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管理費跟手續費都很高.....國外基金手續費還要高....
1.先了解自己的需要來選購基金
2. 掌握低點買, 選擇好基金, 波段操作...
3.看他的投資報酬率十年每年平均是否有超過10%...
4. 看他的報酬率的趨勢線有沒有穩定...
5. 基金經理人蠻重要的....看他的職業道德, 實力...
有些上市公司老闆會拿錢拜託經理人投資他們公司....
6. 選擇一些具未來性的產業.....
還要看debt turnover ratio, total asset, total investment....
新手盡量選擇一些平衡型基金, 債卷型基金...風險比較低....
送你一句話....巴菲特說過
多樣化是無知者的保護傘, 對於那些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而言的人, 沒有多少意義...
賺錢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要投資基金...
有賺到(最佳約200%)
有賠過(腰斬再腰斬)
現在還在買基金
向基金公司買...
也向銀行買....
考慮:最低成本、附加價值
例如:某富X明怡X投信,累計60次可免手續費..... 某投信推出免手續費優惠 .....信用卡換紅利
========== 分 隔 線 ===================================
一年之前
我強烈 堅決 絕對 ..................... 反對買投資型保單
現在
我選擇.....................................買投資型保單
和三家保險公司(富x、南X、安x)的業代聊投資型保單,前後超過10次,經過1個多月,作出決定(別問我過程,很多因素)每年放240K在投資型保單。
考慮 最低成本、附加價值 :
台北有錢城市銀行AXXXXX卡,消費100k以上回饋5% ==> 用來買投資型保單(現賺5%)
團體購買(怎樣組成團體?請教你的保險業務員)有優惠,可抵保險公司的行政費用(100/月)
========== 分 隔 線 ===================================
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從 反對 變 接受 ?
我的觀點是:
準備長期持有,拼退休金;長期持有必定會遇到景氣波動,此時怎麼辦?
全抛出換現金?賠錢會心疼的!當然不能這麼作;我選擇轉入 債券基金,伺機再回股市基金 (每年轉換次數在4~5次以下,手續費 NT 0,次數視公司而異);如果,你從銀行或投信買基金,相同地作轉入 債券基金,銀行或投信要收你一筆轉換費(萬一我累積100萬,乘1%,就是1萬元)
萬一你想轉換的基金分屬不同公司,就須贖回再購買,成本更高 (前面已有多位大大們說明過:基金成本是很高的)
不管從什麼途徑購買基金,同一檔基金的經理費都是一樣,不同的就只有 購買成本
所以,挑一家保險公司....
有多種類型基金,多檔優質基金
較低購買成本
較多免費轉換次數
........................
最後,買你可以接受的最低保障(如:意外險)
===> 投資型保單 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當然,你有能力在股市淘金的話,就買股票,別理基金了
如果你和我一樣,不適合在股海厮殺
投資型保單 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請注意哦!
並不是買了 投資型保單,就幸福快樂一輩子
別忘了,你是投資共同基金..........................要聽LINYU13大大的話.......照顧好你的基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