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2

配息基金、配息ETF經驗談

這個東西你真懂嗎?
不懂的就不要碰。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還叫你貸款累。
shean9019 wrote:
最近碰到有一種結構...(恕刪)

digo1971 wrote:
這個東西你真懂嗎?...(恕刪)

年報酬才十趴,要借錢,槓桿還這麼大,一點都不划算。
shean9019 wrote:
最近碰到有一種結構債
就是買月配息基金
找稍微保守年配約5% 波動度約3%債券型基金
券商說可以用房貸利息1.67%再借2倍給我們做成三倍
也就是年配息約15%
但波動風險也就是三倍大了
扣除利息 還有分離課稅10%
年報酬約在10.3%
但萬一基金淨值跌超過25%
也就是三倍跌了75%會強制出場
簽約綁三年 提前出場會扣手續費

若是這檔債券型基金都能年配5% 淨值波動小的話
那真的是不錯的商品

但需要三千萬財力證明才能買
一單位就是一百萬
...(恕刪)

哇,也有這種商品,感覺玩很大。

都市人頭腦比較靈活。台北有朋友,房地價值6千萬,貸款3千萬,1千5投資某種商品,年報酬12%,100w,月有1w,每月有十多萬,生活過得不錯。這是一個重點。至於那是什麼商品?高報酬高風險,我都怕怕,投入幾月就贖回了。

另外一個重點是:
房貸利息不到2%,已經十年了,都只繳利息,不用繳到本金,如此價差才大,要是繳到本金,所賺就不多了。一般銀行大多2年或3年可免繳本金,過後就要本利都繳了。她就跟銀行談,繳本金就要轉貸到其他銀行,哈,被弄到十年都不用繳本金。
我先前曾經問過理專,如何利用房貸來製造負債,以減少遺產稅。理專說房貸只可以前兩年繳利息,不用還本金,之後就需要還本金了。如果我拿另一間房屋做貸款,她說可以幫忙每兩年幫兩間房屋做只繳利息的更替。

前天跟銀行財管部門的經理聊天,他介紹我與總行的房貸人員(適巧到分行)聊天。房貸人員告訴我有一個巧門,他可以協助每兩年都只繳利息,寬限期到時再幫我展延。如果銀行的策略不變,他可以幫我展延到75歲。但是,他會在我75歲前幫我轉成理財型房貸(利率稍高一些)。轉成理財型房貸就需要開始還本金了,理論上男性的餘命約78歲,所以有機會製造一些負債,小孩就可以少繳一些遺產稅了。
利用房子貸出資金去投資以取得利差,稱為套利交易或利差交易,carry trade。一般銀行都能配合,也是很多個人在做,尤其現在利息不高時。


退休陳 wrote:
我先前曾經問過理專,...(恕刪)

hodson2013 wrote:
利用房子貸出資金去...(恕刪)

hodson2013大:
我思考的主要重點不是利差交易,而是如何製造負債,以便兒子未來可以少繳一些遺產稅。因為在天龍國只要是精華區有房屋,應該都會繳到遺產稅。如果房屋再稍微多一些或是大一些,那肯定會繳更多,只是現在還好公告現值還沒有調整到與市價相當,否則就會更為淒慘。

所以,我覺得只要利用房貸資金賺的錢可以超過房貸的利息(當然我也希望是愈多愈好),那就是我可以接受的。我現在思考的是未來如果全球股市下跌,高收益債基有不錯的買點,就會跟內人商量先用我的房屋做貸款。

我現在是滿手的摩家環球高收益債基。

1.現在房地合一稅,繼承後未來如果出售,多出的資本利得稅會比較省下的遺產稅划得來嗎?據說新制後的節稅規劃重點已轉移到贈與現金了?
2.高收債賺到的利息,又造成遺產的增加,遺產稅不是又更多;除非貸款出來贈與小孩再用小孩名義購買高收。



退休陳 wrote:
hodson2013...(恕刪)

digo1971 wrote:
1.現在房地合一稅...(恕刪)

因為是老房屋,土地增值稅會是非常的高,所以房屋當成遺產給小孩會是一種理想的方法,而且不限制是一間房屋。生斗小民只希望小孩能少繳一些遺產稅,即使是事先做完部分的移轉,最低的稅率也要10%,恐怕也是要預留數百萬的稅源。

如果要利用房貸來製造負債,當然是會將貸款的資金慢慢移轉給小孩,然後再做投資,否則不就是白忙了,感謝您的關心。

退休陳 wrote:
因為是老房屋,土地...(恕刪)


陳大

了解,天下父母心!!!
追求穩定收益!
  • 57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