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換 優選非投資等級債ETF

買基金(ETF)本身就是為分散風險的,可又有很多人買基金(ETF)時選基金(ETF)是投資很安全的標的,這有點矛盾。
越低風險越不需要用基金(ETF)方式投資
bbsitter wrote:
以前瘋高收益債,現在...(恕刪)


我的理解,
現金流是給退休族群
Total return 是給年輕人累積財富的

兩者適用對象不同。
追求穩定收益!
颯氣大A wrote:
我也買了這一檔(聯博...(恕刪)

非常感謝樓上各樓層大哥們花時間幫小妹分析&解說,受教了。
基金轉投ETF我覺得是比較好的,一來手續費較低二來交易也更加方便,但目前市場上同質最優的應該是00945B,一樣是排除CCC評級,七月也已經公告配息0.102,年化8%左右,怎麼看應該都比00953B更好!
莫忘今年ETF之亂,應該優先購買已經有績效的產品,而非募資階段盲目跟風!
hodson2013 wrote:
我的理解,現金流是給...(恕刪)


整體資產回報不是只看現金流,這正是台灣目前很多人落入的陷阱,資產回報高 金流可以賣股籌措,而且整體資產還會大幅贏過每月領錢的,時間越久差異越大

太多人認為帳面金額如浮雲起起落落,股息才是你的,花了大把鈔票買進的資產居然不在乎市值!台灣人獨有吧。你花了大錢投資一棟房出租,不在乎房價跌多少,只在乎租金多1.2千的概念。美國退休基金資產龐大,每個月都在發錢,他們居然不流行高股息,居然不是買垃圾債,嗯 美國人很笨 ,賺錢可沒有國情不同的區別!

實際上你要維持穩定的金流就不能不管帳面價值,因為這帳面價值受標的物本身影響,標的物不好那金流肯定也無法穩定。

當銀行理專狂推某項產品時差不多就是到頭了,舉例前陣子我就酸銀行理專只會宰殺自己的高資產客戶,狂推幾個月美元定存,你們就是跟客戶對賭匯率,只推短期定存,為何沒有長期可選?!理專墊墊默認,匯率隨便跳一下就把客戶5%的利息吃光了!

現在通膨顯著降溫,失業率開始上揚,已有fed官員鬆口降息1~2碼,市場接下來交易的將會是經濟放緩,別單向想fed降息導致債券價格上漲,實際上非投資等級債=垃圾債跟股市高度連動,景氣越差可不代表一定利率降 價格升,而是這些企業變高風險標的,有超高的倒債機率,垃圾債價格跟隨股市狂跌!

銀行和理專他們賺什麼?就是銷售佣金麻,跟你的報酬高低一點關係都沒有,誰能當下給他更高佣金就賣誰,更高的佣金代表什麼?要不要買自行判斷

因為你想每月領錢,我只建議投資等級債,倒債風險較低,跟股市連動也就較低,有連動畢竟是公司債,但到一個程度後止跌,回頭看最慘烈的08年,要穩定金流會持續穩定生蛋的金雞母就不能不管雞母,就好像一直叫老婆生孩子,卻不給她做月子平常還操得要死,她會長命還真的要八字夠硬
聯博全高收(非投)跟聯博美國收益我都買
但方法不是定期讓它扣台幣
而是扣美元
美元在30以下慢慢換起來
90%分筆定存10%現金
沒事看一下淨值.低的話就變更讓它扣款
高就不理.曾經1~2年沒扣過

這樣(決定要不要扣)妳只要看淨值.不管匯率
(決定要不要扣)的思考匯率跟淨值綁在一起.就會兩難
分開處理.簡單明朗
領到的息 稅率計算很重要

股息課稅
美股股利 直接被課30%
台灣股利 列入總所得課稅
所以有5% 12% 20% 30% 40%
但有8.5%股利所得抵扣退稅
所以5%所得稅率的股息越多退稅越多

基金配息課稅
純境內基金配息 列入總所得課稅 5~40%
境外基金配息 海外免稅額750萬
tagahu_123

之前買境外基金也是想免稅額的部分。

2024-07-12 8:30
債卷基金
我是定期定額
這樣高點低點都可以買到像去年大跌我就用閒錢加碼
想一想配息雖然有可能是你的本金但是配出來的錢又扣去買基金這樣循環我覺得還不錯
之前也是負報酬但是慢慢滾慢慢滾最近看自己的和看老婆的整體績效都還不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