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債券基金套牢牢~小資變負資

我光澳幣就虧兩成以上,現在也只能繼續放著生利息,還好沒去買債卷基金不然會更慘,別信理專跟行員的話會很慘,我就是其中一個。
先想想自己的心態是投機還是投資~買債基之前,要有長期投資的心理準備,買債基的定義,就是晚上可以安穩的睡覺,比較不用擔心波動風險。債基的種類,有很多種~先看看自己的基金屬性是屬於那一種。債基也有分,配息跟配權,如果今天我本金少,一開始會選擇配權,累積到一定的單位數,再轉配息,畢竟,妳不會把配息的錢在加進去每個月定期扣的錢,況且,單位數少,配的息也不會很多。澳幣短期會在走弱,但誰知道之後會不會走強呢...殖利率上升表示配息也變多了,妳也不是一次買單筆,怎麼不趁澳元現在那麼便宜,慢慢買,慢慢將均值往下拉呢?買債基,我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單位數多,配息也多~


美國快升息了,最近債市在拉肚子,高收益可能會最先表現出來,一但升息,什麼市場都會有一波大波動~投資之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要知道妳的基金投資了那些公司


抱歉,我說太多了...
債卷 就是要一直買 一直買 買到你覺得投資報酬率可以接受時\再贖回
投資新鮮人小資變大資 wrote:
小資變大資





橫跨了17年的美收淨值圖(不配息),走過完整的升降息循環,看線型我相信每次淨值下彎時,都會有各種消息面說服你離開這個市場,但從結果而論,任何時間點停損離開似乎都是錯誤的決定。
而這一次的升息是大家預料中的決定,市場也已因應升息預期在調整當中,唯一需要觀察的是升息的頻率與幅度,而這取決於通膨的展望。
而現階段全世界的景氣復甦程度不一,歐洲尚在QE,美國的復甦情況也被美元牽制。大陸過剩的產能造成各種產出價格互相廝殺,供過於求的情況,壓抑著通膨展望。
從大環境看,美國的升息,會拉升美元需求,進而打擊美國的外銷,由此又會傷害美國經濟的復甦,所以FED的升息必須瞻前顧後,亦步亦趨。一般的認知是升息的頻率會拉比較長的時間,才到正常的利率水準。而時間拉長就會使各發債公司可以從容的調整應對升息的影響。
回到主題,小資變大資,是需要時間醞釀的,債券基金的投資,年只是基本單位,短期的盈虧真的如上圖的淨值下彎時,所有的擔心,事後看來都是多餘的,即便是2008年時的金融風暴。黑天鵝造成的損傷,自然帶出了世界級的補救措施--QE。
不如每當台股創新高便BP,
通常隔天都會有驚喜


說的好,正解
小富97 wrote:
我投資基金快20年了...(恕刪)
景氣谷底翻升,進入快升息階段。 高收益公司債,反而是比較好的選項。
債券相當複雜,我自己的學習經驗是比股票還難理解。

以升息風險來說,
超長期國債比投資級債風險大,
投資级債比高收債風險大。
信不信自己評估計算看看。

債券風險不僅是升息,
其他主要還有違約,流動性風險,滙率。
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那券種選擇難度又加大了

贖回吧^^!

買基金很不划算...交易費用...每年的保管費用...

理財專員要賺錢...推薦基金受限公司...

您覺得妳還有機會賺到錢嗎?

也許可以...但是先扣個5%再說吧...

如果每年可以固定5%...還需要這些專員做啥?

投資有風險 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高風險就高報酬...

投資看個人習慣? 適合每個人的都不同...
如果短期只是虧損個2-3%就無法續扣,那建議還是放定存就好了。
債券基金的波動已經是相對低的了。

建議你買全球型的債券基金,把線圖拉長到10年,你會發現整個淨值一定是45度角向上的。
這是一場長時間有紀律的耕耘,之後你會嚐到甜美的果實。

我的成果,給你一點信心。


買基金跟買股票的最大差別是
買基金是你把錢給別人拿去買股票
買股票是你拿自己的錢去買股票

上面這段話是以前看別人說過的~有誤請指正
從此之後基金我沒看過一眼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