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z847 wrote:在大型股流行的年代,ETF佔優勢;反之,基金佔優勢。舉例:0050是台股ETF,在所有台股基金中,2016年績效排名是第 4名,算名列前茅。2017年排名則跌到 119名,算中等偏下。...(恕刪) 再舉例,2016年績效最佳前十名中,ETF 佔有 7檔。2017年績效最佳前十名中,ETF 只有 1檔。
surfboy777 wrote:沒時間或不懂技術分析...(恕刪) 大大,請教你一下,最近是有發現陸股有準備回檔跡象,如果已經持有基金且有獲利,您的操作是會贖回等待,然後等回檔再重新買入?還是放著等待呢?(暫時沒資金加碼狀態..)
willy781111 wrote:大大,請教你一...(恕刪) 我買陸股ETF前是已經設好了停損點才買的,所以沒到是不會賣的。基金的部分,我的看法是選擇1 :全部贖回再重新定期(不)定額優點--2018年股市走空的話,之前的獲利有入口袋缺點--2018年小回再走多的話,會賺的比選擇2少選擇2 :不贖回等轉空再動作優點--2018股市長多則獲利最大化缺點--2018股市走空則獲利縮水甚至賠錢單純看你對陸股今年走勢有沒有信心囉
兩倍的基本上就是期貨基金啦,要玩無限轉倉的話可以考慮自己去開期貨戶來做,成本較低,槓桿也好自己控制。買境外的中國基金的話,他們最多只能持有10%的A股,大部分都是港股和ADR,境內A股基金才會真的投入大部分資金去A股,沒有一定好或壞,只是要看你想投資哪個部分。基金通常會有自己的投資主題,和指數多少有關係,但是否打敗指數是不能保證的。目前去投資中國ETF基本上就是投資大型權值股(群益深證中小除外),好處就是報價、持股、績效透明,手續費和內扣都低,另外進出方便,搭配券商一樣可以做定期定額。
surfboy777 wrote:我買陸股ETF前是已...(恕刪) 我之前是看好A股加入MSCI的部分,但最後其實才發現雖說是陸股基金,但實際持有股票都是港股(騰訊/百度/中國平安...等),我沒有確實的做好功課阿....但感覺就是另一位大大說的境外只能持有大陸A股10%,港股從1/29開始回檔的樣子,但基金目前淨值報價只報到1/26....我現在贖回他會用1/30日淨值贖回,好難判斷阿。好難抉擇阿~~~,如果假設已獲利10%,計算10%=多少單位淨值,贖回這些淨值?這跟選擇1會有差異嗎?
如果你很了解陸股,都說得出來每家公司在干麻,獲利怎麼樣等等,這樣主動選你了解看好的陸股,就10年到20年來說,有基會比單一指數的ETF可以得到更高的複利(高2-3倍左右)。但是,你會這樣問,代表你應該都不清楚陸股,如果只是跟別人買,聽別人買,那就絕對應該選ETF,只要放夠久,忍住不要進進出出,10-20年平均每年有10%左右的複利應該不難。基金就...手續費很高, 還不如直接買ETF。
依 ETF 如何被發展出來,大部份的基金經理人,都在打敗大盤,但專家發現,可能一半的基金才能打敗大盤,如果能與大盤一樣,就可以打敗一半以上基金經理人,手續費與各項費用又低,所以買 ETF ,就立於中間,又可省手續費與各項費用。基金經理人不是神,今年看對,明年不一定看對,以後也不一定年年看對,今年前段班的基金,明年大都會跑到後段,不可能眼光很佳,每年都壓對寶,遠永保持在前段,看一年/三年/五年都在前段班,是不準的,只要一年績效特好,三年/五年的績效就會被往上帶,所以 ETF 是不錯的選擇,但還是要有資產配置的方式,投資全球市場與商品,儥卷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