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2

配息基金、配息ETF經驗談

sicin wrote:
之前有嘗試過用海外帳...(恕刪)

11/23匯了10185.9美金至海外券商帳戶,匯費800台幣。這是一次性費用,怎麼說都比買基金強多了~
國內也有複委託
1.58, 10年下來就15.8趴
1000萬就158萬不見了
那些大型股VTI也有(tsla也有)

sicin wrote:
我覺得是個人喜好問題,不想為了省那1%的費用換來其他的風險
今年3月23日買spy ,
到現在YTD 為62%

spy 這10年漲了207趴(不計配息)

spy是很好的benchmark,
要是自己操盤輸大盤,
打不過就加入!

債基跌也是跌很凶,
漲時,也沒比較多!

無薪假裁員風 wrote:
南幣月配息10年前買了 現在看就是超爛到底...如果是今年3月買
digo1971 wrote:
今年3月23日買spy ,
到現在YTD 為62%

spy 這10年漲了207趴(不計配息)

spy是很好的benchmark,
要是自己操盤輸大盤,
打不過就加入!

債基跌也是跌很凶,
漲時,也沒比較多!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科技基金美元A(acc)股(累積型)今年3/19買至今YTD 80%.

近十年漲了500%(累積型無配息).


目前前十大持股與佔比

AMAZON.COM INC COM USD.01 5.08
MICROSOFT CORP COM USD0.001 4.88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SPONSORED ADR 4.53
APPLE INC COM USD.00001 4.26
NVIDIA CORP COM USD.001 2.87
TENCENT HOLDINGS LTD ORD HKD 0.000020 2.85
SERVICENOW INC COM USD.001 2.82
WORKDAY INC COM USD.001 CL A 2.66
PAYPAL HOLDINGS INC COM USD.0001 2.63
SALESFORCE.COM INC COM USD.001 2.52

也是不須動腦不錯的參考標得.

PS:申購費與內扣費肯定高於VTI(這家真的很佛心),這兩檔成立時間相差不久VTI最低點37.86(2009/3)現價188.18最大報酬397%.富克科技基金最低點2.18(2001) 現價37.25最大報酬1,608% 這樣看起來我比較喜歡後者.

SPY最低點為43.94 (1993)現價 363.67 最大報酬727%.
回覆P大大跟D大大
兩位的思考是大筆資金的投資,而我沒有大筆資金的投資,美元基金我最多就是投資3萬美元的本金(不算利息)而已,所以不會有1000萬少158萬這種事情
匯費有VIP跟沒有差很多,還有中間費用,匯回來也要至少50美元

以前的文章說過了是以小資族的資金作為考量
我一個月投資個一兩百美元(加利息),累積到一萬美元匯出需要多久呢?資金的效率也必須考量在內,不是每個人隨便都有有一兩萬美元隨時可匯出

今年3月19日稍大筆的資金單筆買進美國大型股基金至今也有71%的報酬
投資最重要的是長期持有,內扣費很重要但那不是唯一的考量點
小資族可以考慮
不用匯到國外的:
寶可孟在推的豐存股(永豐)
或富邦複委託0.15% / 20鎂 低消

今年3月低檔到11.27
科技股etf
VGT +78% 內扣0.1%
QQQ +64%. 內扣0.2%
XLK +71%. 內扣0.13%

持股內容跟基金大同小異
費用差10幾倍
Franklin Technology Fund A
的內扣總開消約1.8%

投資最重要的是長期持有
買ETF跟買基金績效差不多,
為何要挑貴的買?

sicin wrote:
匯費有VIP跟沒有差很多,還有中間費用,匯回來也要至少50美元

以前的文章說過了是以小資族的資金作為考量
我一個月投資個一兩百美元(加利息),累積到一萬美元匯出需要多久呢?資金的效率也必須考量在內,不是每個人隨便都有有一兩萬美元隨時可匯出

今年3月19日稍大筆的資金單筆買進美國大型股基金至今也有71%的報酬
投資最重要的是長期持有,內扣費很重要但那不是唯一的考量點
科技基金應該跟科技ETF比才公平,
我查到的10年是
富科+421% 7.15 現37.25
VGT+441%. 61.52現333
(VGT 配息未算,今年大概0.97%)

差距20趴
VS
費用率
(1.8-0.1)*10=17趴

lsd193anthon wrote: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科技基金美元A(acc)股(累積型)今年3/19買至今YTD 80%.

近十年漲了500%(累積型無配息).
第一,沒有想再開其他證卷戶,豐存股是最近才有的,我有開元大的複委託但從來沒用過
我把所有的投資都集中在中信銀的帳戶,有台股(元大,以前的寶來戶)、美國基金(基富通)、現金(台幣跟美元)帳戶都是在中信銀

第二,我喜歡我選的基金,有月配息跟股票型,買的很開心,剛剛看最新績效是75.2%(3月那筆)

我買過台股的ETF,也買過美股的ETF,也買過台股連結基金跟指數基金
最後覺得可以長期持有的是台股股票跟美國債卷跟股票基金,其他我都持有不久
這個議題有點像明明在全聯買東西比較便宜為何還有人要在小七買,現實是還是很多人在小七買,每個人都有其理由
digo1971 wrote:
小資族可以考慮不用匯...(恕刪)
投資是要....長期持有..領
股票我要每年領息
基金我要每月領息
至於股票 基金買的點就個人解讀了

我習慣用所得稅率區分
5%請股票分散長期領股息
12%請轉月配息基金..
再更高..好吧 我還沒達到

但..至少家總所得(含月息股息)年300萬還退稅2萬 已超乎我以前的理解了
digo1971 wrote:
科技基金應該跟科技ETF比才公平,
我查到的10年是
富科+421% 7.15 現37.25
VGT+441%. 61.52現333
(VGT 配息未算,今年大概0.97%)

差距20趴
VS
費用率
(1.8-0.1)*10=17趴


的確是要相同類型相比才對.

我查到的這兩家十年最大報酬率如下:

富克科:591% (累積型無配息)


VGT:588% (未計入配息)



以數據來看加入配息累積十年報酬率VGT-

提到費用率(內扣費),基金或ETF呈現的價格不就已經含(內扣費)?(有錯請指證).

所以重點還是要看績效才對.
  • 57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