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債券基金套牢牢~小資變負資

再來回覆一下...

基金其實要消滅手續費上面的影響...

沒投資個10~20年的定期定額是做不到的...

另外,投資的幣別...也請用台幣計價...

投資個10年以上您覺得報酬率應該要多少?

舉例: 10W 年投資報酬率 2%,
10年後應該要? 121899 <~~~ 所以放10年獲利應該是20 %以上才算合理...

所以...投報率低於此的...還是在想看看吧...

我還是建議您先贖回...

多花一點錢買投資相關的書籍來看...

看本書幾百元...但是能賺回來的比這多很多...



既然只有10W, 我舉個穩賺的方法給您:

去開證卷戶, 抽籤申購有價差獲利的股票,

一年只要抽中個兩三次,賺的比率絕對超乎您的想像...

付出的成本抽籤手續費不到一百...

分到股票的當天...就是您賣出的時候...獲勝率99% (100%我是不敢說啦...)

10W剛好可以抽籤 7~8成的股票...

穩定獲利才是王道...

堅持一直抽籤 就可以了...
這篇是回網友私訊問的問題,既然寫了,就順便貼出來給大家參考,觀點比較主觀,看看就好。

我也是全部美元高收債。
如果是美元高收債,我是覺得還安全。

升息時,高收債是會跌,但因為跌了,利息就多了,多出來的利息,就會慢慢抵消資本損失。
所以把時間拉長一點看,如果違約風險不是太大,那高收債至少不會賠。
在降息時,資本利得加上利息,獲利會不錯,
在升息時,利息減去資本損失,基本上,我認為賠錢的機會不大,如果投資的時間夠久,利息還是會把損失補回。

要買還是要賣,我認為因人而異,要看自已的投資組合比例。
一般的投資組合也許是 定存,債券,股票。
如果債券的比例覺得太高,那也許賣一點是對的,時間點就抓美國十年債利率相對低時賣出。
如果覺得自已債券的組合太低,那也許就抓高收債價格下殺時買進,這樣買了就比較不會賠錢。

---------
補充說明:
1. 雖然認為美元高收債風險比較低,但選基金時還是要慎選,能夠買的美元高收債基金,也不是很多,每家基金的規模,操作基效,持股成份會有不小差異,這會造成績效上的差異。基金,不是那麼單純,不是買了就會賺,跟股票一樣,都要慎選。
2. 雖然有些高收債是美元計價,但其投資標的,不見得完全是美元計價,如果美元計價的基金,其持股成份有一大半是當地貨幣,或歐元,那就不會那麼安全,匯率損失有時會很大,所以買債券基金,要仔細看那隻基金的持股成份,如果有太多的非美元計價,或利率低到不像話的歐元主權債,那風險就相對偏高。
建議你看看怪老子及蕭碧燕的債券基金文章,可以對你有點幫助!!

基本上時間夠長,複利效果才會顯著!"存續期間"到期,利率一樣拿到

轉換更高殖利率...依此循環...產生賺錢複利!!! 現在依你基金存續時間

(請上FundDj or晨星 查詢),但一定要選強勢貨幣or自己可以用得到貨幣投資

否則澳幣,南非幣,一大堆高配息,可是光匯差就吃掉全部還倒吐!!
刪...刪...刪...刪...刪...刪...刪...
投資 "債劵",與投資 "債劵基金"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投資債劵,從買進債劵那一天起,持有至到期日止,
這筆投資的年化報酬率(Yield To Maturity;YTM)已經蓋棺論定,不會再有變化.
至於債劵本身的市價變化,完全不會影響到YTM,與投資人無關.
以原幣別來說,只要發債公司不倒閉,持有至債劵到期日,投資債劵是沒有賠錢這一回事.

反之,債劵基金是由經理人操作. 升息導致債劵價格下跌,人人朗朗上口.
但是,債劵價格下跌,也讓YTM往上升.
基金經理也是人,他也會想打趴其它同業,經理人也會有可能逆向操作,
反手買入YTM上升的債劵,拉高投資報酬率.
債劵基金經理人可能會犯下各種判斷錯誤.

