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買股方式都有可取之處,只要維持紀律即可,不過還是可以適時的修正,來避免買到基本面長期轉差的個股,不過也許樓主採用的方式就是極小量持股,反正我就只買1張,套牢就給你套,反正對總資產影響也不大。
樓主的這種買股方式,好處是不傷腦筋,只進不出,缺點是長期報酬率不高,因為股市雖然不是完全效率的市場,但也算是個效率市場,我前面提過,當年度殖利率的算法是有時間差的,常常高殖利率是時間差造成的,所以會有賺今年股息,賠明年股價的情況發生,而且樓主這種買股方式不容易買到成長股,因為未來看好的股票通常殖利率都不高(理由同前,股價先行反應業績)。分散投資是為了消弭價差,也就是有跌的、有漲的、有持平的,加加減減後總值差不多,然而樓主的買股方式長期會造成跌的比漲的多,所以總值會減損,繼而影響長期報酬率,理論上都是8%殖利率的股票,長期下來年化報酬率卻只有4、5%,就是這個原因。
熊抱三兄弟 wrote:
我是[分批投入,向下加碼,不設停損,一直攤平]...(恕刪)
我也經常這樣操作(好像散戶菜籃族都這樣)。
不過這一招只適用於多頭市場,反敗為勝機率高。
若長期走空,我都不敢想像了,只能做好資金控管。
ejan1969 wrote:
殖利率選股法,最大的罩門就是忽略了產業(或個股)基本面的轉變...(恕刪)
e大說得有道理,存股可以無視本金虧損,但不能忽略基本面變化。
個人因每一檔投入的金額稍大些,一旦業績壞到無法接受,我會砍掉。
有可能事後發現砍錯了,但至少當下安心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