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商品的"過往歷史事後回測/分析/討論",人人都可以當"老蘇"!重點在於"第三者"的觀點/心態與"當下持有者"完全不同!常看到網紅/專家/教母...etc 某些商品/標的過往幾年的績效如何如何,或目前某些商品/標的是最佳進場時機(翻翻過去6~12月多少網紅/專家/教母...etc.推崇"新興市場ETF/股/債"!! 現在這些人呢 ??)說真的,又有多少人見過這些人的"當下or過往的對帳單" ?!?過一陣子,大家忘了,這些人依然持續發文/上媒體.....
恬適生活 wrote:(翻翻過去6~12月多少網紅/專家/教母...etc.推崇"新興市場ETF/股/債"!! 現在這些人呢 ??)...(恕刪) 這波新興市場下跌前,新興市場債基金是很漲。那時候,他們推介並沒有錯,就好比分析師愛推介強勢股。但是,當美元上漲了,新興債就開始下跌,推介者沒有做的是:美元上漲前,要告知退場。不過,多少有看到這些訊息告知的。未來,誰也不知道會如何?料得準的就不是人,可當超人,一定賺大錢。投資都有風險,自己要拿捏。景氣也有循環,現在弱的,有一天也會變強,現在強的有一天也會變弱,長期投資者,不用太在意一時的漲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