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基金慘賠超過3/5 該怎麼辦呢?

剛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在說基金黑吃黑的做法,喜歡丟基金的人可以看一下...
上GOOGLE查投信黑吃黑的秘密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太恐怖了 我只能說不是你很懂 要不然就是你非常不懂
這樣的配置根本沒辦法分散風險
單一區域 產業型重複性高....


你現在必須想想跟回歸基本
當初你有沒有設定財務目標 跟投資基金的前 佔你總資產比例多少
可以放多久 可以承擔的損益是多少

過來 在看看部分 是不是可以轉移到全球型基金 全球新興也可以(以佈局全球為主)

定時定額 的確風險小很多,但現在這局勢也是會越扣越擔心

好好重新調整你的配置吧
這比較重要~!!!

PS 能源型 跟東歐(也是能源)要好好考慮 可以轉換全球新興市場
好多專家喔 看的我眼花撩亂 不過也超感謝大家熱心的回應跟建議
自己看了看 真的高風險阿 完全沒有資產風險配置
跌成這樣真的真自己活該

考慮下大家的建議 也許先停扣 等底部翻轉時在繼續扣或是重新調整投資組合
真的是該多做功課

懶人是不可能致富的

汗顏汗顏




http://leafvoice.com
航空母艦 wrote:
資本市場存在 跌下去的股票 有的可能會漲上來 甚至創新高 畢竟這是少數
但是大多數 就從此 沉淪下去了 有的還可能下市



這個部份你誤解我的意思了,
我所說的股票是泛指整個市場,
並非單一股票,畢竟版主問的是基金不是選股。

股票當然可能會下市,但國家下市的機率低很多,
通常是遭遇到戰爭等,國家才會下市............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國受傷慘重,
但事實證明,它又活過來了,
冰島現在受傷慘重,但.....它仍然存在。

如果擔心這類風險,那就不要買單一國家的基金,
比如說:韓國、日本、台灣等基金
可以買大區域型的基金,比如說:安本亞太、富達新興市場等,
事實上,大區域型的基金從來沒有出現回不來的狀況(如果有,請讓我知道)
但單一市場(通常大家都只說的出日本)和單一產業(科技基金、電訊基金等)
這兩種基金就不要碰或是降低比重,
應該能有效預防血本無歸的情形。
定期定額的進場點一樣很重要,有統計過如果是十年內最高點進場跟最低點進場報酬差多少呢?很多基金用三十年來算,年化報酬率也才不到10%,如果高點進場投資十年才回本,那還不如放定存,十年還有20%利率。

台灣有史以來最害死人的一句話就是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不知害慘多少人!
chienyu35 wrote:
那我再亂講一下好了....千萬別太嚴肅看待......


大家互相學習,只是希望立論有點根據,哈!

chienyu35 wrote:
當很明確地得知未來一年不會好時(自行觀察的總經指標若有半數數據持續破底),
定期定額就算不贖回,我會選擇停扣......


這就是問題所在,事實上,沒有人能準確知道未來一年的走勢。
就像雷曼兄弟的事也沒人能準確預測一樣,
我的方法是,這時候繼續築底,
前提是持有的基金要分散佈局,不過渡集中。


chienyu35 wrote:
等到有半數以上開始築底及翻揚的情況我才會繼續扣.....
我比較沒辦法忍受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但在可預見的一年內連款都還沒扣就已經折價的情形....
傻傻地一直扣下去不去管它不是我的投資風格.....既然都丟錢下去了,給予多點關愛的眼神是理所當然..


這真的不太容易做到,沒法看那麼準的,
請問你個問題,
假設你每個月扣1萬,結果停扣了8個月時你確定開始反轉了,
那是否在第9個月你會一次丟9萬下去呢?

我的方法是,持續投入,但投入的分配比重要改變,
比如說,我在9月前的投入的股債是8:2
現在是3:7,手頭上自然就會有無風險部位,
找時間再分批買入。

本金的部份更重要(比定期定額的標的更重要)
我的本金在9月時就忍痛抽出7成左右去避險(當時已經虧了10%左右)
結果,很幸運的,9月底~10月底這波大跌就沒啥傷到,
所以現在“可待投入”的資金還很充沛。
不知這樣說,你能否了解呢?
owen0618 wrote:
請問你個問題,
假設你每個月扣1萬,結果停扣了8個月時你確定開始反轉了,
那是否在第9個月你會一次丟9萬下去呢?



