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大約2年前拿了一小部分的閒錢買了3檔月配債基,我就是貪圖要每個月有穩定的現金可以運用,如果順利的話,我可以不理它們績效如何,淨值多低,只要它們每個月能配給我一樣的金額就好,因為這筆錢是閒錢,所以要我放20年都沒問題!只要它們不倒,我覺得就沒差!我大概都半年左右才去看一次,績效每況愈下..雖然很痛,但我要的方向我很清楚,我就是要領穩定的配息..結果..剛開始A配5700、B配7300、C配6300到最後A配4600、B配5200、C配4000原本以為是匯率的問題,但去查了一下後才發現有兩檔的[每單位分配金額]每個月都不一樣..另一檔則是每幾個月就會變一次...這跟我原本想的完全不同.. 每個月的現金流不穩定且越變越少..再加上2年來淨值+匯率:A跌了2X%、B跌了4X%、C跌了2X%,一氣之下就通通贖回了...最近又看到版上有幾篇在討論債基.. 於是又開始研究看看..發現大家在討論的聯博高收竟然連續兩年[每單位分配金額]都一樣..這讓我好像發現一道署光.. 又有點躍躍欲試..其實兩年前聯博高收就很紅了..但是基於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所以當時選了其他的債基..現在回頭看來,它果然有它紅的道理..回應一下標題,與其說要配息高,不如說要配息穩定..不然像我之前買的債基配息高,到後來也是慢慢變少...
azx868 wrote:其實兩年前聯博高收就很紅了..但是基於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所以當時選了其他的債基..現在回頭看來,它果然有它紅的道理.. ...(恕刪) 請看下表,用原幣計算,與,用台幣計算,報酬差很多。譬如單筆三年,原幣 -2.45%,台幣 +10.89%。這差距,就是匯率賺的。賺錢,不是基金經理人幫你賺的。(事實上,他幫你賠了 2.45%)也就是說,不要感謝基金經理人,而要感謝央行總裁彭老大。(表格內之報酬含配息,且未計入申購手續費及信託管理費。)
ayz847 wrote:請看下表,用原幣計...(恕刪) 感謝ayz847大的提醒.. 其實我前面已經有看到了..可能聯博高收或債基都不好..但我覺得跟我之前買的比起來要好很多了..因為我上面有說,如果順利的話,我可以不理它們績效如何,淨值多低,只要它們每個月能配給我一樣的金額就好,我是屬於重視每月現金流的.. 而且我有其他大部分的閒錢都在定存..所以聯博吸引我的地方是在這裡...但因為這裡只能看到兩年的資料.. 不知道兩年前是不是這樣? 又或是以後會不會改變..?所以也還不敢再次貿然買進...
azx868 wrote:只要它們每個月能配給我一樣的金額就好,...(恕刪) 確實有這種說法:我要的是每個月有錢進來,讓我好好地過日子。至於我走了,留下錢多,是孩子的事;留的錢少,也是他們的事。與我何干?的確就是這樣子。所以,躉繳的類全委保單這兩年賣得好,也是同樣的道理。退休族,要的就是現金流。沒錯!
azx868 wrote:感謝ayz847大的...(恕刪) 我記得沒錯的話,10年來改兩次了。最早配0.0282,再來是0.0253,後來才變現在的金額。數字跟次數可能有誤,但配息金額下降,且不只一次,這點我很肯定的。
bonnenuit wrote:我記得沒錯的話,10年來改兩次了。最早配0.0282,再來是0.0253,後來才變現在的金額。數字跟次數可能有誤,但配息金額下降,且不只一次,這點我很肯定的。 感謝提供重要資訊~
azx868 wrote:小弟大約2年前拿了...(恕刪) 投資是投資未來,未來是有些不可知的,過去績效好,不表示未來就會好。就算投資股票又何嘗不是如此,誰知道老闆未來就經營的好?只能說選擇一些自己認為還好的,就傻傻的買下去吧。太認真了,太精算了就都不敢買,放在國內定存,一年期一百萬一月才一千出頭利息,會比較好嗎?雖然保本,可是通貨膨脹,會吃掉你的本,錢如果不能多賺一些錢,保本是不保本的,不實際。只是月配息這種基金,要放久一點。個人四年前也是不很懂,傻傻的就買了四檔,最近又傻傻的一時衝動,全部贖回了,也都沒賠有賺。例如:聯博的本金虧損3千多,配息9千多,扣除虧損,還賺5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