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分享)主動型基金VS被動型基金(指數型基金)


ayz847 wrote:
相對於指數(或指數型...(恕刪)

持股內容當然也有關...
但在一般情況下..多頭或盤整時..大部份基金都還不致於表現太差..

空頭時..就算是績效好的基金也會因為持股比例限制受影響(贖回潮關係)...
而且當基金規模龐大時..從積極型的股票轉成防守型股票也很難做到..
一時要賣出大量持股轉換成防守型標的...
而且週轉率一時拉高上來...內扣比例也會變高..
績效是否能因此跌深止穩...那就很難說...
希望大家能平心靜氣討論啦,觀點不一樣提出來大家分享,不要那麼針鋒相對,和氣才能生財呀 ~


zmch wrote:
買ETF必需透過證交所交易購買股票..
若你要定期定額必需手動操作..
而且配息超過5000還需繳健保稅..

若指數型基金則無此問題..
因為不配息,直接累積在淨值無健保稅問題..
可設定定期定額扣款,最低3000即可購買..
有些基金業者還可設定加碼點或減碼點...
設定好之後就一切不用管何時該加碼和減碼..
會按照設定執行.....(恕刪)



ETF 配息超過 5,000 繳補充健保費 2%,這小弟還接受,畢竟是有所得才扣;

但基金扣的保管費,經理費等都已經比這補充保費還要高了,這也是我對國內基金不甚瞭解而猶豫的原因。

shliou wrote:
所以你一方面股債配置...(恕刪)

我只能說跌深時不加碼..那是浪費機會...
就算是股債配置沒人規定你跌時不加碼..

若你堅持下跌時不加碼...要白白浪費機會...
那我也
有人願意在網路分享自己的心得是一件功德

也有人會認為是錯誤觀念誤人子弟而反駁..

都是為了不了解的鄉民們知識而努力..都需要給個

但若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甚至口出惡言..那可不是一件好事了..

大家都是在這金融市場打滾的 內心的修練遠比金融知識的增加 還來的重要 對吧

別跟我說你盤感有多深.高低點抓多準.下單有多果決.期貨-兩個字.一正一負.錯的.賠錢囉.賺錢的才有資格講話

S.A.G. wrote:
希望大家能平心靜氣討...(恕刪)

所以我文章後面才說..當跌幅大於指數型基金時加碼..
之後回到起漲點時績效必然會比指數型基金好..

這主要原因是因為你個人跌深加碼關係..
但有前提,跌下去也要能夠漲上來才有用..
這時你就不用擔心內扣費用過高..因為你的績效已經彌補這問題....
用這種方式是能夠改變績效落後問題...

既然都知道可以打敗指數型基金的主動型基金是少數, 而這又是只能事後才看得出來,
你要怎麼從那麼多基金中挑選那未來會勝出的? 從事後來看, 你可以說, 選這隻就對了, 但過去的績效與未來的績效往往是獨立事件, 相關性低, 甚至負相關, 因為多數基金經理人來來去去, 也都只是為自己著想而已, 假如他過去操作某基金的績效好, 往往就被挖走了, 使得基金績效難以持續.

再說, 且不論主動型基金是否真的波動大而有操作空間, 如果都有這樣的能耐了, 何必操作基金? 自己做股票的績效也會嚇嚇叫吧? 何必受限制於人. 其實投資過程往往會有自作聰明, 弄巧成拙的情況, 積極地操作了半天, 績效反倒比起持有不動還差, 當然你也可以舉一堆例子來反證, 但綜合與平均而論, 統計數據已經顯示了被動持有比起多數主動操作的基金績效來得好.

MyH0ME wrote:
既然都知道可以打敗指...(恕刪)

這當然績效比主動型基金好..不過這都以期初單筆投資...
期末贖回...沒算期中攤平加碼結果...長期投資結果..

但一般人會想選主動型基金,就是會希望能夠打敗指數..
這時期中..下跌時加碼會是真正關鍵....

如果個人要用股票替代主動型基金那會更累...因為你要注意股票分散
那不如用一檔基金替代好幾檔股票會比較省事..

當然若個人能做到直接買個股...那我想也不會想買基金...
個人是覺得Z大講的沒錯
現在主動型基金限制還蠻多的,內扣費又不少
所以才一堆人嫌不好
有些私人招募大戶的主動型基金就不受限制
可以自由轉換操作,績效就遠比指數型好很多
相對的也要給操作的人比較高報酬
主動基金,在上漲時,攻擊股的配置,會比較完美, 上漲動能比較強。
在下跌時,漲多的難免回檔深一點,最大的問題是低檔時,投資人贖回壓力大,必須被迫賣股,現金流失,加上不理想的賣股時機,造成主動基金比較不抗跌。

安本基金作法比較特別,在應付跌勢,投資人要贖回時,強迫調低贖回價,講白一點,就是強迫希望你不贖回。
在超漲時也類似,大多人加碼,造成現金多,也是強迫調高買價,希望你不要買。
安本的作法,資金調度比較沒問題,績效幾乎一直勝過大盤跟 ETF. 但遇到 風暴來臨時,要有被鎖碼的準備。所以也很難投入太多。


ETF 最大的問題,在於在台灣沒辦法買,只有少數幾隻能挑。
主動股基,要很會挑,能買的也是少數。要買長期績效好的,資本額大一點的,最好在牛市確認再買。
長期投資,債基反而績效比較好,至少以前是這樣,以後很難說,因為公債利率已經到谷底。


yoshi12878 wrote:
個人是覺得Z大講的沒...(恕刪)

你講的這種應該是比較像對沖基金..
這種基金週轉率是很高的...
有賺到錢當然無所謂.....
沒賺到錢那就....
還有對沖基金壽命長的不多...
而且有閉鎖期限制....
這種基金我覺的可以說是無限制基金..
經理人大概想幹嘛就幹麻..
有的會重壓期貨或選擇權...或是炒匯...
相對風險很高...投資這類基金的人要更小心...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