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bonHart wrote:跟觀念 基金都無關吧.....今 定期定額扣基金,本來就是長期投資,但標的市場也很重要,錯誤時更要調整。看我這篇發文沒什麼人有同感,就知道台灣的投資人大部分都沒參與到歐美股的大多頭,反倒是世礦拉美黃金賠了一屁股。基金要年年40%,大概只有神仙做的到吧…今年會不會有20%?單今年會有20%的話,也是求之不得。若您的方法更好,也可以提出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啊!我這時的豐收,也是長久累積來的,40%真的還蠻爽的,但比起我去年的台股報酬,基金只是小菜,純粹分享較好的投資方法而已。
台灣販售基金最可怕的就是'手續費'(其實是'傭金',買1000個單位,與100個單位相比,不過就是鍵盤多敲一個'0',收費卻要多10倍).假設賣出一檔持有三年,獲利30$的基金,如果不加上管理費/傭金/行政費用...等,獲利可能是35%!或許只有5%的差異,但是實際上獲利縮水為原本的(30/35)x100% = 85.7%.賺錢時付出一些"小錢"對爺們來說是小case.但是別忘了,不管基金賺錢與否,這些"小錢"就如同沒有鎖緊的水龍頭,一直付出...
甄士隱 wrote:台灣販售基金最可怕的...(恕刪) 是啊,手續費壓低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自己其中二張投資型保單是不用扣任何手續費.不過我倒也不會去計算原本獲利多少,被扣了後才獲利多少.基金公司有基金公司的開銷,若有更簡單的投資海外股市的方法,當然最好,否則在合理範圍內我並不會太計較.能賺錢....是傻人有傻福? 有時是吧~我愛Keroro wrote:恭喜樓主了其實...(恕刪) 股票,基金都有投資,目前來看是台股的獲利好很多.但投資是長期的,還未有結果前怎會知道哪邊好呢,所以就只能分散風險囉~賺更少的是歐元外幣跟美元保單,但功用不同,也不相提併論.也有小虧的股票或基金,但整體是好的就ok~~
sarahamber wrote:定時定額的歐洲基金獲利,今日應可超過40%了,美、日也20%以上。觀念正確的話,定時定額投資基金或相對低檔單筆買進,還是會有豐厚報酬的。提出來是因為這幾年基金好像都被污名化了,幫他平反一下。而且還是用投資型保單扣的,因為也需要那些保額 基金被汙名化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是理專自己銷售的方式造成的及格的理專少之又少歐股其中一支七月底單筆進入的成績
vincentcheng77 wrote:基金被汙名化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是 半年前單筆進場,vincent大大很厲害,當時大家都覺得有點高了。理專大都只為了業績及佣金,前陣子看世礦基金好像一半以上的規模都是台灣人買的,覺得台灣人太厲害了,積極理財。但可惜知識還不夠,又愛一窩瘋,加上銀行及保險理財部門不夠專業只求業績,害慘了台灣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