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xcv wrote: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恕刪) 投資不就是這回事嗎?不管用什麼工具,兩腿一伸就什麼都沒有,不甘送給兒女到退休年齡可以轉成月配拿出來花啊。會貼累積型只是要證明這檔不是像你說的,越配本金越少就會造成虧損。更何況最近台幣升值,把匯率還原回去報酬還是不錯。不過,美國升息喊很久了,這個月終於有感,很多債券淨值都掉了不少,我把部分資金開始往公司債挪動,投資級的公司債殖利率超過7%,就沒理由冒更大風險去買垃圾債。
債券基金比較大的問題還是管理費跟匯率風險。 管理費造成債基收益變得很低。其他就基金的挑選了。 月配還是累積,差別沒那麼大,重點還是選對基金。股市重挫,你也許就會慶幸把部分錢轉進債基。還是匯率最困擾,唉,真難搞。
NikoLu313 wrote:會貼累積型只是要證明這檔不是像你說的,越配本金越少就會造成虧損。..(恕刪) 我是在談配息基金,你拿累積的來談,效果當然不一樣。AT配息不多,跌下去就還漲得起來。AA配息的多,跌下去就再也回不去了。A2不配息,本利越滾越大,淨值當然是向上的。
mozxcv wrote:我是在談配息基金,你...(恕刪) 最終還是用你付出的錢跟得到的錢相減得到的就是獲利,沒錯吧?一樣十年前開始買,到今天全部出清,不管買這檔的哪一種配息方式,最終的獲利都差不多,淨值是否比十年前少根本不需要在意。只是像我這種喜歡自己找時間點停利的會用累積型,喜歡以基金養基金的會用配息型。當然...用回測的數據,累積型可以把獲利最大化,不過,未來就不一定了。
mozxcv wrote:配息的每月有一筆錢進來,人生是很快樂的 +1累積型的比較容易想東想西 比較抱不住配息型的把報酬領走了 本金變動不大領息領久就習慣長期投資了不領息就讓那筆資金自然膨脹領息投資到其他類資產 就可以讓它開枝散葉我就是這麼做
MiPiace wrote:既然你貼了 HYG ETF高收債的連結,何妨繼續追蹤半年看看, 如果不扣繳30% 稅金, 你半年後再思考看看,適不適合想買。看HYG 不能只看淨值圖,別忘了把配息加進去。含息報酬 ishares網上有。 我是因為樓主開新樓,樓主希望大家選擇月配息基金,建議選擇適度配息率的基金。或者說,如果選擇高配息率的基金,也應該要知道自己的風險所在。所以,我才貼出平時每晚都會自我參考的債基指數。
為什麼你總是不明白買債三要素的意義,『以配息為目的、不在乎淨值的波動、長期投資』,無時無刻都是問:『老師我是要以配息為目的的,我現在還可以買進高收債嗎?全球債嗎?新興市場債嗎?....』,好想打你一頓,看你會不會明白些,客官:既然要不在乎淨值的波動,那還需要看黃道吉日嗎!如果你永遠存在現在買可以嗎?會不會太高了?會不會跌?那你根本就是做不到買債三要素,因為你非常在乎淨值的波動,當面打你一頓,看你會不會領悟了。看到基金教母-蕭碧燕這樣說,怎麼有無奈的感覺?『以配息為目的、不在乎淨值的波動、長期投資』,表示淨值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不管他吧,每月有配息就好。可是萬一淨值下跌,本金虧損呢?就長期投資吧,長期抗戰才會勝利。買配息基金只能這樣無奈的操作嗎?有沒有基金教父,告訴我們有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