當然不能確定翻轉就把一次沒扣足的一次扣足....
第9個月當然是一樣1個月1個月扣,一次扣足跟單筆有何不同?那就不符合定期定額平均成本的概念~
我的停扣是要避開那8個月明確景氣下滑的期間,但這段時間累積的資金不是拿來第9個月一次扣!
方向不對你是拉高債券比例,但我是選擇拉高現金部位
去年10月左右那波我沒跑掉,後來拉回小賺,到年初覺得狀況不對我大部份就都轉現金逃出啦~
最遲也到3-4月我就零部位至今,定期定額配合總體經濟面扣款我能接受....
但要我扣款維持改變標的內容我覺得太複雜了,投資簡單就好,有很多情形是股債雙殺!
我也是改變比重啦....活定存6:4.....
可能是我的操作主力不在基金,像大哥你可能都是玩基金,所以比較會去調配比重...
但我習慣狀況不對就全數留現金~我主要是玩股票,基金比重2成以下~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chienyu35 wrote:
當然不能確定翻轉就把...(恕刪)



1、那你這樣做,本金就玩不大了。而且低點一定會扣得少。

我買基金大概4、5年了,絕對不停扣的情況下,規模才養的大。
但中間的控制要精密、要有紀律。

2、我指的股債,其實是指“有風險”和“無風險”部位的比例,
這個無風險不一定就是債券基金,有時候我也會放貨幣(台幣、美元或歐元)

3、其實,實務上,我玩的更複雜,我還會把基金的錢質借出來玩股票跑短線,
不過效果不佳(股票非我所長),且風險過大,所以還是專心玩基金就好了。
1.貨幣基金風險低嗎?如這陣子的韓圜、紐澳幣、俄國盧布及泰銖,有時當天大跌10%,像除息似~
也許相較於股票市場是波動較小.....但今年實在是....
2.你我的主張最大的相異大概是......你堅持不停扣,這樣在低點買到單位數多,規模才會大,而我是認為投資共同基金可以參考的東西已經夠少了,若還不尊重總體經濟的數據變化來做為投資的依據,我就不知進退的依據是什麼...
3.其實基金我真的玩很少,我喜歡玩透明度高的東西~~如我身在台灣,台股絕對是我投資的大宗,因為我可以看到公司財報、年報、月營收、同業表現,我可以看得出來價量變化,籌碼面的變化,甚至是gdp、m1a,m2,失業率等,政治面及街道上的商業氣息來做投資判斷,身在市場中,用心就可以感受到它的脈動,我可以選擇買賣標的及時間,更可以像現在一樣按兵不動,如果投資基金我除了能知道當下的投資標的及操盤手外,我不知還可以注意什麼,不能掌握的因素太多,沒什麼安全感,再加上我有些朋友在投信投顧上班,跟他們聊天後我是覺得錢放在基金越少越好...國外基金或許操守比較好也說不定~~
4.基金是我投資組合的一小環,我不會計較它扣得多還是少,我只要求它在多頭時給我相對穩健的獲利,空頭時能有些許的抗跌性,一個空頭砍下來,也許初跌段是躲不掉,但我會盡力去避開主跌段時我還在扣款的情形發生,盡可能在底部時恢復扣款,這是我操作基金的模式,一有訊號我會不猶豫地停止供款,一有訊號縱使它再跌,我還是會恢復扣款,端看總經的訊號,我不會讓自己扣了錢每天戰戰兢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chienyu35 wrote:
1.貨幣基金風險低嗎...(恕刪)


1、那放台幣就好了阿!而且沒有人放韓元、俄國盧幣或泰銖那種貨幣啦!
2、我不覺得需要參考太多短期的東西,方向對就OK了。
比如說,對於新能源基金,我就會長期投資,報酬到了某個程度我才會停利。
3、這我就不曉得了,我很少看國內有人玩股票致富的,也許只是我不曉得吧!
看你舉的例子我反而覺得玩股票更複雜,一點也不單純,哈!
另外,我覺得投顧的朋友不一定很厲害耶!
他們都超短線的,玩久了失手一次就奧塞了...........

我覺得台灣人超愛國的,台灣的權重不過世界的1、2%,但大家在台灣押太重了。
而且,台灣股市真的透明嗎?
4、唉~對我來說玩股票才戰戰兢兢。推薦你看一下投信公會蕭碧燕的書,或許對你會有幫助。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