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nibal Safina wrote:小弟目前選中:摩根投資基金─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恕刪) 這檔規模大,績效能跟上市場腳步,總內扣費用是高收債基最低(去年1.07%)。如果要在一堆爛蘋果裡挑個比較不爛的,是可以考慮的選擇之一。投資是為了賺錢,與其關心可笑的配息率,不如多關心績效與內扣費用。
有人說:將來會是1南非幣兌換10元台幣,而且10年內就看得到。我說:根據什麼呢?南非會那麼差?台灣也不會那麼差。他說:我根據親眼看到、親身體驗到臺灣年輕人普遍低薪,不敢結婚生小孩,店租三級跳上漲,貧富差距擴大。有人卻睜眼說瞎話說,經濟是20年來最好的?從中央到地方,從國營企業官銀、公股事業單位塞好塞滿,只有領他們黨證的,自己人吃香喝辣,臺灣是會更好還是更壞,相信生活在臺灣的人,心中自有一把尺!我說:你說的一般人都知道,台灣會低薪是近30年來,對岸改革開放,土地便宜、工資便宜,台灣產業大量西進,造成台灣製造業空洞化。但這幾年來,情況已開始改變,台商大量撤出對岸,有的到東南亞,有的回台,新政府3年來,也調高了薪資。任何國家發展到一個程度,人們有錢了,就不會那麼辛勞工作,經濟成長下滑是必然的,日本如此,南韓如此,中國也步上後塵。但台灣薪水不高,也還不到找不到工作,餓肚子的階段。台灣還有60萬外勞,不是沒有工作,是台灣年輕人不想做辛苦的工作。不想結婚生小孩,任何文明國家都有這種現象,不只台灣。這是大家知識高了,變成自私有關,不完全是環境。貧富差距擴大,任何發展國家都這樣,不只台灣。公營企業酬庸,哪一黨執政都是這樣,但也都在合法範圍內。台灣是民主國家,司法也有一定的公信力,沒人敢忽視司法。貪污嘛,當然有,但只敢私下,不像多數國家,政府官員公開的貪污。只要台灣的民主、法治、自由還在,四年選一次總統與縣市長,台灣不至於太壞。
這種 政治語言 聽聽就算了! 有人說越南比台灣進步啊有人說台灣跟柬埔寨一樣啊! 有人說台灣很窮啊, 但是台灣的GDP 好像是25000塊美金! 葡萄牙西班牙都不是我們的對手。 你來百貨公司或者是一些高消費的地方,像吳寶春,屋馬, 都客滿。真的感受不到這些負面的情況。 每次碰到 科技產業的年輕人問問他們的薪水每個都嘛講兩三百萬我都一直搞不懂為什麼他們的薪水這麼高? 而這些人佔全台灣就業比例 之高。 到底是真是假 但是我絕對不是我們聽到的22K 或者是25000以下的低薪 。媒體說的,政客說的都不準,自己到百貨公司 到一些高消費的地方去看看 那才是真實的情況 。每次看到台灣人這麼愛排隊去吃這麼貴的東西,像烏馬 茶六的這種店 ,真的很難想像台灣是個低薪的國家。真的要說人民的貧富差距確實是變大了,但是要把台灣都說成窮人那就真的是笑話了。mozxcv wrote:有人說:將來會是1南...(恕刪)
WEF全球競爭力台灣排名第12 仍列4大創新國〔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今(9)日發布「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在141個受評國家中,台灣排名12,較去年上升1名,亞太地區排名第4,僅次於新加坡(1)、香港(3)、日本(6),領先南韓(13)、中國(28),並延續去年佳績,今年仍與德國、美國、瑞士續居4大創新國。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這次調查台灣「總體經濟穩定度」排名仍是第1,且為4大創新國,顯示政府努力有收到成效;但也認為,目前台灣在法規鬆綁、人才培育、國際攬才等面向仍有努力空間。今年調查排名前11個國家依序為:新加坡、美國、香港、荷蘭、瑞士、日本、德國、瑞典、英國、丹麥、芬蘭;不過,此次調查截止時間為今年4月,早於6月香港反送中事件爆發。WEF「全球競爭力4.0」評比項目分為4大類、12中項、103個細項,4大類分別為,環境便利性、人力資本、市場、創新生態體系。12中項裡,台灣有9項較去年進步,以總體經濟穩定(1)、創新能力(4)、金融體系(6)3項表現最佳,其中「創新能力」台灣評分維持在80分以上,與德、美、瑞士並列4大創新國。在「創新生態體系」大類中,台灣優勢細項有,勞動力多樣化的程度(4)、產業群聚完善發展的普遍程度(3)、以共同發明方式擁有國外專利權之數量(6)、專利權數量(3)、研發支出占GDP之比重(5);陳美伶認為,台灣在專利權、研發支出項目名列前茅,凸顯台灣做為科技大國的研發實力。不過,「創新生態體系」中也有2個弱勢項目,分別為,開辦新事業需要的天數(59)、破產法規架構(59),調查引用2018年資料,目前國內開辦新事業約需要10天,顯示國內行政效率仍有待加強,陳美伶認為,理想狀況應該朝線上,或一站式服務平台發展,但這部分需要「公司法」配合。破產法規方面,目前國發會針對新創退場,傾向提供「多元出場管道」,如併購、整併等。此外,「雇用外籍勞工的容易度(88)」、「受中等及高等教育者具備企業所需技能的程度(59)」也是台灣弱勢項目,陳美伶認為,這顯示台灣在國際攬才、解決學用落差方面仍有改善空間。不過,為改善台灣國際攬才困境,國發會去年已提出「新經濟移民法草案」,草案現已付委,等待立院處理。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940900?utm_medium=M&utm_campaign=SHARE&utm_sourc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