曾經操盤全球最大債劵基金PIMCO Total Return Bond Fund
的William(Bill) Gross
不就是個有名的例子.

一次次預測錯誤,一次次反市場操作,操作的基金連續三年不但跑輸指數,還跑輸超過50%的同業,
弄到公司要請他滾蛋,他自己先跳槽,跳去一家規模僅僅只有Total Return Bond Fund不到1/100的小基金公司,Janus Capital去.

還有,基金經理必須依照基金章程行事,他可不能像我們散戶一樣,看壞後市就保留現金,不進場.
基金章程都有規定所能保留的現金比率,可由不得基金經理自己可以決定把大量資產變現,
放入貨幣基金/銀行帳戶,再來慢慢等待進場時機.

只要流入的資金多過流出的資金,那麼基金經理被迫必須進場買債劵,他並沒有積累大量現金的權利.
最多,他也只能找存續期短的債劵買,讓它的投資組合受利率影響小一點.

最後,說到債劵存續期,基金經理也不一定有權利可以把債劵持有至到期.
散戶就是一群羊, "羊群效應"是會傳播的. 一但投資人大量贖回基金單位,
基金經理必須,挑出最優質,最受市場歡迎,流動性最好的劵種,不計一切代價向市場拋售,
換取現金來因應贖回的需要.

2013/5 FED第一次公開宣示會在該年10起,每月減少買債US$10bn,
幾天之內, 全球美元債的指標殖利率, 10yr treasury note從1.9%升上3%,
想想看,美元債劵價格掉了多少?

今年10yr US treasury note殖利率從1.8x%,升到上周曾觸及2.5%.
歐元債的指標殖利率10yr Germany Bund,從年初的0.07%,到上週觸及1%,
公債價格也掉了很多,開發國家公債價格波動也可以很巨大.

我個人投資的是 "債劵",不是 "債劵基金".
我覺得投資 "債劵",與投資 "債劵基金"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把 "債劵" 理論研究得很好,但卻是投資 "債劵基金",它可不見得會照著債劵理論去走.
我只知道投資有風險申購前請先詳閱說明書,該停損就是要停損,有的東西你不停損會有恐怖的噩夢,基金股票都是一樣的,先停扣吧,我有認識基金長期投資,到現在還在賠的,已經幾百萬了還在扣款,賠三四成有了,你現在投資的都還是小錢.
Katong wrote:
投資 "債劵",與投資 "債劵基金"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恕刪)

我也有這種想法,但我說不出個所以然。

我只知道,基金經理人,常常是因為基金投資人的動作,而被迫作出一些他並不想作的事情。
譬如,大量申購(現金流進來),他只好買進次等標的,以降低現金比例。
譬如,大量贖回(現金要出去),他被迫賣出流動性較佳的標的,來應付現金需求。
諸如此類。

此外,持有債券期間,投資人不需要付出什麼費用。
但是,持有債券基金期間,經理費保管費等是持續在負擔。

所以,債券 與 債券基金,還是有所差異。
以上,請指教。


債券感覺有點類似定存,但債息比活期利息高一點點。。。

需要用錢時,可以隨時解約,蠻方便的又可多賺一點點利息?

我沒買過,隨便亂猜的。。。....先

shih3246 wrote: 債券感覺有點類似定存,但債息比活期利息...(恕刪)

債卷是某政府與或公司需用錢的借據,並明確寫明利率資料。買債卷需用錢時可直接賣給他人。是很像定存,好處是不用解約。
我也有買債卷基金,也很想直接買債卷但錢不夠多,只能買債基。債基就像是沒期限的債卷....當然還是有風險....

投資新鮮人小資變大資 wrote:
真不槐是投資高手!...(恕刪)


這叫自欺欺人
要不要賣掉是看
1) 你的資金會不會有更好的用途
2) 你覺得你現在買的東西是不是還值得投資

如果不賣掉就沒虧損,那就不會有人投資虧損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