到差一點吐血,當我們這些跟銀行買基金的人為了那3%的伍折或四折去找銀行時候,
保險公司收的這麼多手續費,似乎在前三年的行政管理費用就將近我一輩子的手續費了,
後來我遇到公司的同事他們在談保險,因為有同事過去從事過這各行業,
她也建議我們該把投資跟保險分開,但是還是有同是被保險營業員給拉去買了,
最近一個月遇到一個保險系的學生,這就更好玩了,她一值堅持著她的投資型保單是非常好的商品,
當然她不是跟我推銷,只是她一值堅持她的理念,說把錢放銀行多麼危險,台灣的銀行有很多黑幕
是我們不知道的,感覺好像放保險公司多麼安全一樣!
這也讓我有不同的想法,很多自識高學歷的人,把自己看的自己所閱讀的奉為一生的圭臬,
當別人跟她勸說的時候,她也聽不下去,在讀理工科的過程中我學到的是"沒有永遠對的事情"

前天又有一個保險從業人員(保險營業員真的無所不在)跟我說三商人壽
有一種投資型保單可以讓你即使傷殘之後,還可以繼續有金錢投入投資的範疇內,
這點我就不太董了....
但是三商人壽跟遠雄人壽,我不太了解,只是聽名字就很沒安全感~
daonald wrote:
還好我把大部分的錢拿去買保險了?...(恕刪)

投資型保單的保險費一般是逐年逐月扣繳,前幾年預收的150%不是在保險部位,之後每年每月還是要扣繳保險部位的費用。

摘錄有使用「危險保險費」名詞的兩家公司保單條款,對照自己的保單條款是不是有類似的條款:
《A公司》
本契約所稱「每月扣除額」係指下列各金額:
(一)行政管理費。
(二)危險保險費。
(三)要保人未繳付之附約保險費。

【危險保險費】
危險保險費係指本公司提供被保險人壽險保障每月所須之費用。
本公司每月根據訂立本契約時被保險人之性別、體況及扣款當時之到達年齡與危險保額計算收取之。

一、契約附加費用之費用率:
保單年度 目標保險費 超額保險費
第1年  最高60%   最高5%
第2年  最高30%   最高5%
第3年  最高20%   最高5%
第4年  最高20%   最高5%
第5年  最高20%   最高5%
第6年以上 0%     最高5%
二、行政管理費:支付保單之維護成本,包含系統客戶資料的維護、與基金公司系統連線與維護、印製及寄
出每季對帳單、客戶查詢之行政費用,其費用最高每月為新台幣100元。
三、危險保險費:支付保單之死亡及完全殘廢成本,根據被保險人之性別、體況及扣款當時之到達年齡與危險保額計算每月收取之。


《B公司》
本契約所稱「每月扣除費用」,係指下列二款金額:
(一)每月「保單週月日」自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之「管理費」。
(二)自第二保單年度起,每月「保單週月日」自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之「危險保險費」。

本契約所稱「危險保險費」,採逐月計算,係指依據當年度紅利分配之經驗死亡指數與本公司報壽險公會製表用之經驗死亡指數兩者之較大值。惟不得超過「台灣壽險業第三回經驗生命表」之死亡率。

●●●本契約的保單帳戶價值扣除保險單借款本息後不足支付「每月扣除費用」時,本公司按日數比例扣除至保單帳戶價值為零,本公司應自前述保單帳戶價值為零之日起催告要保人交付保險費。
●●●逾寬限期間仍未交付者,本契約自寬限期間終了翌日起停止效力。

本公司收取之相關費用表 (單位:新台幣元或%)
一、前置費用(契約保費費用)
依據每次定期保險費所屬保費年度,計算每次定期保險費之保費費用率,比例如下表
(一)定期保險費費用
 保費年度 定期保險費之保費費用率上限
 第1年   60%
 第2年   35%
 第3年   25%
 第4年   20%
 第5年   10%
 第6年~  0%
(二)彈性保險費費用
以每次彈性保險費之5%為上限。本公司得調整彈性保險費之保費費用率並於三個月前通知要保人。

二、保險相關費用
(一)管理費
「管理費」係本公司維持保單及投資管理所需費用。每月新台幣100元逐月由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本公司得調整管理費並於三個月前通知要保人,最高每月以新台幣200元為上限。
(二)保險成本(危險保險費)
「危險保險費」係依據被保險人性別、到達年齡、死亡指數與淨危險保額計算,並自第一保單年度起逐月收取的人壽保險費,並由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


註:「超額保險費、彈性保險費」是指定期繳付固定金額之外的另外單筆加碼繳付部位。
dimon1314 wrote:
我提供一下我自身的經...(恕刪)


對阿!永遠沒有對的事,所以囉!看自己需求,與自己的規劃吧!

