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2

配息基金、配息ETF經驗談


mozxcv wrote:
一個人海外收入多少...(恕刪)


請參考以下文章 海外所得超過100萬就得申報,而且
最低稅負制的「所得稅基本稅額條例」要求 6 種所得加總後,才能扣除 670 萬元,並非海外所得單獨享有 670 萬元的免稅額
https://news.cnyes.com/news/id/3719342
是的,樓主說的沒錯,所以我自己知道是在免稅額內,就沒申報,多年來沒事。因為國稅局知道在免稅額內。
  聯博全高收AT過去10年回測

假設2009.05.27以台幣1萬元,匯率32.541,換成美金307.3,買進淨值3.49的聯博全高收AT,取得88.05單位,放10年,績效如何?


  • 淨值成長:3.49→3.99,成長14.3%。
  • 配息:過去10年總計配息2.8321,獲利81.1%。
  • 匯損:32.541→30.8,匯損5.4%。
  • 美金本利和:88.05單位 乘(淨值3.99 + 總配息2.8321)= 600.7美金,美金報酬率(600.7-307.3)/307.3 = 95%。
  • 台幣本利和:600.7 *30.8=18501,台幣報酬率18501/10000 =85%。
  • 美金IRR:10年95%,IRR約6.93%。
  • 台幣IRR:10年85%,IRR約6.35%。

這個結果,狠狠打了我自己的臉,我以為月配息基金是賠錢貨,這支晨星評價4顆星,10年的IRR是6.93,也不會輸指數太多。

美金報酬率是95%,換回台幣就變85%,可是匯損只有5.4%,不知我有沒有算錯?

可以看到,聯博全高收AT過去10年的配息是逐年下降的,淨值有守住,因此總報酬肯定是正的,只有201602-201703配息有小幅調漲。10年內,以成本3.5來講,年化配息率最高9.9%,最低7.6%。

零本金試算:以現在的配息水準,要配到3.49,大約還要3年,3年後,這筆投資就完全零成本,之後所有領的息都是淨賺的,可以做為退休規劃。

而令人詬病的手續費管理費經理費,我打去基富通問的結果,手續費為2.99折,也就是1.5%*0.299=0.4485%,而且是前收,贖回時不再收,相當於每1萬元台幣收45元手續費,那麼就跟股票差不多了。每年的保管費經理費,從淨值中內扣,每年不會另外收取,真是福音。

目標設定:
一、挑點進場:挑匯率及淨值相對低點進場。
二、分批進場:分5筆以上資金,倒金字塔加碼,越跌買越多。
三、長期持有:至少持有10年,絕不做短,年化配息率7%而言,約13年回本。
四、長期目標:取得更低的成本及每月穩定現金流。

我是在強基金網站看到有人分享持有15年的結果,就決定做近10年回測,結果滿出我意外的,績效比想像中的要好,所謂超高內扣費用、左手配給右手、大型龐式騙局,目前還不是。

另外,綠角在2009年4月將這支基金批得體無完膚,我並不認為綠角是錯的,當時的氛圍、基金的績效、超高的內扣、沒有基富通、偏高的匯率,都會造成台灣投資人獲得的績效不佳。

可是,就我的研究,這支基金並不會那麼容易崩潰,即使淨值及配息都下跌,仍然是正報酬。

因此,功課先做好,進場點挑好,目標設定好,就可以進場,任何投資,不都是這樣嗎?
敢在2009.05買任何基金、股票...至今應都是大賺。
這樣回算意義不大。

kjhkj wrote:
聯博全高收AT過去10...(恕刪)
追求穩定收益!
hodson2013 wrote:
敢在2009.05買...(恕刪)

如果把同時期的標竿指數放在一旁比,就會出現金融業者極力隱藏的意義
hodson2013 wrote:
敢在2009.05買任何基金、股票...至今應都是大賺。...(恕刪)

買房子會賺更多。就只差一個早知道。哈~~



ayz847 wrote:
買房子會賺更多。就...(恕刪)



以個人經驗,就算是基金,台灣基金還是少碰,波動太大(如復華數位經濟基金)之前重壓被動元件產業,漲的時候績效很好,但跌的時候也很慘,基金推薦美國,科技業,及中國(低檔承接)


感謝人生路上的導師~李大哥
簽到 希望債券基金能放長期賺到錢
第一波開始買了.....
先1/3進 剩2/3下週再觀望



南非幣創5個月低!SARB利率不變、下修今明兩年GDP!

這大概就是最近南非幣烙賽的原因吧...
  • 57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