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虧錢時又要投資人要做功課,找比較好的基金
如果都還是花費心力去研究,還不如自己買ETF或股票,幹嘛把錢給別人玩?
如果真的要完全不花費心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在定存,不要相信甚麼會被通膨吃掉,可以簡單算一下,台灣通膨率4%,定存1.5%,利差2.5%,如果期初你有100萬,你就放定存第一年被通膨吃掉了2.5萬,有人上班賺錢一年存不到2.5萬嗎?那也別想可以存到100萬了,應該就要從收入與支出去檢討
而在條件完全不變的狀況下,等50年後,這個100萬終於被吃掉變成了30萬,50年會不會存不到70萬?
除非是金額比較大,已經有1000萬,那就會吃掉700萬,但當有比較大的金額的時候,難道不會考慮買些房子、黃金做資產配置,這些東西至少中華民國立國以來,時間拉長看是不會跌價的,除非是中共打飛彈過來,還是甚麼隕石撞地球之類的事情發生,那時候我想也不更不用考慮甚麼基金了
還是老話一句,哪天發行基金公司的管理費、經理人的薪水都是由操作獲利提撥部分發放,虧損由發行公司自付時,再考慮買基金
我可以忍受大家都不賺錢或者我賠錢你不賺錢,但無法忍受我賠錢,你賺錢
是不會投資基金的
....
小弟今年黃金基金已落袋報酬率21趴、世界礦業9趴,還不包括當時是用美金買的,現在台幣貶值至少換台幣可再賺4-6趴的報酬。
不過,不懂的人的確不要亂碰,手續高是事實,定期定額我也認為是錯誤的,但標榜手續費便宜的股票跟期貨,還不是一堆人畢業或等待結業。
想清楚瞭解基金的壞處,市面上印象中有兩到三本書解析基金的壞處,還有一本我有印象是綠角大的書,雖然不全然認同他的想法,但裡面有很多值得參考知識與觀念。
工具事在人為,給你零趴手續費,選錯股,選錯標的基金,正確的說,選錯時點進場,不管是股票或基金要凹單都是困難的。
至於上面大大很多都說的很對,沒有什麼輕鬆定期定額躺著賺的,股市、基金、期貨都是有很大的風險、要做很多功課與學費才能累積的一定的成就。
手續費高的確令人詬病,不過很多人不是版上的高手高手高高手可選擇且入魚得水,不會在外國開戶,也不會玩期貨,股票、選擇權,基金是一般民眾的入門的選擇之一,如果掌握的好,我是不會排斥玩基金拉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