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分享)主動型基金VS被動型基金(指數型基金)

為何主動型基金難以長期擊敗大盤?
有好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
葛拉漢已經說過了
"共同基金為何難以長期擊敗大盤?
因為它們就是大盤!"

在美國這個以共同基金為主要市場參與者的市場而言,
這些基金績效的平均值就是大盤的績效
所以不管大盤表現如何
大約有一半的經理人表現會輸給大盤
再扣掉交易費用的話
每年大概只有20~30%的基金經理人能打敗大盤




INNOCE wrote:
每年大概只有20~30%的基金經理人能打敗大盤


能連續二年打敗大盤的基金經理人不到 10%。這樣推論應該沒錯吧。

我們總以為自己比大多數人聰明,但其實我們就是大多數人。

INNOCE wrote:
為何主動型基金難以長...(恕刪)

是的..
不過只可惜這沒算...投資人若低檔時加碼..
這時結果就會有很大不同..
但這有一半還是要靠投資人自行判斷操作才行....

zmch wrote:
是的..不過只可惜這...(恕刪)

雞同鴨講

假設前提是100%投入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

不然來試試50%50%的平衡跟被動型比較
瘦狐狸 wrote:
雞同鴨講假設前提是1...(恕刪)


所以你沒看清楚我前面講的文章...
因為只考慮一次投入當然長期下來指數型基金績效會比較好..

但真正長期投資的人不會只有一次投入..
都是多次投入比較多....


我相信大部份投資人不會一次投入所有資金...以後再也不投入新資金..
所以只是討論一次性投入和實際投資情況是有相當大落差...


指數型基金期初為100,期中為80,期末為100
主動型基金期初為100,期中為65,期末為95....

若同時在期初投入以上兩檔基金...那還用說到期末一定是指數型基金會贏...
可是..都不用考慮期中的波動嗎??

若期中有投入那結果就大不同...
主動式基金 無法贏過被動式基金 ?

基金的成本 告訴你為什麼!!

下文是小弟 一年多前的拙作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2810755

主動式基金贏不了嗎 ?

很困難!!

wishwind999 wrote:
主動式基金 無法贏過...(恕刪)

你可能沒看清楚我前面講的文章...
但這是只論一次性投入..的結果

在實際投資很少人是一次性投入投資..
都是多次性投入投資較多...

文章中有舉例多次投入結果..
結果會依據你投入的成本有很大不同結果....

為何主動型基金難以長期擊敗大盤
第二個原因:

共同基金有短期績效的問題,每月,每季,每年都要公佈投資績效,
經理人迫於績效壓力,
必須短線追逐潮流裏頭熱門的股票,
而不是有潛力,卻可能短線沒有表現的冷門股.

而且如果你買入每家基金公司都買的熱門股票,像APPLE這類公司,
即使虧了錢,也沒有人會怪罪於你,大家只會問:
”庫克為什麼比不上賈伯斯?讓APPLE公司的股價跌成這樣?!”
(同樣的道理,如果在台股買了鴻海或是宏達電,即使虧了錢,
人家也只會問郭台銘,王雪紅,或周永明出了什麼問題?
沒人會質問你為何買這些股票).

如果你買的是沒有人買的冷門股,萬一它短線表現不佳,大家會把虧錢歸罪於你,
”為何要買這種名不見經傳,沒人買的股票?別人都沒買,就只有你自做聰明.”
你就會因此被炒魷魚了.

在共同基金界,虧錢沒關係,重要的是大家一起虧錢,不要只有你一人虧錢.
在”保住飯碗為先”的心態下,寧可跟隨眾人的腳步而虧錢,也不要特立獨行而賺錢.

而所謂基金的績效,是和別支基金及大盤比的
如果大盤下跌20%,你的基金只下跌15%,那你還是勝過大盤5%,
不僅擊敗大盤,也擊敗了隔壁那隻下跌18%的基金
你就是勝利者!成為明星經理人了.
(可惜投資人卻高興不起來.)

所以基金經理人持股的要訣是
1.大家都有的熱門股(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
2.指數的成分股(績效才不會偏離指數太遠)

這種選股方式,能長期擊敗大盤才是怪事.

單筆投入指數型基金贏4.5%


定期定額投入後主動型基金贏約0.16%


若只考慮一次性投入要贏過主動型基金是很困難..
但若你分多次投入或是低檔加碼..
這結果是不一樣的...
所以投資不能只考慮一次性投入..
除非你是做一次性投入的方式.....
基金
ETF
是選擇題
不是是非題
沒必要談誰是誰非
也沒有那一個一定比較好

就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不同的時空背景
就挑一個合適的產品投資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