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20年基金股票計畫開始了!! 12/30更新

goblinlord wrote:



理債的重點在於信用擴張和償債資金鏈的維持
只要能在期限內做到以新債還舊債,那這筆資金就還能繼續騰挪運轉下去

...(恕刪)

理論用寫的都很容易,
這位大大看來也是借錢投資致富的人,
是否能提供你的賺錢成功的實例給大家參考呢?
否則你的說法會讓很多風險承擔能力不好確不自知的人陷的更深
量力而為很重要,明明只有擔一百斤的力卻硬是要去擔千斤重的擔子是不自量力,這樣不叫投資叫賭博;不過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若在天時地利人和都許可的情況下,賭一把有時候也是必要的
人生數十年,不會一輩子都倒楣,就看機會來臨時你如何抉擇而已;相對的,如果你準備好了,對你來說這就是機會;但如果你的準備不充分,那機會也可能成為陷阱

小弟雖說是借錢來套利,但我的槓桿其實已經算開得很小了,小弟在台灣有三間不動產,一間自住兩間出租;在大陸有兩間不動產,目前一間出租另一間閒置(太遠不好管理)
以上不動產皆已繳清房貸,所以目前採取時間差的方式把台灣用來出租的那兩間不動產分別拿去做抵押貸款,目前利息平均在2%上下,一個寬限期一年,還款期10年,不綁約;另一個綁約三年,還款期七年,無寬限期
我是先申貸七年的那個方案,隔兩年才去另一家銀行申貸10年的那個方案,當獲利累績到足夠的數額便會再進行房地產的購置

你覺得這樣做會有還不起貸款的問題嗎?讓資金都卡在房地產上也說不過去,當然寧可付少許利息代價把他轉成現金出來投資再利用啊
goblinlord wrote:
我是先申貸七年的那個方案,隔兩年才去另一家銀行申貸10年的那個方案,當獲利累績到足夠的數額便會再進行房地產的購置


謝謝大大的回覆, 不過大大有多少房子並不是重點,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房子是否都是借錢投資所累積的,
我相信大家想知道的是 大大的"獲利累績到足夠的數額" 這中間的獲利是如何投資呢?

否則大家投資的開始點並不同, 有人原本就有錢投資, 有人是沒錢卻借錢去賭一把,
所以"如何獲利"這才是重點.

請問這種投資法幾乎都建立在

債卷及股票基本價值不變的理想基礎下

但是只要配息配股 , 被拿出來用掉, 她們的價值就被減損

跟本達不到保值的效果,

通常這種想法不都只能用在原始股東,

即股票原始價值為10元的時候,才有意義嗎?

集中市場買的一直都只是價差才有意義啊!

dc1132 wrote:
請問這種投資法幾乎都...(恕刪)



所以我才假設20年之後基金價值只剩一半的話 我還是有存到錢


300萬---->150萬

再加上這檔基金2001年就成立了 看歷史配息紀錄 年化配息率大約都在6.8%~8%左右

中華電信就比較沒有信心 所以之後可能只放1/3在裡面

跟爸媽討論結果也是覺得都不要放在同一檔基金裡 所以目前才留了2/3還在慢慢看標的物

也因為如此 才跟銀行申請了一年的寬限期 可以在這一年內 把資金都投入就好

其實我的家庭狀況也不是很有錢 只是有時候真的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有時候跟顧客在聊天 他們收租金都一個月40萬 60萬在收的 再加上還有本業在運轉 這才是真的有錢人

目前就只是想要想辦法把自己未來好好先規劃好 然後再依照規劃作執行

讓以後退休不用再為了錢的事情擔心


dc1132 wrote:
但是只要配息配股 , 被拿出來用掉, 她們的價值就被減損

跟本達不到保值的效果,

通常這種想法不都只能用在原始股東,

即股票原始價值為10元的時候,才有意義嗎?

集中市場買的一直都只是價差才有意義啊!



拿出來用掉,算價值減損?

股票賠錢才算價值減損吧...

除非股票都保證能一直賺錢....

不然買來賣去,然後還是虧錢 ? 這樣有意義?

20年債基跟股票配息,若能超過原始投入成本...

20年後的債基淨值+股票淨值都是賺的...

若無法超過,那就會有自墊資金,再來跟上述淨值比較...

而且20年後樓主還不到50歲...依舊可以繼續領股息跟配息..

要虧錢很難啦...
redial wrote:
謝謝大大的回覆, 不過大大有多少房子並不是重點,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房子是否都是借錢投資所累積的,
我相信大家想知道的是 大大的"獲利累績到足夠的數額" 這中間的獲利是如何投資呢?

否則大家投資的開始點並不同, 有人原本就有錢投資, 有人是沒錢卻借錢去賭一把,
所以"如何獲利"這才是重點.
...(恕刪)


如何獲利......這東西真的很難複製成功經驗,畢竟每個人的先天環境,個性及心理素質,遭遇到的投資狀況及風險承受能力都各不相同

就好比利用複利增值的投資觀念說起來很簡單,但要有足夠龐大的資本為基數才有意義,很多人在累積起始資本這個過程中就放棄了(需要20~30年)而改走投機路線
小弟累積起始資本是靠祖上積德(父親留了間大安區的房子)以及強迫儲蓄完成的,背房貸,買保險........所以小弟結婚比較晚(還是得付出代價啊)
現在的人應該不太願意走這樣的路也比較少這樣的機會了

真的想要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的話,巴爺爺的書去買來看就好了,小弟並不敢僭越自居於股神之上,小弟只不過是個比較穩定的中產階級而已
要知道,巴菲特的書很多人都讀得通熟,但第二個成功的巴菲特我還沒看過

但如果你有愚公移山的精神的話,老老實實的靠勤儉傳家,經過兩三代的累積還是可以利用複利投資致富的,小弟正在這麼做

題外話,如果沒有辦法做到增加收入,那就請先做到節省開支,久而久之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習慣,自然生活富裕年年有餘,台灣現在只不過缺少了我說的這個生活價值罷了

qq_dx wrote:
之前所說的跟銀行借錢來投資這計畫真的開始實行了...(恕刪)


樓主心臟比較大顆, 祝您賺大錢.
樓主要借錢來投資先考慮一件事

能不能承擔最糟,全賠光的風險?能,再來考慮標的物.

人生已經到不能重來的地步,寧願少賺,也不要負債.
淡淡 wrote:
樓主要借錢來投資先考慮一件事

能不能承擔最糟,全賠光的風險?能,再來考慮標的物.

人生已經到不能重來的地步,寧願少賺,也不要負債....(恕刪)


其實這是一個思考上的誤區
孔子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正說明了信用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正是一個累積個人信用的絕佳方式

不要怕負債,只需要量力而為,如果借了就要有本事還得起
借來的錢是要還的,所以更要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的去做妥善的規劃而不是拿去享樂或賭博
用以上觀念來理債的話會比較適合

像小弟當初選擇背房貸還有買保險,當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會有經濟上不小的壓力,但如果能撐過那段時間的壓力並習慣那樣的生活方式,等到房貸繳清保險到期後,一來一往我就多出不少的餘裕資金可以妥善規劃利用了,並且那段時間也等於培養了自己和往來銀行間的長期信用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