不要去聽別人的片面之詞,就像你跟你同事一直在說保險跟投資要分開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囉!

重點還是在於----視自己需求而定!

像你很care的前幾年的費用率問題,對我來說,真的只是保險費而已,而你基金的手續費,卻是百分之百的手續費!

這也沒對跟錯,只是想法不同,思考角度不同而已
Pip 我覺得你不用再辛苦的找資料回應某人了,因為就套用我之前從事保險時的一句話,
被洗腦就完了,保險公司其實真的很厲害,從員工開始再到客戶,大約四、五年前我還在
台灣最大的保險公司上投資型商品相關課程時,由於本身是財稅相關科系,上課時對講師
提出許多相關問題,連答都答不出來,打電話去產品相關規劃的部門,想對費用率方面做
更深入的了解,也說不出所以然來,我還曾在中部某大的營業處被迫向底下的媽媽級的百
萬年薪的老業務們做有關投資型的專題報告,記得那時只有保X有推出投資型商品,保單
條款百百條,愈了解愈做不下去…這擺明是錢公司賺,投資獲利是公司的標的好,投資失
敗就要業務員來承擔,而且投資型又是未來主流,雖然公司給了高額的獎金,但在長期思
考之後,就轉行了,畢竟能把投資的獲利講得好像永遠不會賠的一樣,我看也只有保險公
司的業務了,很多事情沒碰過都說沒事,碰到了再來說天說地的,適時的轉個想法 ,就目
前我的週圍朋友有買過投資型的人,沒一個了解什麼是費用率及相關費率的,我會看他買
多久了,才買一年的,我會幫他,買了四、五年的就算了,直接說不懂…為啥?說了只會
讓他傷之而已。
你說那個前幾年的行政手續費是保險費用??

這個我也有很大的疑問,那他怎麼不把那些款項列入我的保單,

讓我的保單的金額更大??

譬如說我前幾年繳了30萬當行政手續費,那我保單裡面會有多出來30萬這一筆嗎??

這到讓我很懷疑,如果把投資型保單當作變數C,那一樣的保險內容A跟在投資型保單的基金B

會有A+B=C嗎??

還是A+B>C的情況呢??
看了各位大大的討論, 小弟越來越模糊, 小弟有張投資型保單, 因為不想初期被扣去當保險費, 當時單筆投入大於保障金額的錢(假設壽險保障是30萬, 則一次投入大於30萬的金額, 比如50萬), 則保險公司只一次扣投入金額的3%當保費, 也就是15000元, 實際投入投資金額為485000, 而這筆錢投入的基金中, 每年有四次的轉換贖回是不需扣任何費用的, 日前我也在去電詢問關於3%是每年都要扣還是單筆就只扣投入這一次而已, 保險公司也回覆說單筆就只扣投入這一次, 但在未來六年內若有要再新投入金額, 則依據新投入的金額扣3%費用, 但若六年後則不扣任何費用, 每年還有4次不需扣任何費用的轉換贖回權利

小弟感到疑惑的是, 若日後我都不投入金額, 那保費才繳15000而已, 每年還有四次免費轉換贖回的權利, 而且六年後即不再扣3%, 這樣對保險公司好像不是很有利, 還是裡面有什麼陷阱?? 不只有沒有大大了解這類的投資型保單? 是不是有什麼陷阱是小弟沒注意的???
我覺得如果從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角度來看..

會不一樣嗎??

銀行的獲利能力會輸保險公司嗎??

如果代銷基金不好賺..銀行幹嘛推得這賣力呀..
ryanku918 wrote:
不只有沒有大大了解這類的投資型保單? 是不是有什麼陷阱是小弟沒注意的???(恕刪)


沒有什麼陷阱,就是這樣...

你只繳了第一年的計劃保費後,就不再繳計劃保費...可以

但保險公司,每個月會向你收取:
1.固定金額的行政處理費用(也可以說是保單維持費用)
2.危險保費(會隨著你的年齡增長,金額會愈來愈高)

而你單筆增額的那筆,的確只收你投入的金額的3%沒錯,以後也不會再收取...

你也可以六年內不再投入任何金額,等六年過後再投入就不用被扣那3%的手續費了...

只是你得確保你的帳戶價值有足夠的金額給保險公司扣行政費用及危險保費就可以...

Canon S80...Olympus E-510+1442+40150+Leica 25... Olympus E-5+1260+50200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