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沒錢的人真的只能定期定額買基金了嗎?

每個月500或1千也可以買零股呀

至於買零股還是基金哪個會賺比較多 ?

20年後的事誰知道
也可以定期定額 買股票丫

為啥一定是基金 被抽的更多
沒錢的人更不應該買基金,沒賺到錢先被狠削一筆手續費保管費,
幹嘛把錢奉送給那些肥貓經理人?不如定存或自己買0050。
沒錢的人還可以買樂透呀!!


111111111111


分散成本 + 增加基金數 + 變相儲蓄 .....

多頭時 以上皆是
空頭時 以上皆非


yixunc652 wrote:
因為定期定額算是變相的儲蓄
加上當淨值下跌時 定期定額能分散風險 買到較多的基金單位數
到時候如果淨值回漲 反而會有更高的回報
但也有人認為這反而會削弱報酬 讓績效變差
好奇用定期定額的方式買像安聯收益成長這類月配型基金 績效是否會比單筆好?
沒錢的人真的只能靠定期定額嗎?大家看法如何呢??


你好,分享一下看法

首先談到單筆進出與定期定額

單筆進出非常重切入跟殺出點,海外基金切入有幾個觀察點
1.匯率(&匯差):匯率變化跟政策、經濟情況、政治情況有關,需要長期觀察與注意國際動態。
        :匯差主要看是否為流通貨幣。

2.淨值波動:主要看投資標的與配息週期、還有熱錢游動問題。

對自己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與運氣很有自信的話,可以先存在銀行裡面,看準時間做單筆操作(類似股票操作)
定期定額分攤波動變化的風險與小額投資的便利(分攤了風險、也分攤了利益)


再來談到股票 vs 基金
很多人覺得購買基金會被銀行、被基金經理人收管理費而覺得不划算
在自己操作與基金經理人績效相同時,我同意這觀點。

我對自己做過實驗,50萬同時買基金跟股票
隔了一周,金正恩發射飛彈,台股跌得不要不要的,我因為怯懦而決定停損出場,短短三天就賠掉5%
同時期的基金績效是 -1.5%
回穩後,基金總績效是+1%,而我股票操作的績效還是停在-5.5%(誤操作了VIX,小賺後大賠)
台股多頭期,基金總績效是+2.5%,而我還在-2%苦苦掙扎。
前陣子,我其中一支股票遇到財報不如預期跳空後超跌,這時候,基金績效大概是3%,我則是遇到最大挫敗到-12%
還好這次有hang住又漲回來,目前是2%(最近美金匯率跌到低谷) vs -2%
每天下班都在分析情報,設定短期當沖區間與長期投資出脫目標價、觀看十幾間公司的財報,找尋新標的。

三個月操作績效差了4%,這就是你該付錢給基金管理人報酬的地方。
願意自己做功課、分析各種情報慢慢成長的話,是可以考慮自己操作
BinBinDes wrote:
你好,分享一下看法
三個月操作績效差了4%,這就是你該付錢給基金管理人報酬的地方。
願意自己做功課、分析各種情報慢慢成長的話,是可以考慮自己操作...(恕刪)
很好的經驗分享。

買配息基金的人,以前也都買過股票。股票賺錢比較快,賠錢也比較快,付出的精神也比較多。後來,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耐,就買垃圾債基金來配息,希望用愛心來把垃圾變黃金,每年有6、7%左右的利息,就很滿足了。
定期定額也會賠錢,是真的
不要以為不會賠,
沒錢的人建議還是好好存錢,放定存,買保險
,將來有機會做生意才有本錢,投資自己也不錯
說定期定額績效會較差應該是不正確的
畢竟第一期投入和最後一期投入的時間/獲利/成本根本不同
因此還是要用年化報酬率來看會比較正確
畢竟買基金要選時機進場 總是有些難度
像我個人也是定期定額購買安聯收益成長(美元)
持有到現在年化報酬都有超過3% 再加上每月配息創造的現金流
算是相當滿意了

kuobill1234 wrote:
定期定額也會賠錢,...(恕刪)


只想要賺錢,卻從不賠錢的,這可能是神級的操盤手(個人意見)

A朋友跟我最近聊到,他剛出社會時,小小的錢,想兼具儲蓄+投資的方式,就是選了定期定額。無法買在最低點,但綜合了高低,作了快四年。最近獲利了結+10%(標的選的不好,高一陣低一陣),真的有存下了錢。雖然算起來,只比定存高一點。但還蠻開心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